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幻小说《三体》中,女主人公叶文洁秘密地向地球之外的“三体文明”发送了两次电磁波信号,最终导致地球坐标暴露,造成了三体人对地球的入侵。小说也因此引发了人类该不该与外星人联络的讨论。
在科幻小说《三体》中,女主人公叶文洁秘密地向地球之外的“三体文明”发送了两次电磁波信号,最终导致地球坐标暴露,造成了三体人对地球的入侵。小说也因此引发了人类该不该与外星人联络的讨论。
然而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人类航空活动的雷达信号其实一直在向宇宙深处不间断地高调广播!联系外星人的“门槛”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高!
最近,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举办的国家天文学会议(NAM 2025)上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普通的民用机场,比如伦敦的希思罗机场、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其雷达系统在不经意间释放出的大量电磁波,足以被200光年外的高等文明探测到!这一新发现可能成为地外文明探测的突破口,为我们寻找宇宙中的其他智能生命提供全新的思路。
此为艺术家绘制的旅行者1号飞行想象图,它已在太空中飞行近48年,在探索宇宙的同时,一直在向地球回传数据。(图片来源: 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
乘坐飞机旅行是当前最快捷的出行方式之一。为了保障安全和方便调度,工作人员需要对往来飞机和“不请自来”的非法无人机、空中雨云等进行监控,这就需要在机场安装一系列雷达,包括功率极高的一次监视雷达(直接探测目标)、二次雷达(要求被探测到的飞行器应答飞行参数)、气象雷达等。这些信号汇集在一起,总功率高达 2千万亿瓦。
这个能量有多强?如果200光年范围内确实有外星文明存在,并拥有与绿岸射电天文望远镜同级别的探测系统,它们就能探测到我们。可以说,地球上的这些长期开机的机场雷达就如同人类文明的心跳,时刻反映着人类在进行的各种飞行活动。
200光年是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在我们的太阳系之外,有个相对最近的潜在可移居星球,被称为比邻星b(Proxima Centauri b),距离我们“只有”约4光年之遥,但以人类现有的航天技术,要到达那里需要数千年才能实现。
1974年11月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通过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台的射电望远镜,以2380兆赫的频率和10赫兹的有效带宽,向距离地球约25000光年的球状星团M13发送了一条由1679个二进制数字组成的无线电信息,其上记载了太阳系简图、人类的形态和数量、DNA结构等。截至目前,尚未有外星文明回应(图片来源:维基媒体 Arne Nordmann)
宇宙探照灯:军用雷达
相较于民用机场雷达,军事雷达所发出的信号定向性更强,也更集中。它们就如同为海上船只领航的灯塔一样,在其覆盖的视野内,观察者可接收到的累计的峰值信号强度非常高,能达到 1百万亿瓦。
研究人员强调,从某些特定的太空位置观察,这些军事雷达信号所呈现出的强度会陡增至平时的100倍!如果真被外星文明捕获到,这种模式的信号比相对温和的民用机场雷达信号更显得“可疑”,因此也更容易引起潜在的外星观测者的注意!
不经意泄露的信息,往往更值得警惕
不过,这项研究可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类技术反映在宇宙中的“样子”,它还可以为科学家寻找外星文明提供新的思路。
过去,科学家寻找外星人(SETI项目)的方式大多是去倾听来自太空的,可能是外星人有意发来的信息。而这项研究告诉我们,或许我们应该换个思路,去寻找外星文明无意中泄露的“技术噪音”,就像他们可能发现地球的机场雷达或军事雷达信号一样。
同时,这项研究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通过了解我们自己的信号如何传播,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用于通信的无线电频谱,设计更高效的雷达系统,甚至可以利用这些模型来监测人类技术对太空环境的影响。
正如研究人员所说,这项工作不仅支持我们去探究“在宇宙中,我们孤独吗?”这个终极问题。同时也提醒我们,随着现代科技的普及,人类早已不再是宇宙中“静默的观察者”,而是在无意间成为了“高调的发声者”。在寻找宇宙邻居的同时,我们或许也该注意去理解和管理自身在太空中的“信息足迹”。毕竟,谁也不知道,我们无意中发出的那些个“信号”,究竟会被谁“听到”,又会引发怎样的回响。
来源:果粉阿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