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顿顿喊了三百声“富婆姐姐”,GMV却只涨了三万,这买卖到底谁在亏?
顿顿喊了三百声“富婆姐姐”,GMV却只涨了三万,这买卖到底谁在亏?
直播一开,顿顿连嗓子都喊破,一句“富婆姐姐”一分钟蹦出五次,屏幕左上角的在线人数却从八万掉到五万。
后台GMV曲线像被人踩了一脚,两小时只爬了三万,连投流的零头都没盖住。
他图个啥?
就是赌那批老粉丝还能冲动消费。
可惜2025年的观众早被坑怕了,钱包捂得紧,弹幕里刷的不是“买它”,而是“别上当”。
他把停播那几个月攒下的流量一次性当成燃料烧光,却没添新柴。
直播间里全是喊价的声音,产品介绍只剩一句“全网最低”,没有试吃、没有试穿、没有对比,连价格截图都是两年前的。
老粉一看就明白:这是急着把钱装进口袋,没打算把产品装进他们家里。
转化率从过去的12%跌到2%,平台算法马上把流量砍半,这就是直播间的铁律——用户不买,机器就不推。
董宇辉那边刚好相反。
镜头一开,他先讲五常大米的地块编号,再拿纸巾擦掉米粒表面的淀粉,让观众看清光泽。
他不喊口号,只说“这袋米我家吃了半年”,后台数据马上跳涨。
东方甄选把投流预算砍掉四成,照样稳居前三,靠的就是“把产品讲透”。
观众听懂了,就愿意掏钱;信你了,就肯复购。
顿顿没看明白,还以为粉丝是追星族,其实是用户在追性价比。
顿顿复出前开了三场筹备会,主题只有一个:怎么三小时把库存清完。
策划案里写着“情绪拉高、限量倒数、福袋抽奖”,唯独没写“产品优势”。
他以为粉丝还停留在2021年,那时候一句“全网最低价”就能冲十万单。
现在观众会打开另一个手机比价,看到贵两块立刻走人。
2025年的直播间已经没有“闭眼入”,只有“睁眼算”。
东方甄选把直播拆成三条线:一条董宇辉坐镇讲文化牌,一条年轻主播做场景化试吃,还有一条品牌自播挂购物车。
三条线互相倒流,粉丝今天看完大米,明天被拉到酱油,后天又逛到图书。
顿顿只有一个人、一张嘴、一个套路,越喊越空。
团队劝他补录产品视频,他说“来不及,先播再说”。
结果就是退货率飙到35%,平台直接限流48小时,连广告位都收回。
更扎心的是,他把“富婆姐姐”当成护身符,却不知道这个词在2025年已经被打上油腻标签。
女观众在弹幕里回怼:“谁是你姐姐?我比你小十岁。”男性用户更直接,看到这句就滑走。
一句口号得罪一半人,GMV能涨才怪。
董宇辉从不喊口号,只讲产地、讲工艺、讲检测证书,反而让男女观众都留下。
说到底,顿顿想要的是快速回本,不是长期口碑。
他押宝粉丝念旧,却忘了直播电商早不是粉丝经济,而是信任经济。
用户不再为“我喜欢的主播”买单,只会为“我信得过的产品”付款。
董宇辉把“信”拆成三步:先讲技术,再晒数据,最后给售后承诺。
顿顿一步都没做,只剩一句“富婆姐姐”在空气中飘。
平台最新规则要求直播间退货率超过30%就取消次日推荐,顿顿刚好踩线。
他下周如果想翻身,只能把坑位费砍半、把选品流程拉长、把话术重写。
问题是,他肯不肯慢下来?
还是继续赌下一批新人粉丝没看过他之前的滑铁卢?
2025年了,你还愿意被一句“富婆姐姐”骗两次吗?
来源:有趣的科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