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数字浪潮席卷乡村的今天,手机已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随着直播电商逐渐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头雁”学员持续提升数字技能的需求日益迫切。作为“头雁”项目育后跟踪服务的重要一环,9月5日,由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组织的沪上“头雁”直播技能学习交
在数字浪潮席卷乡村的今天,手机已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随着直播电商逐渐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头雁”学员持续提升数字技能的需求日益迫切。作为“头雁”项目育后跟踪服务的重要一环,9月5日,由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组织的沪上“头雁”直播技能学习交流活动在金山区举行。近50名来自“头雁”项目一至三期的学员参与了为期一天的理论学习、实训体验与互动交流,通过深入了解直播运营核心技能与前沿趋势,提升农产品宣传销售能力,发挥带动作用。
本次活动采取“上午理论+下午实操”的模式。理论课程设置在金山区农业科技教育信息中心,邀请了上海气泡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姚建平围绕“手机赋能现代农业”的主题,深入分析了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主流平台特点,系统介绍了直播电商平台选择策略、账号建立与垂直定位方法、内容运营与爆款逻辑,以及直播团队分工与策划流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账号必须有备而战,不能做成朋友圈。”姚建平在授课中强调,“取名一定要使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词汇,多使用领域专属词、高频词,这样你被平台推荐的机会才会大大增加。”他还分享了账号命名的实用技巧:“可以采用‘性格+花名’‘产品+哥姐妹兄’等公式,让用户一眼就记住你。”
“第一次面对镜头还是很紧张,但主播老师手把手带着我与观众互动,让我体验了直播的全流程,很有趣。”“这里的直播设备非常专业,光灯光就6个,我们平时自己播的时候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下午,学员们前往上海气泡水传媒直播基地,亲身参与直播实操,在设施齐全的直播间内体验真实账号实际开播的全流程。
“这次活动很有意义,老师教的‘秀出产品、策划周边、挖掘用途、夸张呈现’四个技巧,让我对如何展示农产品有了新思路。”“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实操技能,还结识了很多同行,以后可以互相学习、集聚资源,更好地带动周边农户。”在互动交流环节,业内专家、主播们和有直播经验的学员们慷慨分享,不少学员表示,此次活动为“头雁”学员们搭建了难得的学习交流平台,帮助大家深入理解直播运营的核心逻辑与流量玩法的同时加深了学员之间的联动与交流,为更好提升自身能力并发挥带动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直播电商不再只是一种销售渠道,更是推动农业现代化、数字化的重要引擎。未来,市农广校将继续组织相关育后跟踪服务,促进学员跨区合作、资源共享,将“头雁”培养成为引领带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数字先锋,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推动农业品牌化与数字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文/摄:赵一苇
来源:上海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