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备受瞩目的第七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简称iSEE创新奖)评选结果揭晓。杨掌柜凭借其在品类创新、技术突破及市场影响力方面的卓越表现,在此次4678个参奖案例评选中脱颖而出,斩获 “年度最具价值创新品牌” 大奖。
近日,备受瞩目的第七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简称iSEE创新奖)评选结果揭晓。杨掌柜凭借其在品类创新、技术突破及市场影响力方面的卓越表现,在此次4678个参奖案例评选中脱颖而出,斩获 “年度最具价值创新品牌” 大奖。
不仅如此,杨掌柜粉面菜蛋系列、真有系列荣获“第七届iSEE创新品牌百强”,且旗下5款产品获得全球美味奖星级评定,成为食品行业瞩目的焦点。
这一殊荣不仅是对杨掌柜二十年深耕速食领域的高度认可,更标志着中国方便速食行业正从 “同质化竞争” 迈向 “价值创新驱动” 的新纪元。作为粉面菜蛋品类的开创者与领导者,杨掌柜以 “产品即战略” 的思维重构行业格局,用持续迭代的创新能力诠释了 “品类新贵” 的深层内涵,更以自身创新成果为行业提供了“如何以品类升级应对内卷化竞争”的范本。
从细分品类到行业标杆
杨掌柜创新赋能破局之道
据了解,iSEE全球奖共设立【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与【iSEE全球美味奖】两大奖项,坚持“国际标准+独立权威评审+非商业化”,致力于打造一套衡量食品饮料创新以及新中国味的黄金标准,发现、表彰、传播卓越的“创新”与“美味”标杆,赋能食品产业创新发展,向全球邀约,向世界展示,成为食品饮料行业的【信任背书】与【国际名片】,为创新品牌提供【营销赋能】。
而第七届iSEE全球奖自去年9月20日报名开启以来,已累计吸引来自中国、日韩、欧洲、北美、澳洲等全球国家地区的企业积极提报,聚拢了国际巨头、本土头部、传统升级、新锐先锋等具有创新活力的品牌。
在纳食看来,杨掌柜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其在健康美食品类的创新及打造爆品的能力。在方便食品行业增速放缓、同质化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杨掌柜敏锐捕捉到消费者对 “健康化、差异化、场景化” 需求的升级趋势。2016年,其创新性地将粉、面、菜、蛋四种食材融合,开创“粉面菜蛋”这一新品类,一举打破传统方便面“单一面饼+简单配料”的固有模式。这一颠覆性设计不仅解决了消费者“吃不饱、营养单一”的痛点,更以“一碗顶饱、四种体验”的差异化定位开辟了全新赛道。
此后,通过持续迭代与场景细分巩固市场地位,针对“一人食”场景推出mini装,针对学生群体开发高性价比袋装产品,结合地域特色推出港式肥汁味、重庆火锅味、河南胡辣汤味等,形成覆盖多人群、多场景的产品矩阵。据尚普咨询数据显示,自2017年至2024年,杨掌柜粉面菜蛋连续八年稳居全国粉面菜蛋销量与销售额第一,市场份额超过55%。其中,金汤肥牛口味单品年销售额突破7亿元,成为继红烧牛肉、老坛酸菜口味之后的现象级爆款。艾媒咨询也进一步指出,粉面菜蛋品类市场规模从2022年的14亿元预计将增长至2025年的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0%,而杨掌柜凭借先发优势与持续创新,已形成“品类即品牌”的强认知壁垒。
杨掌柜的成功源于其在传统方便面陷入价格战时,杨掌柜率先通过“粉面菜蛋”重新定义了方便食品的价值维度:7种蔬菜包与卤蛋提升营养均衡度,低温真空和面技术优化口感,使产品从“充饥食品”升级为 “品质速食”。这种“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创新逻辑,为行业提供了从红海突围的范本。
从工艺革新到生态构建
杨掌柜多元构筑技术壁垒
