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娃一放学就刷短视频,作业拖到11点”——5月12日,北京家长把抖音告上法庭,要求平台按“未成年人模式”强制晚9点断网并赔偿1元,导火索是10岁儿子连刷3小时“挖呀挖”同款视频,期中考试数学直接掉到班级倒数。
“娃一放学就刷短视频,作业拖到11点”——5月12日,北京家长把抖音告上法庭,要求平台按“未成年人模式”强制晚9点断网并赔偿1元,导火索是10岁儿子连刷3小时“挖呀挖”同款视频,期中考试数学直接掉到班级倒数。
告得不是钱,是火:平台口口声声“青少年模式”,结果一键退出比外卖还快,算法继续喂糖,孩子继续熬夜,家长继续崩溃。
原告列了三宗罪:
1. 身份审核形同虚设,用奶奶身份证秒过;
2. 时间锁上限能拉到120分钟,等于没锁;
3. 推荐池里“改编儿歌”无限连播,暗藏带货链接,孩子顺手下单玩具,家长钱包被掏空。
抖音回应“将优化”四个字,轻飘飘,像给火山盖张纸巾。
网友扒出数据:今年一季度,抖音14岁以下用户日均时长58分钟,比双减前还多6分钟,所谓的“未成年人模式”日活仅800万,占未成年用户总量不到三成。
算法不休息,孩子哪来力气睡觉?
告1元,是羞辱也是提醒:平台责任别想用“家长管好手机”就甩锅。
真要想治,就学游戏:到点强制下线,刷脸才能续时,违规一次罚到肉疼。
不然明天还会有第二个10岁娃,在“挖呀挖”里把前程挖空。
“支持告!1元不多,但耳光够响。
谁娃谁心疼,算法再精也精不过亲妈熬夜盯屏。
”
来源:学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