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2025年,不少车企卷起了智驾,比如长安和比亚迪已经在这上面发力,深蓝S07 与宋PLUS DM-i这两款直接竞品如今都搭载了高阶智驾系统,它们一个是增程混动与华为智驾相结合的重磅车型,深受消费者喜爱,一个是插电混动与高阶智驾配合的车型,同样关注度很高,今
进入2025年,不少车企卷起了智驾,比如长安和比亚迪已经在这上面发力,深蓝S07 与宋PLUS DM-i这两款直接竞品如今都搭载了高阶智驾系统,它们一个是增程混动与华为智驾相结合的重磅车型,深受消费者喜爱,一个是插电混动与高阶智驾配合的车型,同样关注度很高,今天就从这两款车型中分别选择深蓝S07 215Max华为乾崑智驾ADS SE版(以下简称深蓝S07)与宋PLUS DM 2025款智驾版DM-i 160KM旗舰型(以下简称宋PLUS)进行对比,看看它们分别都有哪些亮点。
深蓝S07
深蓝S07
深蓝S07采用“共生美学”设计理念打造,月弦前脸呈一个简洁的曲面造型,X棱线与突出的前唇,构建出立体动感的造型,前包围两侧的空气动力学导流槽,不仅优化了风阻,还增强了车头的视觉张力。采用分体式灯组设计,星能花瓣日行灯有着较高的辨识度,LED大灯支持自适应远近光调节。
深蓝S07
侧面采用无框车门和隐藏式门把手设计,车顶和车身的线条流畅,进一步降低风阻系数,整车风阻只有0.258Cd,配合悬浮式车顶和19英寸双色轮毂,展现出年轻消费者偏爱的动感姿态。车尾则通过贯穿式尾灯、大尺寸扰流板和能量晶体高位刹车灯强化层次感,夜间点亮时尾灯两侧造型与日行灯呼应,配合中间可发光LOGO,极具视觉冲击力。
宋PLUS
宋PLUS基于比亚迪家族化的海洋美学设计语言打造,其车头采用海纳百川大尺寸无边界格栅,与下方的进气口形成层叠的造型,两侧部分也设计了引流槽增加立体感,大灯组造型犀利,L型日行灯同样有很高的辨识度,跟深蓝S07相比,宋PLUS的前脸更接近传统燃油车。
宋PLUS
侧面造型也是如此,更接近传统SUV造型,车身高大饱满,贯穿式腰线从前大灯延伸到后尾灯,配备常规门把手和19英寸轮毂,车尾设计层次丰富,贯穿式灯组辨识度较高。
深蓝S07
深蓝S07
打开车门,深蓝S07的座舱采用环抱式设计,营造出包裹感,中控台以软质搪塑材料与哑光金属饰板拼接,下层与门板等位置采用皮质包覆,触感柔和,档次较高,搭配64色氛围灯带,兼容多种模式,可以随着音乐或驾驶风格的变化而变化。座椅采用打孔皮质包覆,采用绗缝工艺处理,触感细腻,细节部分做的到位。配隐藏式空调出风口与悬浮式扶手台设计,车内简化按键,换成怀挡,进一步简化了视觉冗余。
深蓝S07
深蓝S07
中控15.6英寸2.5K分辨率中控屏支持左右15°旋转,适配驾驶者或副驾的操作视角。取消了液晶仪表,但是给到了一块55英寸AR-HUD增强显示抬头显示,集成了鹰眼地图、红绿灯信息等,可将导航路径、车速、智驾状态都投射至前挡风玻璃,减少驾驶员低头频率,投射距离适中,不用来回变换视线焦距就能看清楚了,比较安全,且在强光下也比较清晰。中控屏内置Deepal OS 3.0系统,支持“可见即可说”四音区语音交互,后排乘客可直接通过语音控制空调、车窗等设备,多指令连续识别能力不错,8155芯片加持,车机的响应速度很快,触屏操作拖拽都很丝滑。14扬声器音响系统(含主驾头枕扬声器)支持独立音区控制,导航提示仅通过头枕播报,避免干扰音乐播放。
宋PLUS
宋PLUS的内饰以对称式布局为主,中控台面也覆盖了大面积软质材料,中间点缀了亮面装饰板和哑光金属条,看上去质感也不错,就是亮面饰板容易留指纹,另外四辐式多功能方向盘略显沉稳。不过跟整体风格倒是不冲突,座椅也是仿皮材质,相比深蓝S07,主驾支持8向电动调节,少了腰部支撑,副驾缺少腰托与腿托功能。
宋PLUS
宋PLUS的中控屏同为15.6英寸,支持双音区语音识别交互,同样支持可见即可说以及连续指令等,内置的是DiLink车机系统,界面的设计也比较清爽,车内没有HUD,但提供了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驾驶信息同样完整呈现出来,车内配9扬声器音响和31色氛围灯,音响系统音场表现中规中矩,未配备头枕扬声器。车机系统生态相对封闭,缺乏Carplay等手机互联支持。
深蓝S07
深蓝S07
深蓝S07基于全电数字平台——EPA1平台开发,整车规划布局合理,电池平铺于底盘下方,后排地台纯平,并且拥有长轴距和大空间的优势,整车长宽高分别为4750*1930*1625毫米,在紧凑级里比较常见,但是它的轴距却达到了2900毫米,相当夸张的尺寸,已经超过了一些中型SUV的轴距了。因此它也拥有着较高的空间“得房率”。实车体验,(身高176厘米)体验者坐在后排可轻松获得接近三拳的膝部空间,宽敞带来带来了舒适坐姿,纯平地板,坐中间也不会太难受,提供3个头枕,长途乘坐安全性高。
值得一提的是深蓝S07配有副驾零重力座椅,提供14向电动调节、8点式按摩及一键120°浮感躺平模式,配合可调式腿托和座椅通风加热功能,显著提升长途乘坐舒适性。
宋PLUS
宋PLUS的长宽高分别为4775*1890*1670毫米,车长和车高都比深蓝S07大,所以视觉上要显得高大一些,但轴距只有2765毫米,在紧凑级SUV阵营里并不算小,不过对比深蓝S07的2.9米轴距,还是有点差距,后排腿部空间要略小一些。后排地板也是纯平设计,中间位置舒适性还不错。
