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家里正好有换车的打算,关注了不少新能源SUV,身边朋友最近都在讨论方程豹钛7,尤其是它刚刚亮相后,各种关于外观设计、空间、配置的讨论特别多。作为一名普通家庭用户,我想,从最直接的实际体验角度,聊一聊在钛7实车面前的真实感受,这些感受其实就代表了很多准备买车
最近家里正好有换车的打算,关注了不少新能源SUV,身边朋友最近都在讨论方程豹钛7,尤其是它刚刚亮相后,各种关于外观设计、空间、配置的讨论特别多。作为一名普通家庭用户,我想,从最直接的实际体验角度,聊一聊在钛7实车面前的真实感受,这些感受其实就代表了很多准备买车人最关心的点:到底值不值得买?空间实用么?设计符不符合全家人的审美?细节用起来顺手不顺手?我觉得这些细节往往比宣传参数更实际。#美好生活 大有7待
首先是外观部分。钛7主打的“星际方舟”设计语言给我第一感觉就是很有辨识度,和市面上的传统SUV或者圆润风格的新能源SUV差别挺大。方正车身、平直线条,乍一看有点硬派越野的味道。尤其前脸,采用了封闭式格栅,这种设计在新能源车上挺常见,但钛7做了不少细节区分,格栅是亮黑色饰板,还能点亮方程豹的品牌LOGO,晚上看着挺酷。两侧的“双层L形灯带+方形头灯组”,点亮后特别有科技感,感觉晚上在路上辨识度妥妥的。细心观察,灯带内两个方形模块也能点亮,和外轮廓灯带组合成一种未来感很强的视觉效果。前包围下部加入了“H”型银色饰件,两侧还有雾灯,整体层次分明,不会显得乱。
实际走到车边,车身的方正造型给我的感觉就是“大气、厚重”。侧面整体线条非常平直,没有多余的花哨元素,体形轮廓方正但不笨重。车身同色轮眉和方形外后视镜设计,显得很规整干练。固定侧踏板上车很方便,家里老人上下车不费劲。车门把手是传统外拉式样,冬天戴手套也好开,不像隐藏门把手有时候容易冻住。后排隐私玻璃很实用,保护家人隐私,夏天也能减少晒黑。D柱有同色饰板+黑色饰条,加入了方程豹品牌标识,细节挺丰富。实话讲,这种方正造型在中大型SUV上确实挺讨喜,看起来气场比一般流线型SUV更有派头,日常停在小区里,回头率也挺高。
再到车尾,钛7采用了双层布局的尾灯组,和前脸呼应感很强。点亮后灯带同样有L型元素,晚上辨识度很高。一个很有意思的设计是外挂储物箱,很多人第一眼会以为是“小书包”备胎,但实际这是个32.5升的独立储物箱,可以放些常用工具、充电线或者湿雨伞这些脏东西,避免弄脏车厢。尾门是侧开式,开口大,取放大件物品特别方便。整个尾部视觉效果还是很有层次感的,感觉比传统SUV厚重感更足。
说到尺寸,钛7长宽高分别是4999/1995/1865毫米(无人机版稍高),轴距2920毫米。和理想L6、问界M7这些主流对手比,钛7长度更占优势,高度也更高,轴距和理想L6一样。实际站在车旁,这个尺寸给人感觉真的挺大气,尤其是宽度和车高,都让人觉得内部空间不会压抑。而且高车顶和方正造型让车内纵向和横向空间都很宽裕,对家庭用车来说非常友好,后排坐三个成年人轻松,头顶部、腿部空间都很足。后排地板也比较平整,不会影响中间乘客的舒适度。
说到配置,钛7高配车型配备了激光雷达和比亚迪的“天神之眼B”辅助驾驶激光版,实际看车时,车顶的“瞭望塔”非常显眼。前挡风玻璃内配备了三目摄像头,车身四周也有侧视、后视摄像头,加上英伟达Orin-X芯片,算力可以到254TOPS,支持高速、城区领航辅助,还有主动泊车等功能。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些配置大大提升了安全性和长途驾驶的便利性。高配还能选配比亚迪灵鸢无人机系统(大概16968元),可以跟车航拍,适合喜欢拍视频、户外体验的家庭。低配车型也有三目版辅助驾驶,基本的高速辅助、后续城市记忆导航功能都陆续推送。
