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月9日,《iMeta》期刊(中科院双一区,IF: 23.8;实时IF:34.1)发表了一篇题为“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源的氧化脂质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预后及治疗作用研究”的研究论文。
第二期
导读
2025年1月9日,《iMeta》期刊(中科院双一区,IF: 23.8;实时IF:34.1)发表了一篇题为“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源的氧化脂质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预后及治疗作用研究”的研究论文。
>
研究发现:国际上首次系统绘制了基于大规模STEMI人群预后相关的氧化脂质特征代谢图谱。利用基于有监督随机森林算法的机器学习策略,在2个独立STEMI队列中,构建并验证了由14个氧化脂质组成的风险预警模型,该模型对患者2年再次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展现出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利用功能代谢组学策略,本研究还揭示了6种抗炎/促消退类氧化脂质标志物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活性和代谢协同调控机制,为STEMI患者的预后和干预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研究来自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中心高海教授团队、北医三院李蕾教授团队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王伟校长团队,安贞医院高海教授、北医三院李蕾、广中医王伟为共同通讯作者。
图文摘要
研究背景
STEMI是冠状动脉疾病中最为严重的急性表现,且是全球范围内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在过去二十年中,早期血运重建及系统性的预防药物显著降低了STEMI患者的死亡率。尽管针对STEMI患者实施了及时的再灌注治疗以及严格的二级预防管理,但仍有相当比例的STEMI患者在短期或长期内面临较高的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近期研究表明,多种生物活性的氧化脂质可能成为新的炎症疾病及心血管疾病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有关氧化脂质在STEMI患者预后相关性的临床数据仍然有限,大多数研究均为数十人的小规模队列研究,并且检测到的氧化脂质类型较少。
研究目的
本研究基于大规模前瞻性队列分析,共纳入645例STEMI患者,旨在全面揭示130种血浆氧化脂质与该群体复发MACE之间风险关联,并构建以这些氧化脂质代谢图谱为基础的一项二级预防风险模型,同时将在独立外部验证队列401例STMEI患者中进行验证。我们还将通过功能代谢组学策略,对关键氧化脂质标志物开展关于其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机制方面的探索。
研究方法与结果
结果显示,在发现集队列中(n = 645),发生与未发生MACE的STEMI患者在多种血浆氧化脂质亚类中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有监督随机森林算法,我们构建了一个由14个生物活性氧化脂质组成的风险预警模型,该模型在发现集队列中展现出强大的再次发生MACE预警能力(预测准确率:91.5%)。随后,我们在独立外部验证队列中(n = 401)验证了该风险模型的预警价值,其预测准确率为89.9%。此外,我们还发现抗炎/促消退类氧化脂质(ARO)标志物相较于促炎类氧化脂质标志物具有更优越的预警效果。与促炎氧化脂质标志物相比,6种ARO标志物联合治疗[包括14、15环氧-二十碳四烯酸、14(15)-环氧-二十碳四烯酸、12、13-环氧-十八烯酸、脂氧素A4、促消退素D1及6-酮前列腺素F1]在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小鼠中表现出显著的心脏保护活性及协同代谢调控效应。从机制层面来看,我们进一步表征了ARO对毒性神经酰胺/溶血磷脂酰胆碱合成的抑制作用,以及其对关键炎症通路途径的调控效应。综上所述,本研究描绘了全球范围内最大规模STEMI患者群体中的氧化脂质代谢特征图谱,并揭示了关键生物活性氧化脂质在STEMI患者预后和治疗中的巨大潜力。
研究结论和意义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氧化脂质的预警模型,该模型在来自两个独立多中心队列的1046例STEMI患者中,显示出对再次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强大预测能力。研究还发现了六种抗炎/促消退活性氧化脂质标志物的组合使用具有显著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协同改善了心肌代谢紊乱。
研究展望
本研究表明,多种PUFA衍生的氧化脂质代谢物可作为STEMI患者预后的残余风险标志物。基于氧化脂质构建的风险模型在预测STEMI患者复发MACE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预警能力。此外,围绕生物活性氧化脂质类小分子,可能为STEMI术后康复和二级预防治疗提供新的干预靶点,开辟新的治疗途径。
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中心
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中心为国内首批专注于冠心病系统化诊疗的专科中心,是国家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元、国家卫健委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及中国胸痛中心示范单位。年冠脉介入手术量近4万例,关注冠心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致力于推动冠心病的规范化培训与诊疗。
专家简介
高海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中心副主任,冠心病七、八区主任兼医务处副处长,主任医师,博士,教授北京心血管质控中心胸痛组副组长
国家卫健委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导师
北京医师学会远程会诊分会 常委
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转化医学分会 常委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常委
北京医学会心血管危重症学组 常委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常委
北京市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常委
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 委员
中国装备医学会 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专科分会 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痛分会 委员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编委
中国高血压病杂志 委员
主攻冠心病介入治疗20余年,擅长复杂高危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带领科室团队承担北京安贞医院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的救治任务参与国家科技部十四五心脑同治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在国内外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60余篇,参编专著10余部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心内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