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安史之乱过后,唐朝皇帝对于立后一事比较谨慎了。到了后期之后,甚至出现了一百多年的时间,都没有任何一位皇后被立,这在历朝历代中,都是未曾有过的稀罕事。
自安史之乱过后,唐朝皇帝对于立后一事比较谨慎了。到了后期之后,甚至出现了一百多年的时间,都没有任何一位皇后被立,这在历朝历代中,都是未曾有过的稀罕事。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唐朝前期后宫中的女人,都太厉害了,并不是那些只会讨皇帝开心的花瓶,而是稍微给她一点权力,就能够成事的存在。
武则天、韦皇后、太平公主以及张皇后,每一个都把手伸得很长,形成了很具有唐朝特色的后宫干政盛景。
武则天这边更是一度覆灭李唐江山,更改国号,自立为帝了,更是成了我国封建时代的独例。
唐朝皇帝手中所掌握的权力,其实是比较有限的,很多权力都被分给宦官、权臣。
为了制衡这些权臣,唐朝皇帝起初是不吝啬分一点权力给身边的皇后。
毕竟皇后是女人,而女人是没有继承权的,当不了皇帝的,威胁不了皇权统治。而且,通常又是未来皇帝的亲妈,所以唐朝皇帝起初对于身边掌握一定权力的皇后,是比较放心的。
一直等到武则天的横空出世之后,方才打消了这种女人当不了皇帝,威胁不了皇权的幼稚想法。
在武则天破坏了政治游戏规则之后,后续的韦皇后、太平公主等等都有意要仿效武则天,登基称帝,不再仅仅满足于垂帘听政。
在经过了这么多后宫干政的案例,唐朝中后期的皇帝自然普遍会对皇后有所警惕提防,不肯再给她们权力,有的甚至连皇后都不想立了。
比方说:唐宪宗皇帝之所以始终不肯立郭贵妃为皇后,虽然明面上的理由,是担心日后无法自由自在地临幸其他女人。
但实际上,真实的原因是对于其家族势力有所深深的忌惮,郭贵妃毕竟是郭子仪的后代,家族显赫至极,一旦立为皇后,保不准会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既然后宫靠不住,而权臣又得防范的情况下,唐朝皇帝自然求助于身边服侍的宦官,给予了宦官更多的权力,甚至连军权都给了。
这就导致了唐朝中后期,虽然不再拥有后宫干政的隐患,但宦官干政的问题便更加严重。
这些宦官为了能够更好地操控皇帝,自然不太愿意让皇帝去立后。
毕竟只要皇后一立,就会迅速形成一个外戚集团,进而对宦官集团造成威胁。
来源:浅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