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翻饮料品牌的年报,一个数据让人惊掉了下巴。我们每天在超市货架上看到的农夫山泉,一年辛辛苦苦卖出去四百多亿,已经觉得是行业巨无霸了。可还有一个牌子,悄悄地赚走了一千五百亿,足足是农夫山泉的三倍多。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这个被无数人当成国货,甚至觉得比农夫山泉
最近翻饮料品牌的年报,一个数据让人惊掉了下巴。我们每天在超市货架上看到的农夫山泉,一年辛辛苦苦卖出去四百多亿,已经觉得是行业巨无霸了。可还有一个牌子,悄悄地赚走了一千五百亿,足足是农夫山泉的三倍多。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这个被无数人当成国货,甚至觉得比农夫山泉还接地气的品牌,竟然是个地地道道的日本老牌企业,它就是三得利。
这事儿说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不信。三得利?那个瓶子上印着中国风插画,喝起来一股子福建乌龙茶味儿的饮料,怎么就成了日本货?回头看看它这些年走过的路,才发现人家的算盘打得有多精。从一开始进入中国,它就把自己包装得滴水不漏。瓶身上的汉字,从繁体到简体,换得比谁都勤快。请的代言人,拍的广告,全是中国面孔,中国故事。甚至连茶叶原料,都强调来自福建安溪,一口一个地道中国味”。它还特别会蹭热点,当年《西游记》热播,它立马把孙悟空印上瓶子,一下子就拉近了和我们的距离。这哪是卖饮料,这分明是在跟我们玩心理战,把一个日本品牌,硬生生熬成了我们记忆里的老朋友”。前几年那股健康风,它又踩准了,无糖茶饮一下子火遍大江南北,三得利乌龙茶成了很多人的标配。可以说,它把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情感需求,拿捏得死死的。直到去年那股抵制日货的风潮刮起来,大家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这个天天喝的牌子,根子居然在日本。尽管它赶紧解释说原料在中国,加工在中国,可消费者的心一旦凉了,就很难再捂热了。毕竟货架上的选择那么多,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凭什么要给一个伪装了这么多年的外资品牌呢?
一个饮料品牌,能在中国市场混到风生水起,靠的从来不只是好喝这么简单。三得利的故事,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消费选择里那些被忽略的细节。
来源:金缘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