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爸做菜前,先给自己倒一杯白的,说去腥,结果菜没熟,人先醉了。
“我爸做菜前,先给自己倒一杯白的,说去腥,结果菜没熟,人先醉了。
”
这句话在朋友圈里炸出几百条共鸣,有人晒出自家厨房酒柜,有人贴出体检报告,脂肪肝三个字像印章一样盖在三十岁的肝上。
酒不是洪水猛兽,它更像温水,把人慢慢煮熟。
营养师妈妈最清楚:肝脏不会立刻喊疼,大脑却先学会了“喝完就舒服”的捷径。
奖赏系统被酒精重新布线,一杯下去,多巴胺像烟花,炸完只剩灰。
厨房里那口料酒,是很多人失控的起点。
做饭顺手抿一口,朋友聚餐被劝第二杯,下班“奖励”自己半瓶,周末无聊再开一瓶。
四个场景,像四条滑梯,嗖一下把人送进依赖的坑。
女性更惨。
月经前激素过山车,一杯酒直接放大情绪波动,第二天醒来眼圈比肝还黑。
中老年人把酒精当老伴,晚上新闻联播配二两,几年后人没走,肝先退休。
年轻人更拧巴,白天社畜,夜里借酒解压,结果焦虑翻倍,第二天还得装没事人。
数据冷冰冰:全球每年300万人被酒精送走,中国占了不小的比例。
肝病早期没症状,等蜘蛛痣爬满胸口,医生只能摊手。
戒酒不靠吼,靠拆滑梯。
先把厨房那瓶料酒换成柠檬汁,聚餐带气泡水,下班去撸铁而不是撸串,周末约爬山不约酒吧。
家里别囤酒,孩子才不会觉得“大人必须喝”。
真想戒,别单挑。
社区有免费心理咨询,纳曲酮能挡酒瘾,认知行为疗法帮大脑重新布线。
家人别骂,递一杯温水比摔杯子有用。
最后留个小测试:今晚做饭前,你敢不敢把“去腥”那口酒换成苹果醋?
敢的,评论区集合。
来源:海上逐风浪的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