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微塑料具有广泛的环境存在性和健康潜在性,而且能够吸附更多的污染物。
你家冰箱有没有塑料袋套起来的冻肉
你家橱柜有没有收集起来的各种塑料袋
你家阳台上有没有一排排的矿泉水瓶
就连外卖盒盒都不放过
被老母亲用于收纳各种豆子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塑料制品是否安全?
用了是不是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好吓人!
塑料竟然浸到骨头里
形容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深,我们总会说“已经深到骨子里了”。
谁能想到,这次“深入骨髓”的,竟然是微塑料。
作为一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微塑料具有广泛的环境存在性和健康潜在性,而且能够吸附更多的污染物。
就在今年12月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国家骨科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在《创新医学》(The Innovation Medicine)上发表了最新的研究结果。
太深奥,看不懂?
脑花儿帮你总结如下:
1、在人体的骨骼和骨骼肌中,都发现了微塑料。
2、不止是骨骼和骨骼肌里,在人的肺、肝、脾和肾脏等47个组织样本中,都发现了塑料污染。
3、中国研究团队最新研究也在人体血管、精液中发现了微塑料颗粒,发现率都是 100%。
微塑料对人体
究竟有没有害?
虽然我们不会直接吃塑料,但塑料的食品包装也会将大量的微塑料,通过呼吸和皮肤接触等方式,直接送入人体内部。
据估算,人均每周摄入大约2000个微塑料颗粒——相当于一张银行卡。
那么,微塑料到底对人体究竟有没有危害呢?
先说结论:暂时还不能确定。
不要怪脑花儿给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事实就是如此。
有些观点认为,绝大部分微塑料会随着人体的粪便、尿液、痰液等排泄物“一泻千里”。但不好的是,其中更为细小的部分微塑料颗粒,会沉积到肺部、胃肠等,从而进入血液循环中。
但好在,人体有重要的自清洁能力、有一系列代谢过程保驾护航,所以不必太过担心。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微塑料会影响微量营养素的吸收;增加肠道不适症状比如腹泻、直肠出血和腹部绞痛;塑料微粒还会刺破和摩擦器官壁诱发炎症。
不过,目前缺乏针对微塑料长期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人体内微塑料的长期积累和健康影响尚未得到充分评估。
这些让人分不清的“P”
都是啥意思
仔细看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塑料制品,比如矿泉水瓶上,都会印上相应的跟“P”有关的标识。
那么这些到底是啥子意思,脑花儿帮你们总结了。
1、PET——矿泉水瓶
不能装热水,也不能重复利用。加热到70度即变形,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锑。
2、HDPE——沐浴露瓶
密度高,在彻底清洗后,可重复使用。
3、V/PVC——保鲜膜、手套
可塑性好,热稳定性差,遇高温容易释放有害物质,不建议接触高温食品。
4、LDPE——保鲜膜、保鲜袋
不耐热,微波炉加热容易引起释放添加剂等。
5、PP——塑料杯、塑料饭盒
唯一可微波炉加热的塑料。
6、PS——泡面盒、快餐盒
遇高温会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7、OTHER(PC、Tritan)——奶瓶
不宜装开水,高温下容易释放双酚A。
总结下来就是,微波炉只能用PP,要装热水选PP或Tritan材质;其他的袋袋用来装垃圾就是了,瓶瓶捞给回收站的嬢嬢些嘛。
这些日用品可能都是
微塑料入侵的“凶手”
虽然我们目前不确定,微塑料到底有什么样的危害。
但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微塑料的摄入。想要减少微塑料的摄入,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1、少吃塑料包装外卖,也不要直接用塑料袋吃
大多数外卖都是用塑料盒或者塑料袋盛装食物,这些塑料制品都可能会让我们摄入更多的微塑料。
也别把塑料袋装的麻辣烫、米线等食物直接套在碗上吃,高温会让微塑料更多地溶解在食物中,在收到外卖之后应当尽快将食物倒入自己的餐具中。
2、少用塑料砧板
有研究人员分别在聚丙烯砧板和聚乙烯砧板上切胡萝卜,评估使用这两种塑料砧板时平均每个人的微塑料总接触量。
结果发现,二者均会使胡萝卜被微塑料污染。如果用塑料砧板,一个人每年可能接触到1450万~7190万个聚乙烯微塑料,而聚丙烯微塑料约为7940万个。
3、少用洗涤凝珠、片剂
有清洁作用的洗涤剂、消毒水都包含聚乙烯或聚丙烯等微塑料,与化妆品中禁用的微珠是同种物质。
所以,别图方便了,还是老老实实地用洗衣液吧。
4、少喝茶包
茶包袋本身可能添加了塑料,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在加热到95℃的水中浸泡一个茶袋,可能会在杯子里释放出大约116亿个微塑料颗粒。
5、不粘锅出现划痕后尽量不要再用
几毫米的不粘锅划痕就能释放出大量微塑料。破损的涂层可能导致释放2300000个微塑料和纳米塑料,表面裂缝可能会留下大约9100个塑料颗粒。
本文内容参考:
①《人体 100% 发现微塑料,中国最新研究:连骨头都有了!到底有没有危害?》.丁香园 2024-12-10
②《你喝的水里有“微塑料”,对人体有害!但 1 个超简单步骤能去除》.科普中国 2024-4-07
来源:熊猫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