杨掌柜的创新不仅停留在产品形态,更体现在全链条的技术突破上。在研发方面,粉面菜蛋的粉丝采用独特漏粉技术,通过精准控制淀粉糊化温度与压力,实现 “3分钟冲泡即达堂食口感”;面饼则引入低温真空和面工艺,结合二次醒发与七道辊压切丝技术,使面条的吸水率提升20%,弹性与爽滑度显著增强。还有高人拉面”率先采用独特挤丝拉伸、冷冻调质等工艺技术,优化了切刀横刃参数,解决了小麦面粉与红薯淀粉糊化、粘性不一致问题,实现了粉面的有机融合,提升了面条的爽滑劲道感。
在生产端,杨掌柜构建了“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可实现多品类快速切换,充分保障经销商货品需求。同时,企业通过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系统,将原料采购、生产排期、物流配送全流程纳入智能监控,库存周转率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35%。此外,还与西门子数字营销等展开占领合作,基于终端动销数据优化产品策略,实现从研发到渠道的精准闭环,进而打造出款款爆品,消费者满意的美味速食产品,在这种“技术+效率+数据”三管齐下模式下,使杨掌柜在激烈竞争中始终保持着品质稳定性、迭代速度又快有准,更大大降低成本,为经销商争取到更大利润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杨掌柜正从单一产品创新向生态化布局延伸,其推出的“高人拉面” 系列进一步拓展非油炸速食赛道,通过挤丝拉伸与冷冻调质工艺解决了传统拉面复水性差的难题,还原出堂食拉面般“软滑劲道”的口感,并且创新性的推出了飘香芝麻味+花生、港式肥汁味+吸汁爆蛋、山椒肥牛味+卤蛋、浓情番茄味+花生等丰富化的口味体系,深受年轻消费者群体青睐。2024年6月,杨掌柜又推出真有系列,打造出虫草花鸡丝面和雪菜黄花鱼两款产品,凭借真材实料的配料,一经上市就获得了消费群体的关注和追捧。
这种 “品类矩阵化” 策略,不仅巩固了其在校园渠道的绝对优势(覆盖全国80%以上高校),更向家庭、办公等场景渗透,实现用户生命周期价值的最大化。以年轻消费者诉求,不断创新,进而构建属于杨掌柜独有的产品“护城河”。
从产品创新到文化共鸣
杨掌柜塑造独有品牌势能
在iSEE评审标准中,“呼应新需求、升级体验”“品牌化能力”是衡量企业长期价值的关键指标。
杨掌柜通过年轻化营销与价值观输出,成功将产品创新升维为文化符号。如五四青年节短片《青年就敢不像样》以“反内卷”为主题,与Z世代消费者形成情感共鸣;毕业季、开学季主题活动则通过场景化营销强化品牌认同,冬天的第一碗面则通过暖心举动强化品牌懂消费者的暖心一面,而前不久2025成都世遗马拉松,杨掌柜作为官方唯一指定方便面产品,为数万名马拉松运动爱好者提供更健康的补给服务,为赛事运动注入健康能量。与年轻人间的品牌互动,也让杨掌柜据艾媒咨询调研显示,杨掌柜在18-30岁消费者中的品牌认知度达67%,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杨掌柜的创新实践正在重塑行业竞争逻辑。面对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白象等巨头的跟进,其并未陷入价格战,而是通过 “技术专利化、产品差异化、品牌情感化” 构建护城河。2024 年,杨掌柜还联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布《粉面菜蛋品类白皮书》,从原料标准、工艺规范到营养指标进行系统化定义,推动品类向规范化、高端化发展。这种 “开放共创” 的姿态,彰显了龙头企业的行业担当。
结语
从区域品牌到行业领军者,杨掌柜的二十年历程印证了“创新是唯一护城河”的商业逻辑。其以品类开创者的姿态,打破了康统巨头垄断的速食格局,更以技术、产品与品牌的三重突破,为行业注入增长新动能。多项iSEE奖项的加冕,不仅是对其过去成就的肯定,更是对中国食品创新力量的鼓舞。在消费升级与技术变革交织的时代,杨掌柜以品类革命者的姿态,为中国品牌从 “跟随者” 到 “引领者” 的转型提供了生动范例。
来源: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