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晚的主角其实挺“冷门”,U16男篮亚洲杯决赛——中国对澳大利亚,黄金时间却不见央视转播,球迷想看只能自己找门路。大家心里都清楚,乒乓球有保障,篮球,特别是青年组,只能靠自己刷存在了,这年头关注度不是你能喊出来的。
今晚的主角其实挺“冷门”,U16男篮亚洲杯决赛——中国对澳大利亚,黄金时间却不见央视转播,球迷想看只能自己找门路。大家心里都清楚,乒乓球有保障,篮球,特别是青年组,只能靠自己刷存在了,这年头关注度不是你能喊出来的。
比赛摆上桌,剧本也还挺有意思。前一轮,中国和澳大利亚都打了半决赛,性质却两样——中国碰上新西兰,有点慢热,上半场还拉不开,结果第三节突然发力,直接净胜20分,反超拧成优势,最终86比72锁住决赛和U17世界杯资格。再看澳大利亚,他们对日本简直是一边倒,101比36,净胜65分,压迫感肉眼可见,身体和强度直接把对手打没了气。
说到数据,这两队在本届赛事上的表现,差距不带遮掩:中国五场全胜,总净胜159分,场均赢31.8,已经够硬气了,可澳大利亚五战赢了288分,场均57.6分,单看数字确实不是一个量级。这种差距不是嘴皮子喊喊就能抹平,想爆冷,难度是真大。
其实这两队近几年真是常在赛场碰头,不止篮球,足球也爱撞档,上一届世界杯18强赛踢了两场,U23预选赛也分在同组,篮球方面更是连着“续集”——上个月中国成年队在亚洲杯决赛才差一分,89比90憾负,胡金秋和王俊杰进了最佳阵容,虽然结果有点狠,但过程真不丢人。这次U16算是接力再挑战。
历史上中国对澳大利亚还真没好果子吃。2017年佛山亚洲杯,主场决赛也输了24分,67比91。那场后大家都记得分差,心有不甘。新一代小伙子再遇熟面孔,到底能不能有点不一样,就看临场谁能多掏一招。
今晚这场咋判断?很直白:赢了真是奇迹,输在15分以内都算优,25分内也叫合格,30分以上就心态有点崩。这“分差刻度”很实际,球员观众都有数,拼的就是落差和细节。尤其是下半场,第三节、第四节不掉链子,少点犯规和失误,节奏别被澳大利亚防守掐伤了,这是基本盘。
中国这批小伙子,心态一直稳。半决赛和新西兰能反转,说明情绪不会崩。张懿和赵杰那场干出24分6篮板6助攻,能自己得分还会带队串联,外线出手更果断,手感起来,全队就顺。澳大利亚也不用多夸,防守强度和纪律冠绝同龄,换防补位快,能把对手三节压成个位数,除了天生的身高臂展,执行力也够强,每一代青年梯队都这风格。
这一届有个背景,澳大利亚其实有两大主力缺阵(像大前锋Johnson那样的),球队阵容没有最齐整,结果防守依然解锁极限操作。事实上,中国这支U16在上一届冬训后,针对高压防守特训了好几套“外线空切+弱侧掩护”的动作,这次用上,就是奔着对抗澳大利亚来的。这些细节在半决赛冲刺阶段能看出来,不靠个人持球硬突,而是整体拉开,让弱侧接应成为得分点,外线三分愿投敢投,这点要继续保持。
战术说得直白,开局不要被对方身体挤到死角,后场第一传不能失误,推进节奏别拖沓,遇到包夹就提前给球,别死杠。外线该投的三分必须果断出手,就算准星稍低,气势摆出来,也能把防线逼出来一些。防守端篮板球守住,二次进攻不给机会,罚球线附近控制犯规次数,这些小东西加一起,分差就能硬撑住。
转播这事儿其实不用太纠结,人多水涨船高,成年队关注度一提,节目单自然会跟上。青年篮球只有结果和过程都好看,将来才有转头拼流量空间。这话不太好听,但确实扎实。
今晚决赛,拼的是真底子也是真胆子。澳大利亚会继续用高位延误和外线压迫去刮中国的启动点,中国必须靠无球穿插和交叉掩护给持球人松口气,出手机会靠团队,而不是单打独斗。这场想破局,第三、第四节细节必须顶住。赛场结果不好说,但拼劲和硬气,球迷是真看得出来的。
就看这批00后小将能不能咬得住,冲出一个带气势的过程。中国男篮,加油!
来源:热情的柑桔mOl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