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8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乡村产业“头雁”协会成立大会在榆阳区举行。榆阳区委副书记王新刚,榆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亚飞,区政协副主席李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邹志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委员、培训中心主任汪月琴参加会议。榆阳区
3月28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乡村产业“头雁”协会成立大会在榆阳区举行。榆阳区委副书记王新刚,榆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亚飞,区政协副主席李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邹志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委员、培训中心主任汪月琴参加会议。榆阳区委常委、副区长王国正主持。
王新刚说,成立协会就是要把农村各类经营主体组织起来,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形成规模优势, 提升产业竞争力。建立政府与企业、农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及时反映企业和农户的诉求,协助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提高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服务 推动“头雁”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持续深化“一户带十户,十户带百户”的“头雁”效应,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持续通过‘头雁’协会加强对‘头雁’的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践行千万工程理念,助力产业规模扩大和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速技术转化,提升‘头雁’联农带农能力。”汪月琴表示。
会上,“头雁”学员思耀国当选协会理事长。他介绍说:“将凝聚‘头雁’力量,成立乡村产业振兴论坛,建立乡村振兴电商平台,提供乡村产业振兴教育培训平台等。同时利用常态化交流机制,把西农大教授讲解的技术转化为“田间教材,结对培养青年农人,传经验、帮创业。”
榆林市榆阳区乡村产业“头雁”协会,是参加榆阳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项目培育人员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接受业务主管单位、社团登记机关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协会主要业务是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推动榆阳区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发挥“头雁”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头雁带动、雁阵齐飞”,营造“头雁”联农带农、兴农富农的良好氛围。
2022年,榆林市榆阳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携手在全省率先启动“头雁”培育项目,共培育325名“头雁”,分布在榆阳区的317个村,形成“村村有头雁、群雁促振兴”的生动局面,带动30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3000余农户共赴致富路。
三年多来,榆阳区高位谋划、训育结合、综合支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性实施了“321+N”培育模式,这一培育不仅成就了榆阳“头雁”,也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全国八省区“头雁”纷纷前往西农学习,已然成为“头雁”培育的一张响亮名片。
目前,榆林市榆阳区乡村产业发展正处在升级转型、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头雁”协会的成立恰好契合产业发展走向,充分释放带动效能。
记者:王婕
编辑:赵桃子
本文来自【杨凌融媒体中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