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亭送别》:一首写尽离别惆怅的唐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9 00:28 1

摘要:朋友要走了,大家在谢亭(一个有名的送别地点)摆了酒。有人唱起了送别的歌(劳歌),船就解开缆绳准备出发了。岸边的枫叶红了,江水清清,一叶扁舟顺着急流越走越远。

这首诗啊,讲的就是一个送别的场景,但妙就妙在,它把那种心里空落落的感觉,写得活灵活现。

前两句:送别时的热闹与不舍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朋友要走了,大家在谢亭(一个有名的送别地点)摆了酒。有人唱起了送别的歌(劳歌),船就解开缆绳准备出发了。岸边的枫叶红了,江水清清,一叶扁舟顺着急流越走越远。

这景色多美啊,但看在送别的人眼里,这美景反而更添了几分伤感。

后两句:酒醒后的孤寂与惆怅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送别的人一直喝到傍晚,等酒醒了,才发现朋友的船早就没影了。偏偏这时,天又下起了雨,他一个人默默走下西楼。

这一对比就厉害了!前面还有歌声、有红叶,后面就只剩风雨和孤独的自己。这种从热闹到冷清的落差,把离别的惆怅推到了顶点。

作者许浑:晚唐的“高产诗人”

许浑是唐朝晚期的诗人,名气虽然比不上李白、杜甫,但在当时也算是个大名人。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写诗多,而且写得快。据说他脑子里像有个“诗库”,随便一琢磨就能写出一首,题材也很广,山水、边塞、送别啥都写。

不过,后人评价他的诗,常说“许浑千首湿”。意思是他的诗里动不动就下雨、写水,湿气很重。这首《谢亭送别》最后一句“满天风雨下西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种风格虽然让他的诗意境优美,但也有人觉得有点“套路化”,不够有变化。

为什么这首诗能流传下来?

因为它写出了普天下人共有的情感。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送别都是一件让人伤感的事。许浑没有用什么华丽的词,就用“红叶”、“急流”、“风雨”这些最常见的景象,就把那种“人走茶凉”、“酒醒愁来”的失落感,精准地捕捉到了。

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一读这首诗,就能立刻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离别之情。

这首诗里的“红叶青山水急流”是千古名句,用一个画面就把送别的惆怅表现得淋漓尽致。要不要我再为你介绍几首同样描绘秋景、意境优美的唐诗,让你感受一下不同诗人笔下的秋日情怀?

来源:海洋珠宝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