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敢炸中俄管道?美散播坏消息,话音刚落,中国就派人与普京会面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9 02:38 1

摘要:当地时间9月4号,美国知名主播沃特斯居然在节目里公开放话,说不排除有人会对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下手,就像当年北溪管道那样被炸个稀烂。

当地时间9月4号,美国知名主播沃特斯居然在节目里公开放话,说不排除有人会对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下手,就像当年北溪管道那样被炸个稀烂。

这话说得,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威胁。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沃特斯话音刚落的同一天,中国就派人与普京会面了。这节奏,这反应速度,美国人恐怕都没料到!

说起这事的来龙去脉,还得从2022年俄乌冲突说起。那场冲突爆发之后,欧洲跟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基本上算是玩完了。

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这事,到现在都还是个谜,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背后肯定有大国博弈的影子。普京这下算是彻底失去了欧洲客户,整个欧洲市场对俄罗斯关上了大门。

俄罗斯的天然气总得有地方卖吧,普京自然而然就把目光投向了东方。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跟俄罗斯一拍即合。

最近,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就这么提上了日程。这条管道一旦建成,每年能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个数字可不是闹着玩的。

特朗普政府对这事可是急得不行。特朗普上台后一直琢磨着怎么拆散中俄,他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响:拉拢俄罗斯,一起对付中国。

同时还想着把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大量卖给中国,赚个盆满钵满。可现在中俄能源合作搞得风生水起,特朗普的计划基本上算是“泡汤”了。

沃特斯这个人在美国保守派圈子里还挺有名气的。他在节目里说这话的时候,那语气,那表情,简直就像在说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他拿“北溪管道被炸”的例子来说事,意思再明显不过了:既然北溪能被炸,西伯利亚力量2号凭什么就不能?这种赤裸裸的威胁,放在国际上,那就是在玩火。

中国的反应速度快得出奇。沃特斯刚在美国的演播室里放完狠话,中国就派人与普京会面了。

符拉迪沃斯托克这座远东城市,见证了中俄两国领导人的又一次会晤。

会谈的内容虽然没有完全公开,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在向美国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威胁恐吓那一套,对中俄不管用。

普京这些年也算是看透了西方的嘴脸。从克里米亚到顿巴斯,从经济制裁到外交孤立,俄罗斯经历的风风雨雨可不少。

现在好不容易跟中国在能源领域找到了合作的契合点,怎么可能因为美国人的几句威胁就打退堂鼓?

中俄天然气管道对两国来说都是核心利益。对俄罗斯而言,这是经济命脉,是在西方制裁下的生存之道。

对中国来说,这关系到能源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谁要是真敢对这条管道下手,那就是在挑战两个核大国的底线。

美国现在的处境其实挺尴尬的。一方面想通过威胁恐吓来阻止中俄合作,另一方面又不敢真的动手。

毕竟,炸北溪管道是一回事,那涉及的主要是俄罗斯和欧洲。但如果对中俄管道下手,那就是同时得罪两个大国,后果可不是闹着玩的。

沃特斯的威胁言论,看起来更像是色厉内荏的表现。美国在中俄能源合作问题上已经没什么好牌可打了。

经济制裁?俄罗斯早就习惯了。外交施压?中俄关系现在正处在历史最好时期。军事威胁?那更是开玩笑,谁敢在两个核大国面前玩这种危险游戏?

中国派人去见普京,时机选得恰当好处。这不仅是对美国威胁的回应,更是在向世界展示中俄合作的坚定决心。

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不会因为外部压力而动摇,反而可能因为共同面对的挑战而变得更加紧密。

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的推进,标志着全球能源格局的重大调整。欧洲失去了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不得不高价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

而中国通过与俄罗斯的合作,不仅保障了能源供应的多元化,还能以相对合理的价格获得稳定的天然气来源。

美国现在面临的是一个两难的局面。继续威胁恐吓吧,效果有限,还可能适得其反。

真的采取行动吧,后果承担不起。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战略,在中俄合作面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美国这次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威胁言论”不仅没能吓倒中俄,反而让两国的合作变得更加紧密。

沃特斯在节目里说得“天花乱坠”,但改变不了一个基本事实:中俄能源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法阻挡这一历史进程。

说到底,美国现在就是嘴上功夫厉害,真要动真格的,他们恐怕也得掂量掂量后果。

中俄两国都不是吃素的,谁要是真敢炸管道,那就等着承受两个核大国的怒火吧。这种后果,恐怕连美国自己都承担不起!

信息来源:

福克斯新闻频道《杰西·沃特斯黄金时段》节目 - 2025年9月4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关于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进展报道 - 2025年9月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公告 - 2025年9月

美国国务院关于对俄制裁措施声明 - 2025年9月

来源:蜀山史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