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周口市分行 金融“活水”润田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9 11:16 1

摘要:“这笔贷款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日前,望着满载新粮的卡车驶入粮库,商水县粮食收购户老赵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他抚摸着晒场上金灿灿的稻谷,感慨道:“往年收粮季最愁‘粮等钱’——跑银行、等审批,手续繁、耗时长,眼瞅着好行情也不敢放手收,眼睁睁看着商机溜走。现在有

■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玲 通讯员 李梦媛

“这笔贷款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日前,望着满载新粮的卡车驶入粮库,商水县粮食收购户老赵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他抚摸着晒场上金灿灿的稻谷,感慨道:“往年收粮季最愁‘粮等钱’——跑银行、等审批,手续繁、耗时长,眼瞅着好行情也不敢放手收,眼睁睁看着商机溜走。现在有了数字金融,手机上点一点,贷款就到账了,真是方便。”

“融资慢、融资难”曾是横亘在乡村振兴路上的“拦路虎”。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周口市分行指导辖内金融机构主动作为,聚焦农村数字金融产品创新,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的痛点,以精准服务打通信贷资金到村的“最后一公里”,让金融“活水”借助“数字化管道”高效流向田间地头。

在基层银行提升信贷投放效率的探索中,数字化平台已成为“整村授信”的“加速器”。周口市农商银行系统以郸城、沈丘两家行社为试点,推进“合家好”数字产品上线。客户经理通过移动端即可完成信息采集、授信测算与合同签署等全流程,大幅提升办贷效率,为“整村授信”和网格化营销提供坚实的数字支撑。如今,依托“合家好”平台的智能审批功能,当地农户授信时长已由此前的3至5天缩短至1天以内,真正实现“客户经理最多跑一次,客户一次也不用跑”的数字化服务目标,用户体验与金融服务效率显著提升。截至8月上旬,周口全市通过数字化平台累计完成信息采集283.13万户,信息采集覆盖率94.63%;累计预授信户数209万户,预授信金额1400亿元;“合家好”线上累计授信户数34.37万户,累计用信金额632亿元。

邮储银行商水县支行信贷员贺刘宾虽临近退休,却仍紧跟数字金融浪潮,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老贺”。今年“三夏”大忙前,当地资深粮食收购户赵学升因资金缺口大,面临收购中断困境。老贺得知后,利用线上化PAD操作,仅用2天便为其发放500万元贷款。正是数字工具的应用,确保了关键资金精准、高效直达田间地头。数字金融工具的应用,让资金供给与农时需求实现精准对接。为保障农时节点的金融供给,邮储银行周口市分行创新推出线上“粮食收购贷”,依托大数据开设数字化助农“绿色通道”,配发150余台移动展业设备,推进客户融资的线上化操作,实现融资需求的快速响应。

传统金融服务难以高效响应客户“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便捷性与可得性存在短板。中国人民银行周口市分行指导太康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以数字技术为支点,创新推出“中富E贷”等线上信贷产品,精准聚焦“三农”、小微及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依托数字化转型,推出“线上提交+智能审核+实时到账”模式,全流程无人工干预、电子化处理,平均3分钟即可完成审批放款。通过数字工具的深度应用,有效克服了传统金融服务在时间、空间与成本上的缺陷,高效匹配乡村多元资金需求。

从“粮等钱”到“钱等粮”,从复杂审批到“指尖放贷”,中国人民银行周口市分行引领金融机构以数字金融为支点,通过高效信贷服务解决农户的资金难题,以数字化信用体系建设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农户的每一笔守信还款记录都将成为信用档案的“加分项”,用“数据多跑路”换来“信用能变现”,推动金融服务的精准度与普惠性持续提升。

来源:河南经济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