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人设塌了?改名、学历存疑,公司搬苏州理由被戳穿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8 17:15 1

摘要:接着网友又揪出他三处明显的“表演痕迹”:说公司交不起北京房租搬去苏州,可他年入不菲、员工年终奖都很丰厚,还因此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单,实在说不通;

现在网络查人有多厉害?张雪峰最近就因一笔5000万捐款彻底“出圈”,可这高调的善举没引来多少夸赞,反倒把他过往的老底全给网友扒了个底朝天。

先是证实了传闻里的细节:他原名不叫张雪峰,而是张子彪,改名据说是想“做人上人”,连“张雪峰”这个名字,还是从大学同寝室友那“借”来的;

更被郑州大学一位老师的16年言论实锤,当年他差38个学分没拿到学位证,学历根本不完整。

接着网友又揪出他三处明显的“表演痕迹”:说公司交不起北京房租搬去苏州,可他年入不菲、员工年终奖都很丰厚,还因此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单,实在说不通;

说要暂停直播,结果不到一周就“打脸”复出;身份更是混乱,一会称自己是清华教授,一会说研究生读北大,转头又改口是清华读研,可网友翻遍资料,连他一篇读研论文都没找到。

从情感角度讲,以前张雪峰是很多家长和学生眼里的“升学指路明灯”,可现在被扒出这么多前后矛盾的地方,大家心里难免犯嘀咕——这到底是真实的他,还是刻意营造的人设?

咱先捋捋张雪峰这波“人设崩塌”的节奏有多密集——先是5000万捐款引发关注,本是件攒口碑的事,结果网友顺着线索一挖,先扒出他的名字猫腻:他本名张子彪,并非一直叫张雪峰,有说法称他改名是为了图“做人上人”的好寓意,更有意思的是,“张雪峰”这个名字,竟被曝是当年大学同寝室友的名字,等于连名字都不是自己的“原创”。

紧接着,学历问题被郑州大学一位老师的16年前言论实锤。

这位老师早年间就提过,张雪峰当年在郑州大学读书时,差了38个学分没修够,最终没拿到学位证,也就是说,他常挂在嘴边的“大学学历”,其实是不完整的。

这一下就戳破了他过往营造的“高知”形象——毕竟他常年以“升学指导专家”自居,给学生和家长出谋划策,可自己的学历却有这么个“小尾巴”,难免让人质疑他的专业性。

更让网友不买账的是他那些前后矛盾的说法。

比如他曾公开说,因为北京房租太贵,公司承担不起,所以才把办公地点搬到苏州。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靠直播、讲座年入不菲,之前还晒过员工丰厚的年终奖,怎么会连房租都付不起?

更打脸的是,他的公司还曾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单,这理由听着就站不住脚。

还有“暂停直播”的戏码——他之前说因为身体不好、精力不够,要暂停直播好好调整,结果不到一周就悄悄复出,直播间里照样劲头十足地聊升学,这“打脸”速度让不少粉丝直呼“被骗了”。

最混乱的是他的身份表述,一会说自己是“清华教授”,被网友质疑后又改口“研究生读的北大”,没过多久再提时,又变成“在清华读的研”,可不管是清华还是北大,网友翻遍了两所学校的公开资料、论文库,都没找到任何和他相关的读研记录,等于这些“名校履历”全是空头支票。

这些事被一一扒出后,之前支持他的人开始动摇,有人说“本来觉得他说的升学建议挺实用,现在连名字、学历都有问题,谁知道他说的话还有几句是真的”;

也有人觉得“捐款是真的,5000万不是小数目,不能因为这些事就否定他做的好事”;还有人调侃“他这哪是‘升学专家’,分明是‘编剧’,编的故事比电视剧还精彩”。

现在张雪峰这事,网上吵得快分成两派了。

支持他的人说,不管名字、学历有没有争议,5000万捐款是真金白银捐出去的,比很多只会嘴炮的人强多了,而且他的升学建议确实帮到过不少学生,不能因为这点“小瑕疵”就一棍子打死;

可反对的人不买账,觉得“立身先立诚”,连名字、学历、履历都掺水分,那他给学生的建议又有多少可信度?毕竟家长和学生是冲着“专家”的身份信他的,现在人设塌了,谁还敢轻易听他的?

还有人纠结“捐款目的”——有人说他这是“用捐款洗白”,知道之前的老底快藏不住了,先扔出5000万转移注意力;但也有人反驳,就算是为了口碑,能拿出这么多钱做公益,也比那些赚了钱就揣进自己腰包的人强,至少钱确实帮到了需要的人。

更核心的争议点在“公众人物的诚信边界”——张雪峰作为靠“专业人设”吃饭的博主,名字、学历这些基础信息该不该如实说?

有人觉得,只要升学建议有用,这些“小节”不用太较真;

可也有人觉得,公众人物尤其是给年轻人指路的人,必须句句属实,连基本信息都造假,就是对信任他的人不负责任。

那问题来了:张雪峰捐了5000万,但过往履历有争议,你还会认可他的升学建议吗?

要是换成你,会更在意他做的好事,还是更介意他曾经的“不诚实”?大家身边有没有遇到过“人设和现实有差距”的人,你们是怎么看待这种差距的?不妨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天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