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覆盖国民经济全部 41 个工业大类,“4T 融合”(IT、CT、OT、DT) 体系展现出强大经济带动作用,推动工业从 “自动化” 向 “智能化” 跨越;此外, AI 正从 “辅助工具” 转变为 “核心引擎”,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双向赋能
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覆盖国民经济全部 41 个工业大类,“4T 融合”(IT、CT、OT、DT) 体系展现出强大经济带动作用,推动工业从 “自动化” 向 “智能化” 跨越;此外, AI 正从 “辅助工具” 转变为 “核心引擎”,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双向赋能。推动 “‘4T 融合’ + AI” 将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在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迎来关键节点。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近日表示,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逐步打造了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OT(运营技术)、DT(数据技术)“4T融合”的技术产业体系,融合应用拓展至国民经济全部41个工业大类。
“4T融合”技术产业体系的建成,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内容。IT技术搭建数字底座,实现工业数据的高效处理与存储;CT技术保障数据在生产全流程中的实时、稳定传输,打破信息孤岛;OT技术连接生产设备与系统,让工业场景中的物理实体与数字世界深度交互;DT技术则挖掘数据价值,为生产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四大技术协同发力,不仅重塑了传统工业的生产模式,更推动工业领域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跨越。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在2020年至2024年间,实现了总计41.09%的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8.99%,显著超越了GDP的增速。彰显出“4T融合”体系强大的经济带动作用。根据专业机构测算,预计至2025年,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将达到5.01万亿元,同比增长5.99%,占GDP比重提升至3.90%。而我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7万亿元。
随着“4T融合”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成为下一阶段的核心任务。工信部明确提出,以体系化为特色优势,坚持适度超前,加强统筹布局,持续优化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以时代化为内在动力,坚持协同联动,把握人工智能关键变量,实施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双向赋能行动。以融合化为根本要求,坚持分级分类,立足工业、面向工业、服务工业,持续深化工业互联网的赋能赋值赋智作用。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也认为,人工智能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工业互联网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两者深度融合、双向赋能,将进一步增强创新发展动力,激发融合应用活力,释放要素价值潜力,为推进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创新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人工智能正从工业互联网的“辅助工具”变为“核心引擎”,赋予了工业互联网实时优化、智能调度等能力。徐晓兰认为,深化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已成为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要夯实深度融合底座,强化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创新,培育一批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工业智能体;加快企业数智转型,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数智转型;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快建设工业高质量数据集,强化资金与人才支持力度。
站在新时代的潮头,“‘4T融合’+AI”加速推进我国工业互联网的模化应用。这不仅将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更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SEO关键词:4T融合/AI/工业互联网/新型工业化)
作者:甄清岚
责编/版式:甄清岚
审核:郄勇志
监制:刘启诚
工联网简介
工联网创立于2020年4月1日,以“记录智慧工业时代”为宗旨,致力于打造5G时代工业互联网行业领先的网络传播平台。创办以来,工联网立足中国工业互联网领域发展前沿,见证和记录了行业发展历程,以及时、权威的报道全面反映工业互联网产业变化,为行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工业互联网垂直领域网络渠道第一媒体。
来源:小火科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