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四点,我顶着黑眼圈看完美网决赛,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怎么又是这俩人对打?
凌晨四点,我顶着黑眼圈看完美网决赛,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怎么又是这俩人对打?
阿尔卡拉斯3比1拿下辛纳,冠军到手,世界第一也抢回来了。
可屏幕里那两张熟得不能再熟的脸,让我忍不住想问:男子网坛真的只剩他俩了吗?
比赛本身没毛病。
阿尔卡拉斯一上来就抡出各种神仙球,辛纳像台精密机器把每个角度算到毫米。
第三盘辛纳回破那一下,我差点以为剧本要改写,结果第四盘阿尔卡拉斯直接提速,比赛戛然而止。
精彩归精彩,可看完就是累。
不是身体累,是心累——像连刷十集同一部剧的续集,剧情再好也顶不住。
我翻了翻过去三年的大满贯决赛名单,发现一件细思极恐的事:
除了德约科维奇偶尔插个队,其他时候全是这俩人在互殴。
2023温网决赛、2024法网决赛、现在2025美网决赛……辛纳和阿尔卡拉斯像约好了一样,把其他人都挡在门外。
更可怕的是,他们一个22岁,一个23岁,按这状态,起码还能统治十年。
可网坛最怕的就是“没悬念”。
当年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三巨头打来打去,好歹还有个“谁今天状态好”的变数。
现在倒好,半决赛还没开打,大家已经默认决赛是辛纳vs阿尔卡拉斯,连菠菜公司都懒得开其他盘口。
这种确定性,对球迷是种慢性毒药。
有人把希望押在德约身上,说他还能当搅局者。
可现实是,38岁的老德约今年美网第三轮就被无名小卒逼到五盘,决赛前三天还在打肌肉贴。
你可以永远相信他的意志,但膝盖和肩膀不会说谎。
指望他年年当救火队长?
不现实。
95后那批人更尴尬。
兹维列夫发球够凶,可一到关键分就手软;弗里茨正手够重,但跑起来像背着沙袋。
他们像卡在天花板和地板之间的夹层,上不去也下不来。
至于00后的穆塞蒂、内里?
美网第二轮就集体打包回家,连给辛纳热身都不够格。
说到底,网坛现在缺的不是技术,是“狠劲”。
阿尔卡拉斯敢在决赛里放小球放到对手崩溃,辛纳敢在赛点上赌一记直线制胜分。
其他人?
太多人在等对手失误,而不是主动制造失误。
这种心态差距,比技术差距更致命。
我刷着手机,看到一条评论说:“现在看网球像看NBA勇士打骑士,年年总决赛碰头,再精彩也腻。
”
突然懂了——我们怀念的不是三巨头时代,而是那种“谁都有可能爆冷”的刺激感。
哪怕当年张德培拿法网、库尔滕红土三连冠,起码让人觉得:嘿,这运动还有意外。
所以接下来几年,男子网坛的看点可能不在场上,而在场下。
到底谁能长成第三个怪物?
是加拿大的内里突然开窍,还是意大利冒出个新妖人?
或者更直接点——有没有哪个愣头青,敢在下一轮大满贯直接掀翻辛纳或阿尔卡拉斯?
没有这个“第三极”,网球迟早变成两个人的独角戏。
关掉直播前,阿尔卡拉斯正把奖杯举过头顶,辛纳在旁边鼓掌,表情看不出悲喜。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他们或许也不想永远只打彼此,但网坛的残酷就在于——你不进化,就被进化淘汰。
至于观众?
我们只能继续熬夜,等一个不知道会不会出现的新名字。
来源:夏湖清凉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