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中共一大纪念馆精心打造的特别节目《我们都是神枪手——文物里的抗战故事》,已正式上线喜马拉雅APP。中共一大纪念馆依托馆藏珍贵抗战文物,挑选20件文物,录制20个音频故事,让文物“开口说话”,借助声音的力量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中共一大纪念馆精心打造的特别节目《我们都是神枪手——文物里的抗战故事》,已正式上线喜马拉雅APP。中共一大纪念馆依托馆藏珍贵抗战文物,挑选20件文物,录制20个音频故事,让文物“开口说话”,借助声音的力量再现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本节目由中共一大纪念馆、喜马拉雅联合出品。
在今天的上海市静安区光复路上,有一座墙上布满着弹痕的仓库遗址——四行仓库。这座位于苏州河北岸的建筑,已历经百年沧桑,至今还巍然矗立。岁月留痕,曾经发生在那里的枪炮声与弥漫的硝烟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触摸着那一个个弹痕,我们仿佛又回到了80多年前那场激烈的战斗,看到了那气壮山河、坚守阵地的八百孤军。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这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日双方的第一次大会战,也是整个抗日战争期间,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日军派出了9个师团、20多万部队,占据海空军优势,叫嚣着“三个月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则调动了73个师,70多万人,在没有飞机、没有军舰支援的情况下,整整抵抗了3个月之久,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是谢晋元率领的八百孤军,说是八百,其实只有四百二十多人,对外号称八百。1937年10月26日,当时战斗已进行了两个多月,虽然中国军队曾在局部战斗中取得胜利,但在几乎没有任何天然屏障的淞沪平原上,面对占尽海空优势的日军,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随着日军攻陷大场、江湾、庙行等地,此时的中国军队已经腹背受敌,为了避免全军覆没,蒋介石下令,八十八师留守抵抗,掩护兄弟部队撤退。而这项任务,最终落在了离师指挥部四行仓库最近的五二四团一营身上,师长孙元良经过慎重考虑后,选定副团长谢晋元负责指挥,命令他以四行仓库为最终据点,死守闸北,牵制日军。
谢晋元,1905年出生,广东梅州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在接到命令后,谢晋元先是与营长杨瑞符迅速做出部署,以连、排为单位,在宝山路、虬江路一线阻击日军,边打边撤。日军的先头部队以为中国军队已经撤退了,放松了警惕,谢晋元等人的部署,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短时间陷入混乱,八百壮士也乘此时机,陆陆续续地撤到了四行仓库中。
四行仓库是当时上海金城、中南、盐业、大陆四家银行的储备仓库,位于苏州河北岸,是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大楼,楼高墙厚,易守难攻。会战开始后,这里曾经是八十八师司令部所在,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和弹药。仓库的西面和北面已被日军占领,东面是公共租界,南面是苏州河,河的对岸也是公共租界。这时的四行仓库,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岛”。坚守四行仓库的士兵,也就成了“孤军”。
谢晋元率领部下进入四行仓库后,迅速加强防御工事,并进行兵力部署。仓库内装满黄豆、牛皮等物资的麻包,成了构筑工事的最好材料。战士们用麻包堵住仓库大门,封闭所有的窗户,只留出射击孔,分层据守。为了隐蔽部队,他们把仓库内的电灯全部破坏,并切断电源、防止日军纵火。谢晋元还派出士兵,摧毁了仓库周围的房屋,防止日军依托这些建筑进攻。
10月27日下午1时,四行仓库攻守战打响,日军从西面的交通银行方向向四行仓库逼近,随即遭到驻守仓库外围阵地守军的顽强抵抗。日军加派兵力后,外围阵地的守军也撤入仓库中。占领外围阵地的日军,立刻向仓库的大门发起了猛攻。坚守仓库的战士们沉着应战,依托坚固的工事向日军射击,打得日军抬不起头。在随后几天的战斗里,日军为了尽快拿下仓库,动用了坦克、装甲车等重武器,甚至企图使用毒气弹,但也无法突破“八百壮士”组成的防线。日军付出重大伤亡,毫无进展,在炮火和硝烟中,四行仓库始终巍然挺立。随着仓库外墙上的弹孔越来越多,战士们的伤亡也越来越大,但没有一个人退缩逃跑。谢晋元在日记中写道:“余一枪一弹,决与倭寇周旋到底!”
在与仓库一河之隔的公共租界内,数万上海市民聚集在南岸,隔着苏州河亲眼目睹了这场血战。当他们看到自己军队的士兵浴血奋战、英勇杀敌时,无不为之感动。有不少市民冒着炮火和流弹,向河对岸的八百壮士投掷食品和药品。10月28日夜,一位名叫杨惠敏的上海童子军战地服务队队员,趁着夜色,泅渡到四行仓库,送去一面国旗。当这面国旗插上仓库的楼顶时,河两岸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在租界巡逻的英国士兵也参与了进来,他们隔着苏州河,问坚守仓库的中国士兵,“你们需要点什么?”士兵回答需要食盐、光饼和糖。英国士兵又问,“你们有多少人?”这怎么能说出来?岂不让日本人知晓。谢晋元沉思片刻后,让士兵高声回答到:“我们有八百兄弟!”
10月30日,日军对四行仓库发起了总攻,战斗从早上7点一直持续到午夜。因为战士们坚守的仓库离公共租界太近,此时尚未与英美等国撕破脸的日本,在作战中,不敢大规模使用飞机和重炮,惟恐波及到租界,引发国际争端。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的孤军抗战,也引发了上海公共租界当局的不安,他们害怕战事延续会危及租界的安全,便要求中国政府命令军队停止抵抗。经过多方协谈,1937年10月31日,八百孤军根据上级命令,撤入公共租界。
八百壮士的英勇故事感动了全中国,他们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中共一大纪念馆收藏的《气壮山河的八百孤军》图书,就是由当时上海抗战出版社出版的“战时小丛书”之一。书中收录了谢晋元、杨惠敏等人的图片和文字,还有关于这场战斗的50多篇新闻报道,生动展现了这场艰苦卓绝的孤军保卫战。
收听精彩节目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黄陂南路374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版权说明:
中共一大纪念馆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图文作品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他纸媒、网站、客户端、微信平台等媒体或个人如需转载使用,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中共一大纪念馆”。谢谢合作!
来源:中共一大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