深蓝S07
宋PLUS
深蓝S07的后备厢标准容积为445升,后排座椅放倒后最大可扩展到1385升。比宋PLUS的标准容积要小将近130升,有意思的是,深蓝S07的后备厢纵深以及高度都要比宋PLUS的尺寸大,不过宽度规整,受到影响较大,只有1米宽,宋PLUS靠近尾门的位置,避开轮拱的位置最宽接近1.4米,所以整体空间反而要大不少。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深蓝S07的载重质量为430公斤,较宋PLUS的375公斤多出55公斤,可携带更重的行李。
深蓝S07
深蓝S07
深蓝S07的核心优势在于华为乾崑智驾ADS SE系统。这是一套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双目感知摄像头组成的纯视觉智驾方案,支持NOA高速智驾领航辅助以及智能泊车辅助等功能,高速路上,能智能变道、避障、过弯及自动上下匝道,系统可根据导航路径自主选择最优车道。面对施工路障或低速车辆,主动避让逻辑自然,不会频繁急刹,另外系统还会实时感知车流,智能调节车速。车辆提供的LCC plus功能,能够支撑城区直行、红绿灯控车等,这也给城区用车减小压力。泊车场景中,车辆可自动识别160余种车位类型,包括斜列式、鱼骨线车位等复杂场景,遥控泊车则可通过手机APP在车外控制车辆挪移,狭窄车位上下车更方便。
宋PLUS
宋PLUS搭载的是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同样有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以及三目感知摄像头组成,也是一套纯视觉智驾方案,也支持高速领航驾驶辅助、智能变道、大车避让,智能上下匝道等功能,在大曲率弯道通行,能识别道路,不会压线,但是对速度控制的比较死,整体表现不错,不过还有提升优化空间,泊车功能的表现不差。相比之下,华为的乾崑智驾ADS SE已经在不少车型上搭载了,并且经过算法、软件的不断迭代优化,复杂场景下的决策能力更具优势。
深蓝S07
深蓝S07
动力方面二者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深蓝S07搭载深蓝超级增程2.0系统,这是一套大电池小油箱长续航的混动方案,配1.5升混动专用变速箱,最大功率72千瓦,匹配175千瓦电机,零百加速7.7秒,最高车速180公里/小时,配备31.73千瓦时电池组,CLTC工况纯电续航215公里,另外它还有285公里版本,这种续航能支持1个星期充一次电(日常通勤30公里左右),另外它还支持3C超充技术,30%-80%电量充电时间小于15分钟,10分钟补能可增加约100公里续航。WLTC工况馈电油耗5.2升/百公里,综合续航1210公里。
宋PLUS
宋PLUS
宋PLUS 搭载的第五代DM-i系统以1.5L插混动力为核心,采用P1+P3的混动构型,发动机最大功率74千瓦,驱动电机最大功率160千瓦,零百加速7.9秒,比深蓝S07略微慢一些,配26.6千瓦时电池组,CLTC纯电续航160公里,快充30%-80%需17分钟左右,WLTC工况馈电油耗为4.95升/百公里,比深蓝S07略低。这是因为宋PLUS的电池容量小一些,电机功率也小一些,整备质量比深蓝S07少了100公斤。
从技术路径看,深蓝07的增程系统以纯电驱动为主,发动机仅作为“充电宝”,驾驶体验更接近纯电车型,感受非常平顺;而DM-i系统则是有直驱有串联还有并联,高速工况下NVH控制难度更高。
深蓝S07采用后驱布局,前后轴荷比接近50:50,配合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过弯时侧倾抑制良好,底盘滤震表现偏舒适取向。在实际道路试驾中,深蓝S07的后驱特性带来更灵活的转向手感,电机瞬间爆发的320牛·米扭矩让超车动作干脆利落。增程器启动时噪音较小基本上是无感启动,体感接近纯电车型。智能驾驶系统在高速路段表现很好,智能跟车、变道超车都表现的游刃有余,面对加塞车辆减速平顺;城区LCC对电动车和行人识别准确,红绿灯启停无顿挫感。
宋PLUS的底盘悬架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四连杆独立悬架,这要插混也经历了数代的进化,表现的同样挺好,平顺性好,底盘对颠簸的过滤到位,有一定的支撑性,低速可以电驱,高速发动机启动,噪音也不算大,整体表现不差。
总结:作为家庭用户,喜欢智能化体验、注重长途舒适性以及日常通勤的便利性与低成本,深蓝S07的零重力座椅、长续航和华为智驾则还是有着不小的吸引力的。215公里的纯电续航能轻松满足一周的上下班通勤,这样电池的充放电次数会用的更少,对电池的保护会更好,另外电驱表现平顺,又有油箱兜底,不会里程焦虑,华为智驾的加入使得车辆开起来会更轻松,在10来万价位考虑智驾SUV的,深蓝S07值得去试试。
来源:车市风向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