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之前收拾旧手机,翻到三年前写的随笔、拍的家里阳台照片,突然就想起那时候的日子——晚上陪老婆晾衣服,周末去海边散步。你看,记录这东西,真能帮你“回到过去”。
我之前收拾旧手机,翻到三年前写的随笔、拍的家里阳台照片,突然就想起那时候的日子——晚上陪老婆晾衣服,周末去海边散步。你看,记录这东西,真能帮你“回到过去”。
我记东西从不挑,上班时地铁里听到的一句话,下班回家看到老婆在厨房做饭的背影,甚至是孩子(如果有)画的歪歪扭扭的画,都随手记、随手拍。
你知道的,不是只有大事才值得记。去年我写的“今天加班到八点,楼下便利店的关东煮真暖”,现在看还能想起那天的疲惫和一口热汤的舒服。
别觉得“这点小事记了没用”,正是这些碎片,拼起来就是你真实的日子。下次看到啥、想到啥,别犹豫,记下来就对了。
我以前记日记,总写“今天很开心”“今天有点烦”,现在看根本想不起为啥。后来我改了,会写“今天跟老婆去海边,风裹着咸味儿吹过来,她笑着说‘你看那只海鸥飞得真高’,我心里特踏实”。
其实文字的魔力,就在于能帮你留住场景。你写“职场上同事帮我改方案”,不如写“小王凑过来,指着我方案里的错处说‘这里改改更清楚’,还递了杯热咖啡,办公室的灯当时亮着暖光”。
下次写文字,多加点“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比如“早餐摊的油条刚出锅,油香飘老远”,这样回头看,瞬间就能“回到”那天的早晨。
我手机里存了好多照片,不是随便拍的——拍家里的餐桌,会备注“2024.3.15,老婆做的鱼香肉丝,孩子(如果有)吃了两碗饭”;拍职场的工位,会备注“今天完成大项目,桌上的绿植又冒了新芽”。
你知道的,光看图片有时会忘。比如你拍了张海边日落,过两年可能记不清是跟谁去的、那天聊了啥。加句备注,就像给照片安了“时光钥匙”。
以后拍照片,别拍完就不管,花十秒加个备注,写清时间、人物、小事。等你想回头看,看到备注就啥都记起来了。
我专门弄了个文件夹,分了“家庭”“职场”“生活碎片”三类,文字记在备忘录里,照片按月份存在对应的文件夹里。比如“2024年5月-职场”里,存着当时写的工作心得、拍的项目结束合影。
我发现很多人记录了却白搭,就是因为散在手机各处,想找的时候找不到。你把文字、图片归好类,就像给时光建了“档案库”。
不用搞多复杂,手机里建个文件夹,或者用个小本子专门记,只要固定地方,下次想找某段时光的记录,直接翻就行,省得瞎忙活。
我不逼自己天天写、天天拍,太累也难坚持。但遇到重要的瞬间,比如职场上第一次独立完成项目、家里添了新东西、跟家人去旅行,肯定会记下来、拍下来。
其实记录不是任务,是帮你留住“人生节点”。去年我写作第一次收到稿费,赶紧写了句“2024.1.8,第一次靠写作赚钱,给老婆买了她喜欢的围巾”,现在看还觉得开心。
别纠结“今天没记会不会可惜”,抓住那些让你心动、难忘的瞬间就行。这些瞬间记多了,串起来就是你清晰的人生轨迹。
你看,记录不是浪费时间,是给你的人生留“回头路”。不管是几行文字,还是一张照片,攒着攒着,等你想回顾某段时光,就能顺着这些记录,清清楚楚地“回去”。
最后问你一句:你平时喜欢用文字还是图片记录生活?有没有哪段记录,让你一看到就想起当时的日子?评论区聊聊!
来源:山茶花开旗袍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