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课堂】智对AI诈骗 守护财产安全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1 15:32 1

摘要: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技术以其强大的模拟与创造能力,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多个行业创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银行智能机器人、虚拟主持人等为社会公众提供了越来越多便捷、智能的服务。然而,正如硬币有两面,AI技术的不当应用也为诈骗分子提供了新的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技术以其强大的模拟与创造能力,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多个行业创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银行智能机器人、虚拟主持人等为社会公众提供了越来越多便捷、智能的服务。然而,正如硬币有两面,AI技术的不当应用也为诈骗分子提供了新的犯罪手段——AI诈骗。不法分子通过“AI拟声”“AI换脸”,融合他人面孔和声音制作虚假图像和音视频,仿冒他人身份实施诱骗受害者转账等犯罪行为。这类诈骗方式变化多样、难以分辨,消费者容易落入骗局。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

AI诈骗类型及其具体表现:

AI换脸诈骗

表现方式

1.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搜集获取人脸生物信息,利用AI技术将一张人脸图像替换到另一张人脸图像上,并保持原图像中其他部分不变。

2.伪装成受害人的亲朋好友、领导同事或公职人员,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骗取受害人的信任。

3.以借钱、投资、紧急救助等借口,诱导受害人转账汇款或提供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

AI语音合成诈骗

表现方式

1.不法分子通过骚扰电话录音等非法手段获取声音素材,利用AI技术进行声音合成。

2.伪造受害人的亲人、朋友或领导的声音,通过电话、语音消息等方式与受害人联系。

3.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或提供个人信息,如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

AI客服诈骗

表现方式

1.不法分子伪装成正规企业的AI客服,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与受害人联系。

2.以解决问题、提供优惠、办理退款等名义,诱导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转账操作。

3.利用受害人对正规企业的信任,实施诈骗行为

伪造虚假信息诈骗

表现方式

1.不法分子运用AI技术生成假新闻、假公告等虚假信息,迷惑大众。

2.编造虚假的企业破产、股票大涨大跌等消息,诱导股民抛售或购买股票,从而骗取钱财。

3.伪造政府部门的通知、公告等,要求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资金操作。

其他类型的AI诈骗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AI诈骗类型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AI诈骗也在不断涌现。例如,不法分子可能利用AI技术伪造明星、专家、官员等公众人物的音视频,假借其身份传播虚假信息或进行诈骗活动。

如何防范AI诈骗?

针对上述AI诈骗类型,检察官提醒广大民众务必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保持高度警惕:对待任何形式的转账指令或请求,尤其是涉及大额资金的,务必保持高度警惕,确保声音、视频的真实性。不要轻易相信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或电子邮件,尤其是那些要求提供个人敏感信息或进行资金操作的。

加强身份核实:在涉及金钱交易或敏感操作时,务必通过多种途径核实对方身份。“AI拟声”“AI换脸”包装作伪后的通话和视频虽然能逼真地模仿原始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但仍然存在破绽,例如眨眼频率过低、眼睛移动不协调、面部表情不自然、唇形不匹配、语句不连贯等。如果在与亲友视频语音沟通中发现上述异常,消费者应立即警觉起来。在无法确认对方身份时,应尽量避免转账操作。

谨慎分享个人信息:避免在互联网上过度暴露个人照片、声音、视频等敏感信息。要对需要录入个人信息的非正规软件特别警惕。在开启“定位服务”、输入“身份证号”或是录入“人脸识别信息”“指纹识别信息”等个人生物信息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妥善设置个人社交账户的浏览权限,不过度公开或分享涉及个人信息的动图、视频等,不轻易向陌生人开启手机屏幕共享。

利用科技手段防范:随着AI技术的发展,我们也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来防范诈骗。例如,安装可靠的安全防护软件,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使用专业的鉴别软件来分辨AI合成的视频等。

提高防范意识:深入学习了解AI诈骗的常见手法与特征,以提升自我辨别能力。对于所有可疑情况,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并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总之,AI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广大民众应加强防范意识,时刻警惕层出不穷的新型AI诈骗,让AI技术真正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而不是成为诈骗的帮凶。防骗之路,你我共在,共筑安全防线,共享智能生活!

来源:金台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