车厢里一坐进来就能感觉到设计和用料的进步。内饰有三种配色,分别是雪隐灰、日蚀蓝和暮云橙。实车看,暮云橙非常亮眼,年轻人应该会喜欢,雪隐灰则更中性、耐看。中控布局很简约,12.3英寸全液晶仪表+15.6英寸中控大屏视觉效果很大气,中控下方空调出风口有银色饰件修饰,极简但有质感。印象深的是26英寸W-HUD抬头显示,实际效果很清晰,可以显示导航、ADAS等核心信息,开车不用低头,安全性有提升。中控系统是比亚迪AI智能座舱,接入了AI管家、支付宝无感支付、蚂蚁森林等生态服务,偶尔买咖啡、加油加电都可以直接车机操作,操作逻辑很顺畅。
座椅部分是五座布局,全部采用皮质包覆,打孔工艺触感不错,头枕表皮是方麂皮绒,坐上去很亲肤。副驾支持大角度一键躺倒,实际体验下来非常舒适,比如家人等人时候直接小憩,特别方便。全车座椅都标配电动调节、通风、加热,前排还有按摩,舒适体验非常到位。后排有独立空调控制屏,乘客可以自定义温度和风量,后排乘坐感受也能兼顾。
再说动力方面,钛3主打后驱和四驱两种动力布局。后驱版本配备一台永磁同步电机,日常城市通勤动力够用,驾驶体验很像高功率的燃油车,不会有小马拉大车的无力感。四驱版就值得重点聊聊了,毕竟现在新能源市场里,四驱往往意味着更高阶的驾驶乐趣和多场景适应能力。钛3的四驱系统采用“前异步、后永磁”双电机布局,前桥交流异步电机最大功率110千瓦,后桥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200千瓦,最大扭矩很可观。双电机带来的最大优势,就是动力输出非常直接,官方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达到了4.9秒。
实际试驾的时候,我特意体验了下四驱的表现。开到郊外有点泥土地的地方,地面有点湿滑,钛3这套四驱系统非常聪明,前后电机动力分配很及时。和传统机械四驱那种迟钝、介入慢不同,电四驱前后扭矩分配毫秒级响应,基本没有车轮打滑、空转的现象。像遇到轻度越野场景或者泥泞路段,动力分配及时,爬坡、脱困都比较轻松。其实对于大多数家庭用户来说,平时用不上那么极限,但下雨或者雪天,双电机四驱多一份底气,也多一份安全感。
关于续航,这是家里人和朋友们最关心的问题。钛3普通版用的是72.96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根据官方数据,CLTC工况续航是501公里。无人机版本电池升级到78.72千瓦时,续航也是501公里。实际来看,磷酸铁锂电池的优点就是安全稳定、耐高温,家里人其实挺看重安全性。实际用车过程中,城市工况开空调,续航会有一定折损,但按照我试驾体验,每百公里耗电大约在16-18度电,如果不暴力驾驶或者极端环境,正常情况下满电跑个400多公里没太大问题。
再说说动态驾驶体验和底盘感受。钛3底盘整体调校偏舒适取向,城市路况或高速巡航,减速带、起伏路段都能很好地过滤掉大部分冲击。方向盘转向力度适中,不会太沉,女司机也能轻松驾驭。高速变道或者紧急避障的时候,四驱系统对车身稳定性提升很大,重心控制很稳,不会有晃动或者“发飘”的感觉。整车底盘支撑充足,转弯侧倾抑制得不错。偶尔带家人去郊外,遇到烂路也不会觉得颠簸难受,后排乘坐体验挺好。
最后说一句,动力和续航只是选车的一方面,实际体验下来,像钛3这样注重细节的纯电SUV,动力输出和续航表现都做到了主流家庭“既要开得爽又要省心”的平衡点。对于绝大多数家庭用户来说,它的实际动态表现可以很好地覆盖日常市区、郊区、假期长途等多种场景,属于那种全家人都会觉得“买得值”的类型。对于我自己来说,如果未来换车,钛3这种动力和续航的组合确实挺值得考虑的。
来源:你不知道的汽车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