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区曼东山村:小积分带动乡村文明新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2 07:11 1

摘要:走进普洱市思茅区云仙乡曼东山村,一幅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景象。咖啡厂内,机器轰鸣,咖啡飘香,一颗颗饱满的咖啡豆在圆盘里翻滚起舞,等待变身为“金豆子”。稻田中,农民们正弯腰插稻,嫩绿的秧苗在他们手中整齐排列,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村子里,勤快的媳妇悉心照顾着年迈的婆

走进普洱市思茅区云仙乡曼东山村,一幅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景象。咖啡厂内,机器轰鸣,咖啡飘香,一颗颗饱满的咖啡豆在圆盘里翻滚起舞,等待变身为“金豆子”。稻田中,农民们正弯腰插稻,嫩绿的秧苗在他们手中整齐排列,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村子里,勤快的媳妇悉心照顾着年迈的婆婆,热心的村民自发相约清扫村路……大家齐心协力让村庄环境整洁又美丽,文明新风如春风般吹拂着曼东山村。

曾经的曼东山村,陈规陋习时有出现,邻里间也偶有矛盾,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活力。改变源于曼东山村以党建为引领,将基层治理与移风易俗相结合,通过“积分兑换实物”激励,以“小积分”推动基层治理迈向“大文明”,勾勒出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曼东山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前沿堡垒作用,以群众为主体,试点推行基层治理积分制管理。选定14名党员为管理员,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客观公正评分评优,并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宣传乡村治理积分制活动内容、参与条件和评分办法,营造“人人知晓积分制、人人参与积分制”的浓厚氛围,充分激发村民主动参与的热情,带动全村常住159户568名村民投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文明家庭”创建、“美丽庭院”打造等工作中,从根源上抵制和约束陈规陋习,扭转村民封建迷信思想。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村庄家园共谋共建,“积分改变习惯”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乡村新风貌。

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为乡村颜值提升贡献力量,可以加分;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传递温暖与爱心,可以加分;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展现高尚品德,可以加分;孝顺父母、睦邻友好,弘扬传统美德,可以加分……曼东山村优化修订村规民约,制定了符合本村特色的“积分制”实施细则,涵盖遵纪守法、乡村建设、家风家教、移风易俗、兴业致富等内容,规范村民日常行为,引导农村民风民俗。如今,大操大办、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逐渐消散,乡风、家风、民风显著改善。

“积分制就像一股春风,吹进了每个村民心里。自从开展了积分兑换活动,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少了,明事理的人多了,村民们也更加团结和谐了。陈规陋习失去了生存土壤,大家都热心参与村组事业,积分制让我们村实现了从内到外的蜕变。”曼东山村党总支书记高兴地说。

“以前农闲时候大家不是玩手机就是闲聊,现在都忙着打理自己家,积极参加村里、小组上的各种活动,生活充实有趣,还能兑换生活用品,真是一举两得!”村民冯德忠笑着分享道:“大家都盼着多挣些积分,在村里树立好榜样,这样的活动,我们打心眼里支持!”

曼东山村还将村内16户56名非政策移民纳入网格化管理中,协助村委会管理咖啡园。代管产量达标、在网格管理中表现突出、分享种植技术等都能获积分。此举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他们主动融入曼东山村这个“大家庭”,积极参与村规民约制定和村里的文化活动,自觉抵制陈规陋习,热心分享咖啡管理经验,与本地村民密切协作、携手共进,助力咖啡产业成为村集体经济重要支柱,共同绘就了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美好蓝图。

如今的曼东山村,环境干净整洁,邻里关系和睦融洽,文明之花处处绽放。“小积分”释放出移风易俗的“大能量”,成为推动曼东山村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胡梅君 通讯员: 黄雨欣 李峂璘 杨楗焜

编辑:黄世俊

审核:黄芳

本文来自【云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