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雄惜美人,美人伴英雄”,听起来像老生常谈,但要是真把人和故事摆在我们眼前,滋味可就复杂了。这世界上有的人,活得风风火火、爱得轰轰烈烈,也有些情,云淡风轻、言语之外,却比轰动的更让人琢磨。提到张学良,说他风流,倒不如说他天生带点俏皮劲儿,自嘲一句“我好色似英
“英雄惜美人,美人伴英雄”,听起来像老生常谈,但要是真把人和故事摆在我们眼前,滋味可就复杂了。这世界上有的人,活得风风火火、爱得轰轰烈烈,也有些情,云淡风轻、言语之外,却比轰动的更让人琢磨。提到张学良,说他风流,倒不如说他天生带点俏皮劲儿,自嘲一句“我好色似英雄”,半真半假,谁又能分得清楚?不过,当年在民国舞厅里被公认的“美男子”,还真不是随口说说,那年头上海滩的太太小姐们,见了他怕是都要再多看一眼。
说到这儿,让我岔一句,民国那些年,真是传奇人物扎堆,小姐公子满街都是故事,有人的爱情写进诗,更多的激情、羁绊藏在日常里不动声色。就像宋美龄。别说女还须“自立”,她小提琴拉得好、英文口音地道,动笔画画游刃有余,回头又能在淑女圈里冷不防冒出一句俏皮话。她那一身气派,和后来在政坛上的镇定,大概早在哈同路的客厅就练出来了。六国语言、名媛圈里头一等的才艺,哪个小伙子不动心?
说起张学良和宋美龄的交情,当年不是在什么舞会上偶然碰头,而是在一次旅行社举办的慈善义卖里搭上的话。那天宋美龄穿着淡蓝旗袍,礼数周到,手一扬就是拍品推介;张学良在边上陪笑,临走还借口丢了帽子找宋美龄“帮忙”,俩人就这样话多起来。你说一见钟情吧,太浪漫了,可回头俩人还真经常一块出现,不光是酒会,还时不时结伴逛新世界,或者在外侨俱乐部聊上一晚上西洋画。旁人瞧着——一个少帅、一个三小姐,哪天没点风头?
但真要细说,他们当时身边都不缺人。宋美龄那会儿不仅大张三四岁,还已是蒋介石的夫人。张学良身边的赵四小姐,也是老少帅死后才敢在公开场合露脸的真爱。民国上海,各种八卦消息满天飞,张宋二人走得近,街头巷尾传言也就多,什么“暧昧”、“私情”,这种话少不了。可你要让我说,光凭一块出席宴会、聊几句情趣的事,就说他们真有什么,那民国那些聚会场合大概没人能干净了。
张学良其实挺能守规矩,除了嘴上常喜欢开玩笑,心里头知道什么事能碰,什么事不能越界。外头传他们关系不一般,好事之徒总是乐于添油加醋。可几件真事儿一琢磨,那味儿就不一样了。比如1933年,北平“反日”救亡活动如火如荼,宋美龄亲自到北戴河主持募捐,张学良也带头表态支持,却刻意避开单独与她共进晚餐。你说是巧合,倒不如说是有分寸。两人虽然气味相投,可一到关键时刻总会装作不熟,怕惹出不必要的猜测。
而真正能看出这段关系分寸的,还得回头看看1936年西安事变之前的朝野动荡。宋美龄,其实心思比谁都细腻,她替蒋介石顶了不少压力。那次不是她“飞奔西安”营救丈夫,而是宋美龄在香港遥控联系各方,调动中外记者掀起舆论战,让各路亲国民党的大佬都不敢随意主张武力。当时,张学良和宋美龄虽然私底下有点情分,但她并没有直接跑到西安“挺身而出”,反倒是用自己的影响力稳住了蒋介石亲信。天津那派人还在笑话“女人救人,实在不妥”,可谁又想到,事情最后扭转,都是她那几通电报起了大作用。
其实说到宋美龄对张学良的态度,最能说明她心思的时候,是后来的台湾岁月。蒋介石软禁张学良那阵,岛上高层中不少人真想“一劳永逸”。但宋美龄不会轻易放手,和蒋介石大吵一架不算,她还专门找到马家惠(蒋的秘书),递话说:“哪怕你们连夜送他走,我也必须在场。”据说当时全台湾的政要都觉得不可思议,一位夫人这样维护前朝少帅,简直像戏文里的“铁骨柔情”。其实旁人不太明白,他们这一辈子,未必真有什么不得了的纠缠,更多的是彼此欣赏、惺惺相惜,江湖味儿重,也许就像张学良后来说的,“夫人是我的贵人”。
再说当年张学良本人,也是敢作敢当。民国初年那会儿,上海法租界出了一档子事,几位“民国美男”在清晨晨跑被记者围堵,张学良指着宋美龄说:“美人有美事,英雄自有担当。”玩笑话里有点认真。其实他的人生大起大落,越过了多少红尘世事之后,反倒懂得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就像曾经在他日记里提到过,“若不是世事如此,我会追求她”。可惜时势造英雄,也造就了彼此间的距离。其实,对于这样的情分,外人很容易对号入座,张宋之间到底有没有那么一层关系,谁能说得准?
宋美龄后来写信一次又一次,张学良也不是不回应。两人信件里,有调侃、有安慰、有互相打气,也有段子似的玩笑。信里的宋美龄会聊到新购的小猫、最近喜欢的画家,偶尔吐槽政坛上的无聊事;张学良则会用两句英文打趣,说“maybe life is just a game,我们都是玩家”。这样的人,放在今天,就是“灵魂伴侣”那种。但终究,没传出更刺激的消息,信件再多,饭局再频繁,也没变成另一种身份,也许这才是民国故事里最真实的一面。
到了晚年,在台北寂寞日子里,宋美龄曾和熟人念叨:“我们这些人,终究还是负了汉卿。”这话要是外人听了,肯定要写文章分析好几天。我也琢磨,有时候一句无意间流露的遗憾,比千言万语都来得深。那世道下,友情、爱情、知己、权力,掺杂在一起,那种复杂劲不是一句“红颜知己”就能说清楚的。
说到这里,我心里其实没个定论。像张学良、宋美龄这样的人,活得鲜明,也活得小心。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许最妙的正是没被戳穿、没落俗套。感情这回事,谁都说不清;有时候,遗憾的地方,反倒成了最难忘的心事。倒也应了那句老话:“当时只道是寻常。”你说,他们后来回忆起彼此时,有没有半夜里长叹一声?我们这些看热闹的,多少还是想知道点“内幕”,只是有些答案,怕是永远只能留在故事里了——也算是人生的另一种风情吧。
来源:庭院里弄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