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小奥尼尔最后没有和詹姆斯在热火组团,不是因为薪资、不是因为角色分配,居然是熬不过“8%体脂”这道关。有时候,职业球员的选择真跟我们这些球迷想象的不是一个维度——他不是不想争冠,不是怕竞争,是真挺不过一屋子的甜食诱惑,奥利奥直接成为“分手的理由”,太魔
谁能想到,小奥尼尔最后没有和詹姆斯在热火组团,不是因为薪资、不是因为角色分配,居然是熬不过“8%体脂”这道关。有时候,职业球员的选择真跟我们这些球迷想象的不是一个维度——他不是不想争冠,不是怕竞争,是真挺不过一屋子的甜食诱惑,奥利奥直接成为“分手的理由”,太魔幻了。
细想那年热火,真正的“8%体脂铁规”,也算是联盟里出了名的“魔鬼标准”。詹姆斯、韦德、波什三巨头集结,整个氛围就像部队,谁掉队谁尴尬。小奥尼尔说自己年过三十,回头望着那盒奥利奥,就是下不了狠心迈出那一步。其实,他如果咬咬牙留下,也许会沾上两枚总冠军戒指,但人到了一定年龄,选择“生活质量”也能理解。热火为争冠狠到这些细节,曼巴时代就是靠“非人”的自律碾压对手,小奥尼尔也没错过什么“正常选择”,只是和那些铁血争冠派“路线不一样”。
带着“甜食诱惑”,小奥尼尔去了凯尔特人,但波士顿也不是养生天堂。那年凯尔特人正值三巨头尾声,老将居多,争冠窗口正慢慢合上。小奥尼尔在波士顿两年,数据最鲜明的一幕反而是伤病和角色边缘化——赛季场均只有5分、5板,完全变了风格。比起热火后来两连冠的风光,小奥尼尔在绿军也没混出太大的水花。这种“为了奥利奥放弃戒指”的选择,也只有他自己体会吧。其实,这种情节倒和马努·吉诺比利的生涯选择有点像,吉诺比利有次就说过,自己宁愿不去别的球队刷大合同,只想在马刺背靠背训练完以后和平常人一样吃点披萨、喝杯啤酒。写到这,真的笑出来了,他们真的就是“活成我们球迷的理想型”。
说回热火吧,体脂率这事在之后影响过许多老将。“8%铁律”逼得不少角色球员硬生生改变体型,像雷·阿伦那两年也是跑步加饮食管控,连咖啡甜点都要克制。一帮NBA的狠人,几乎只剩“苦行僧”过法。这种极限管理,也就是波什那种对训练痴迷的球员能顶得住,普通人真没那个瘾。
小奥尼尔这个“走进储藏室,被奥利奥盯住”的画面其实也是联盟生态的真实写照。冠绝一时的热火王朝,不止靠三巨头,更靠一群“自律到极限”的硬核细节。奥尼尔自己说“不够狠”,其实就是没法把全部生活投进比赛。说白了,这不是技术、不是球感问题,就是每个人对职业的“底线”不同。有些人愿为胜利放弃一切,有些人——比如小奥——选择好好吃一块奥利奥,结果就是看着一代王朝从眼前溜走。
所以别说冠军有多重要,体育最后还是“人活一口气”。小奥所做的,也算是给那些“不是铁血”的球员抽了一点生活的空间。有时候,大家太想让所有人都去拼到底,但真的要为一块饼干“憋到8%”,也未必谁都扛得住。热火王朝成了,凯尔特人折戟,奥尼尔远离了戒指。但赛后回忆里,这段奥利奥的故事,估计比任何一场比赛还让人记得清。篮球场上,王朝和生活就这么分道扬镳,谁能说绝对对错呢?
未来再有球迷讨论热火三巨头,还能想到这段“甜食战胜争冠梦想”的趣事。说到底,每个选择背后都有自己的算计,只不过这回,是一盒饼干改写了NBA的走向。还能说啥呢——能不能挺过奥利奥,就看你心够不够狠了。
来源:热情的柑桔mOl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