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记小时候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在清明时春游去烈士陵园扫墓,缅怀英雄烈士们,发扬爱国精神。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即将到来。
还记小时候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在清明时春游去烈士陵园扫墓,缅怀英雄烈士们,发扬爱国精神。
可现在的清明节都已经变成了踏青,以至于许多人都忘却了那些保家卫国的烈士们。
近日,一条关于在河南枯井内发现近百名烈士遗骸的视频引起不少人的关注,最小的年龄不满15岁,第二臼齿还没长出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3月31日,考古学家在河南一口废弃的枯井内,发现137具少年战士的遗骨。
年龄最小的不过14岁,最大的也才18岁,他们的身体还保持着战斗的姿势,手握生锈的步枪,他们没有棺椁,体内的子弹就是他们的遗物。
最让人揪心不已的是,他们的衣兜里还装着染着血的铅笔。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过核实,这些少年是88年前八路军“少年铁血团”的战士。
在1936年的一次突围战斗中,用自己的身体拖住了日本侵略者的进攻。
这137名年轻战士的故事是伟大的,也是残酷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像这个年龄段的青年,在抗日战争中有很多,他们还没来得及体验祖国的大好山河,就被送往战场。
直到人们发现他们的遗骸,才能想象出他们为保家卫国付出的努力和献出的生命。
每一个遗骸的背后,都是无法语言能够形容出来的痛苦和坚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尤其是101岁老人对他们的呼唤,于他而言,比起现如今的繁华昌盛,曾经亲眼目睹的作战过程更让他刻骨铭心。
站在枯井旁的他,看着满地的烈士遗骸,眼神中掩盖不住的悲痛,心里已经因悲伤而逆流成河。
他一声声哽咽的呼唤,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在提醒世人,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人们需要缅怀的不仅是这137具“无名英雄”,也要对那些曾经历过战争的幸存者们多加关心。
他们所经历的磨难和痛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战争给他们的内心带来的创伤更是无法用任何东西来代替的。
那些战场上看着平平无奇的人民子弟兵,却是后方平民最强有力的后盾和守护者。
他们为保国家和平不惜奉献自己鲜活的生命,他们的勇气和坚守,才是历史战争中最勇敢的楷模,更是如今和平时代的无可替代的守护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即便我们现在不用再经历像当初那样触目惊心的战争,但是抗日战争精神依然让我们无法忘怀。
这些战士所展示出来的坚守信念和牺牲精神,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位中华人民。
他们身上的大无畏、以及在战争中所展现出来的激昂精神是每一个人学习的对象。
只有将这些精神传承下来,才会让每一个心里更清楚的知道,能够有现在的繁荣昌盛是多么的不容易。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曾经为国征战的烈士们或许有些已经和土地融为一体。
不过他们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世人心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珍贵回忆。
站在枯井旁的每一个人,即便是年过百岁的老人也不例外,都用无比敬畏的姿态向他们深深的鞠躬,感恩他们的付出。
没有他们的鞠躬尽瘁,哪有我们的和平安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部分人,因为外卖配送时间慢,因为无偿加班而满腹牢骚的时候。
可以想象一下曾经在战场上还饿着肚子,不分昼夜的冲锋在前线时,谁又会替他们鸣不平?
14岁正是上学的年龄,可他们就要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担,不畏艰难的和敌人进行生死搏斗,那些井壁上的抓痕看起来是那么的触目惊心。
不是害怕而是心疼,当时他们该有多么的无助,多么的恐惧。
更让人心疼的是,在被发现之前的88年生活中,他们就这么静静的躺在废弃的枯井中,无人问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或许有些人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重新把他们挖出来,难道他们的付出和牺牲还不足以让国家给他们立碑以便祭奠吗?
对于那些每天只知道在网上冲浪的达人和不惜高价给主播送礼物的人们。
也应该匀出来一部分钱帮这些英雄验一下DNA,方便他们能顺利的找到家人,和家人团聚。
让他们的子孙后代可以在清明节的时候为他们上柱香,让他们知道还有后人在缅怀着他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尤其是哪位看起来不过14岁的少年,骨骼可能还没完全发育完善就像大人一样挑起大梁。
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不后退,咬牙坚持着,直到被子弹穿破胸膛牺牲了生命。
这些经历是现在坐在教室里,手捧着历史书苦读的孩子们,根本无法感受同身受的。
他们厌烦的苦闷学习生涯,正是这些英雄们当年渴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们用血淋淋的身躯奋起反抗,和敌人将斗争进行到底。
那些子弹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一个铁疙瘩,更是承载着英雄们鲜血的伤疤。
希望世人在看到这些之后,能够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美好幸福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口枯井的曝光,让人在见证了上百名英雄光荣史迹的同时。
也反映了当下社会中的许多不满足于现状人们的心。
尤其是那些不顾及历史耻辱的人,随波逐流穿着日本的和服在大街上四处游荡。
试问,在这个时候有没有想过你能拥有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身躯给换回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连日本人都年年拜鬼,可是我们的英雄呢,他们还没找回名字,家更是没有找到。
回想在电影《长津湖》中的战斗场景,刺激着每一个国人的中枢神经。
或许是因为现在的人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日子过的也逍遥自在,只有在亲眼目睹了抗日战争后,才能发现当时的场景是那么的残酷。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这还只是在电影里,还是在顾忌很多人心里感受,拍摄还算是含蓄。
然而这些“无名英雄”们,是真真切切的感受着战争中的每一个艰难时刻。
他们不能像我们一样,觉得残忍可以不看,而是无畏艰难的无克服每一个困难,和敌人将斗争进行到底。
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多年前战争场上的峥嵘岁月,也就没有现在的和平年代。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英雄虽已离去,但他们的精神永存世人心中。
希望他们能够早日回家。
信息来源:湖北日报2025.3.31发布
来源:扶汐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