被“假货”坑惨了!这4个大牌从红极一时到销声匿迹,太可惜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2 12:40 1

摘要:以此为前提,一批打着“洋标签”的潮流品牌在国内市场迅速崛起,成为了无数国人的共同回忆。

文 | 不似少溓游

编辑 | 不似少溓游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开始了高歌猛进。

与此同时,国内的消费市场也开始了狂飙突进。

以此为前提,一批打着“洋标签”的潮流品牌在国内市场迅速崛起,成为了无数国人的共同回忆

一代人对风尚潮流的认知,都深受这些大牌影响。

可如今时过境迁,这些曾经的大牌早已不似当年。

山寨假货横行、商标授权失控、品牌战略失误等多种原因

让它们从当年的“天骄”,沦为了地摊杂牌的代名词。不知其中是否有大家曾经的回忆?

华伦天奴是来自于意大利的奢侈品品牌。

1960年时,意大利的传奇服装设计师瓦伦蒂诺·加拉瓦尼与他的一位商业伙伴共同创建了华伦天奴品牌。

后来经过百年经营,这一品牌逐渐成为了享誉全球的顶级高定品牌。

华伦天奴的高定服饰,被誉为融合了意大利手工艺和现代美感,深受上流社会青睐。

在档次上比高定服装低上一头的高级成衣,也有着不俗的时尚价值。

华伦天奴进入国内市场,是在上世纪90年代。

当时华伦天奴通过代理商进入中国,中文译名便是“华伦天奴”

经过一系列的包装营销,华伦天奴也打开了其在国内的知名度。

在门店开遍一线城市的同时,“华伦天奴”这四个字也成了人们眼中所谓高端服饰的代名词。

可惜的是,彼时的国内在商标管理方面还处于蛮荒时期。

华伦天奴这样的外资品牌想要在国内直接运营,也要受到开设连锁专卖店的限制。

这也是华伦天奴为什么要用授权代理商的方式进入中国。

但这种方式也在无形当中,为其日后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各路代理商们“各显神通”,蜂拥而至地注册了各种前后缀带着“华伦天奴”的山寨品牌

这些山寨货在国内市场遍地开花。

打着华伦天奴的“高端”旗号,卖着百元左右的粗制赝品。

到了现在,华伦天奴对于地摊山寨的认知已是愈发深入人心。

它的仿制品也是随处可见

远在意大利的正主也不得不放弃中文商标,希望通过英文名挽回印象。

只可惜山寨“华伦天奴”的泛滥程度,早就到了无力挽回的地步了。

梦特娇

梦特娇的亮丝服装,尤其是T恤,在当年可真是风靡一时。

在8090年代的国内,一件梦特娇品牌的亮丝T恤,不知能让多少年轻男女为之疯狂

1880年,梦特娇业主的先祖格斯顿汀兰德成立了一间丝线工厂,这便是梦特娇公司的前身。

后来经过世代相传以及百年经营,最终成为了资产超过百亿的庞大企业。

1990年代梦特娇的宣传广告 图源:梦特娇官网

值得一提的是。

梦特娇还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最早进入国内市场的国际服装品牌之一。

出众卓越的产品质量,使其受到了当时大众的追捧。

标志性的小花标志以及反光面料,在当时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眼中,就是毫无疑问的身份象征。

但与此同时,梦特娇的售价也着实不菲。

在90年代,一件梦特娇亮丝T恤的价格,就可能达到千元左右。

这样的价格放在当时,几乎是普通人几个月的工资。

可即便是这样,也还有人无数人争先恐后,宁愿节衣缩食都要拥有一件梦特娇。

梦特娇如此离谱的市场号召力,自然是吸引到了无数山寨厂商的注意

尤其是在2000年之后,国内市场涌现出了大量带有“梦特娇”商标元素的服装产品

山寨货所使用的原料更为廉价,有的甚至用化纤去代替正品使用的真丝、真丝等材料。

造价更为低廉的山寨货,售价也是便宜得多。

对于上千元一件的正品梦特娇,山寨货甚至能低到10元甩卖的程度

山寨货的逐渐泛滥,还引发了“真货反而被嘲是假货”的荒唐事。

慢慢地,梦特娇品牌的高贵光环也就失去了原本的光泽。

如今的梦特娇,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尊贵地位。

花花公子的兔耳标志,可以说是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品牌之一。

上世纪90年代末,花花公子通过香港代理商进入国内市场,主打高端定位的新潮服饰。

初期的花花公子,一条正品皮带便能标价800元。

诸如打火机、钱包等男性向的配饰物件,也都一律被摆放在百货专柜,极具噱头。

靠着塑造“成功男士形象”的营销手段,以及洋品牌的光环加持。

花花公子很快就成为了国内男性市场的头部品牌

只可惜,起步便取得巨大成功的花花公子,在之后选择了最不明智的道路

2000年之后,花花公子品牌方开始了毫无理智的扩张行为。

他们将商标广泛授权。

产品覆盖品类也从原本的服饰包,拓展到了情趣用品、保健品等各种匪夷所思的领域。

品牌方的疯狂授权,让众多山寨厂商有机可乘。

大量以“花花公子”为前后缀的品牌纷纷涌现,挤占着花花公子正品的市场

这些山寨货往往价格低廉,这也进一步混淆了大众对花花公子的认知。

在大众眼中,花花公子一边卖力做着“传递绅士生活方式”之类的高端宣传。

另一边却在小县城里摆摊卖着几块钱的袜子和几十块的衬衫

发展到今天。

花花公子已完全成为大众眼里的“地摊货”、“冒牌品”了。

迪亚多纳

迪亚多纳是在欧洲具有领先地位的意大利国际运动品牌。

以其生产的运动鞋和休闲鞋而著称。

上世纪8090年代,迪亚多纳开始将自家的商业版图向亚洲市场拓展。

靠着足球巨星的代言,和上乘的品质,迪亚多纳很快就得到了国内球迷的热捧。

与此同时,迪亚多纳的休闲鞋也在“洋牌子”和品质的加成下,成为了年轻人眼中的潮流象征。

对当年的年轻人来说,脚踩一双迪亚多纳,便能成为街上最时尚的存在

在90年代的国内,迪亚多纳无疑是最风光的“洋牌子”鞋。

只可惜好景不长,2000年之后的迪亚多纳,可谓是两头被堵

一方面,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的入局,使得迪亚多纳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被越挤越少。

在抢占市场方面,迪亚多纳有着明显的不足。

另一方面,则是老生常谈的山寨泛滥。

面对随处可见的山寨赝品,迪亚多纳也显得力不从心,毫无招架之力。

到了今天,迪亚多纳在国内的知名度已经大不如前。

成了彻彻底底的小众牌子。

结语

以上这些品牌,放在当年无一不是红极一时的顶流潮牌。

可现如今的它们却个个黯淡,甚至到了要和“地摊货”一争高下的地步。

它们的落寞的确叫人惋惜,但其背后所隐藏的发展之理倒也发人深省。

导致它们失败的根本原因其实并非假货的泛滥,而在于它们自身。

倘若他们能够对授权多几分谨慎,对利润少几分贪念,以及对假货少几分纵容。

或许就不会沦落到如今的田地了吧。

来源:小仙女爱美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