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古以来,功臣的生死就是一个大问题。那些当了皇帝的人,恨不得将帮助自己当上皇帝的功臣赶尽杀绝,以防止他们抢夺自己的皇位。
李世民身边两大保镖,一个是“关公战秦琼”中的秦琼,一个是铁匠守护神尉迟恭,也就是尉迟敬德。
如果没有这两人,李世民活不到称帝就被杀了。
不过,再好的兄弟也会出现间隙,再亲密的君臣也会产生猜忌,李世民与尉迟敬德之间又曾产生过什么误会?
自古以来,功臣的生死就是一个大问题。那些当了皇帝的人,恨不得将帮助自己当上皇帝的功臣赶尽杀绝,以防止他们抢夺自己的皇位。
但是这种恩将仇报的事,向来为正道所不容,就算某位皇帝想这样做,也得找个合适的理由。
就比如汉高祖刘邦,他就将自己的大功臣韩信给杀了,他也因此被后人诟病两千年。
后世的明太祖朱元璋,比汉高祖还要狠,他当初起兵的时候,有很多兄弟舍命相伴。
但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还是要将他们赶尽杀绝,而朱元璋的目的就是维护自己的统治。
有坏皇帝就有好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个不杀功臣的好皇帝,死在他手里的功臣只有一个侯君集。
而且侯君集被杀也是因为他确确实实要谋反,其实李世民心里也不想杀他,只是侯君集犯下的大错为群臣所不容,没有一个大臣为他求情,全是请求李世民杀他的。
像秦琼和尉迟敬德这样的功臣,如果放在别的朝代,那肯定是要被皇帝处理掉的。但是李世民并没有对他们做什么。
李世民不仅没有杀掉他们,而且还让他们当了大官。不过由于受的伤太多,秦琼的身体出了问题,总是生病,在贞观十二年便去世了,生前也没有当过官。
尉迟敬德虽然也受了不少的伤,但是尉迟敬德“皮糙肉厚”,这些伤都没有伤及要害,因此他的身体还算硬朗。
李世民见他整天生龙活虎,便将他任命为了右武侯大将军。
等到外敌来犯的时候,李世民经常让尉迟敬德带兵出战。
不过尉迟敬德毕竟是一个武将,他不懂官场上的弯弯绕绕,他总是有话直说。就算是与他同等级的功臣,只要犯了错,他就会当面指出来,弄得人家很没面子。
有的时候他甚至还要让李世民在群臣面前丢脸。
有一次,李世民与唐俭在皇宫内下棋,李世民棋艺不精,被唐俭占据了优势。李世民觉得自己刚才那一步下得不对,就想着悔棋,也就是给上一步棋换个位置。
但是这个唐俭也是个“刚正”之人,他不让李世民悔棋,因为只要李世民换了这步棋,他再想获胜可就难了。
一般情况下,君臣之间发生这种事,都是臣子让着皇帝的,但是唐俭就硬是不让李世民的位置,两人还因此吵了起来。
气得李世民搬出了皇帝的权力,把唐俭发配到潭州去了,也就是现如今的湖南那边。但是李世民越想越气,他甚至想杀了唐俭。
于是李世民就把尉迟敬德找来,跟他说:“这个唐俭看不起我,我想杀了他。明天上朝的时候我会说这件事,你给我证明,就说你亲眼看到唐俭对我不敬,而且还听到他骂我。”
尉迟敬德连连答应,还跟李世民保证自己一定会完美完成任务。
但是尉迟敬德心里可憋着坏呢,他并不想让唐俭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唐俭也算是一位开国功臣,他虽然不能上战场,但是在别的地方也立了大功。
等到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李世民跟群臣说起唐俭不敬皇帝的事,而且还扬言要杀了唐俭。
群臣都不相信李世民的话,他们站出来质疑李世民。李世民早有准备,他让尉迟敬德跟大家说说当时的事情。
可是尉迟敬德却在这时候装起了傻,他跪在地上说:“我不知道有这回事。”
李世民还以为是他忘了,于是又提醒了他一下,可是尉迟敬德还是那句话:“我不知道啊?”
李世民连着问了好几次,尉迟敬德还是这样回答,气得李世民把手里的玉石小玩具摔了,然后拂袖而去。
不过李世民也并未因为这件事记恨尉迟敬德,因为他很快就消了气,将唐俭又调了回来,事后李世民还在夸赞尉迟敬德干得好。不过,尉迟敬德也有干坏事的时候……
之前我们提到过,尉迟敬德这个人性子急,他总是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万一碰上一个小心眼的人,就有可能要报复尉迟敬德。
不过尉迟敬德也不怕他们报复,当有人向李世民弹劾尉迟敬德时,大部分情况下他都是置之不理的,有的时候觉得烦了,就把尉迟敬德发配。
李世民说是发配尉迟敬德,实则是为了堵住那些人的嘴,也趁此机会让尉迟敬德出门散散心,真有事的话李世民还是会把尉迟敬德叫回来的。
有一次,尉迟敬德被李世民“发配”到了同州当刺史,虽然说是发配,但实际上根本没走多远。
众所周知,唐朝的都城在长安,也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而尉迟敬德去的这个同州,就在陕西大荔,连陕西省都没有出,这也能叫发配吗?
在担任同州刺史期间,李世民要在长安举办宴会,把尉迟敬德也给请了回来。但是尉迟敬德回来之后,却发现自己的座位前面居然有人。
古人举办宴会时,都是席地而坐,皇帝坐主位,文武大臣各占一边。功劳大的在第一列,可以很方便地看到皇帝,功劳小一点的就在第二列,以此类推。
尉迟敬德向来都是坐在最靠近李世民的位置,但是这一次却给他改了,他前边还有一人。
排座位的人过来跟他解释他越不听,直接照着人家的眼睛就来了一拳,这一幕正好被李世民看见了,李世民很生气,直接取消了宴会。
事后尉迟敬德去找李世民认罪,李世民对他的态度很冷淡,谈话间还提及刘邦和韩信的事,尉迟敬德害怕了,从此再也不敢随便打人。
在尉迟恭五十九岁那年,李世民把尉迟敬德叫到了自己的皇宫里,跟他说:“有人告你谋反啊,你怎么看?”
尉迟敬德觉得很冤枉,他直接把上衣脱了叫李世民看,他身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伤疤,这些伤疤有一大半都应该长在李世民的身上。
李世民其实并不是真的认为尉迟敬德要造反,他就是开个玩笑。见尉迟敬德如此伤心,李世民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了。
他赶紧过来把上衣给尉迟敬德穿上,并且还劝他不要放在心上。不过出了这么一件事后,尉迟敬德也觉得自己确实是老了,该给年轻人让位了。
于是在不久之后,尉迟敬德便申请辞官,李世民答应了,但是要求他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必须进宫来和自己见一面。
不用再上班的尉迟敬德打算带着老婆孩子回老家去看看,他临出发前,李世民亲自来到城门口送他,并且还拉着他的手说:“你回老家之后是不是要造反啊?”
尉迟敬德知道他这是在开玩笑,其实李世民的意思是让他快点回来。尉迟敬德答应李世民,一定尽早返回,李世民这才放他离去,尉迟敬德也在不久之后就回来了。
而且在李世民生命中最后一年,他们老哥俩还一起出征高句丽,打了一场大胜仗。
来源:文史闯江湖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