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生踩一脚,秋后吃不了,中间土一埋,产量乐开怀”是流传于民间的花生种植经验总结,其核心在于通过两项关键农事操作——控旺踩秧与培土迎针,促进花生高产。从现代种植学角度看,这两项措施具有科学合理性:
“花生踩一脚,秋后吃不了,中间土一埋,产量乐开怀”是流传于民间的花生种植经验总结,其核心在于通过两项关键农事操作——控旺踩秧与培土迎针,促进花生高产。从现代种植学角度看,这两项措施具有科学合理性:
1. 踩秧控旺:花生茎叶生长过旺(徒长)会消耗过多养分,导致果针少、荚果空瘪。通过踩压植株可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枝生长和养分向地下转移。
2. 培土迎针:花生果针需入土才能膨大成果,培土可缩短果针与土壤的距离,提高结荚率,同时改善土壤透气性,减少烂针风险。
一、控制旺长的具体操作与时机
1. 判断旺长标准
时间节点:盛花期后(约播种后40-50天)。
形态指标:主茎高度>35厘米,叶片浓绿肥厚,田间郁闭通风差。
2. 控旺方法
人工踩秧:
操作:晴天下午,用脚轻踩花生主茎基部,使植株向四周倾斜(非折断)。
优势:无化学残留,成本低,兼有促果针下扎作用。
化学调控:
药剂选择: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0-30克/亩)或15%多效唑(40-50克/亩)。
用法:兑水30公斤全株喷施,重点喷施顶部生长点。
3. 注意事项
避免雨天或露水未干时操作,防止药液流失或病害传播。
弱苗田块慎用化学控旺,以防过度抑制生长。
二、培土迎针的技术要点
1.最佳培土时机
第一次培土:初花期后(约播后30天),结合中耕除草,浅培土3-5厘米。
第二次培土:盛花期至下针期(播后50-60天),深培土至植株基部,形成10-15厘米高垄。
2. 操作规范
使用锄头或培土机,从行间取土均匀覆盖根际,避免埋没分枝。
培土后轻踩垄面,使土壤与果针紧密接触,促其入土膨大。
3. 增效搭配
肥水管理:培土前追施钙肥(如石膏粉15公斤/亩),预防空壳;保持土壤湿度60-70%。
地膜覆盖:覆膜田块需提前破膜引针,避免高温灼伤果针。
三、综合管理建议
1. 品种选择:直立型品种(如鲁花9号)需加强控旺,蔓生型品种(如白沙)需增加培土次数。
2. 病虫害联防:控旺培土期易发叶斑病、蛴螬,可结合喷施苯醚甲环唑+氯虫苯甲酰胺预防。
3. 机械化应用:大面积种植推荐使用自走式花生中耕培土机,效率提高80%以上。
“踩秧控旺”与“培土迎针”是花生高产栽培的核心技术,需严格把握操作时机与方法。通过科学管理,可实现亩产荚果500公斤以上,较传统种植增产30%-50%。农户应根据当地气候、品种特性灵活调整,必要时咨询农技人员,确保技术精准落地。
来源:小葱拌豆腐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