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 追光不止 七秩匠心 执梦行远——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校70周年发展成就巡礼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1 13:59 1

摘要:七十载岁月流金,七十载匠心逐梦。适逢“十四五”规划决胜收官,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三年上台阶”实现的重要时刻,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建校70周年,那些刻在每一个工职人心中的印记恍若一颗颗闪耀的明星,在这一刻熠熠生辉,灼灼其华。

七十载岁月流金,七十载匠心逐梦。适逢“十四五”规划决胜收官,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三年上台阶”实现的重要时刻,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建校70周年,那些刻在每一个工职人心中的印记恍若一颗颗闪耀的明星,在这一刻熠熠生辉,灼灼其华。

传承中华文化,扎根云岭沃土,致力培养云南钢铁及工业技能人才,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为学生成长赋能、为社会发展增值”为办学理念,发挥“校企一体、铸钢铸才”办学特色和优势,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现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学历教育和职工培训方面铺就了一条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发展之路,至今已累计为社会、企业培养了17万余名技术技能和管理人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了工职力量。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栉风沐雨 赓续红色血脉

穿越历史烟云,回首七秩芳华。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始终与昆钢的发展同频共振、相伴相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单一到多元的演变过程。“当时学校的条件很差,缺乏课桌椅、缺乏实验室仪器设备,都是我们的师生一起动手自己制作,这是一段艰苦创业的历史性突破。”建校伊始,物资匮乏,创业维艰,几多波折,广大师生无私奉献、从未言弃,以不计得失、团结奋进的担当精神,艰苦创业,探索前进,主动适应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筑牢学校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一体两翼”的强国兴工之基。

是执着,是信仰,鞭策着工职人前行的脚步;是坚守,是团结,为学校发展注入了精神力量;是创新,是改革,为教育事业腾飞提供了不竭动能。学校前身是设立于1955年的昆钢职工业余大学,在历经与1951年成立的昆钢幼教中心、1959年成立的昆钢党校、1964年开办的昆钢技工学校、1982年成立的昆钢职业技能培训中心、1985年成立的昆明钢铁公司职工大学和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昆钢分校的管理整合后,2002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昆钢职工大学改制组建为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此学校正式开启了以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主动服务经济社会的职业教育新纪元。从“企业职工培训”到全国“双高”建设院校;从初期只有企业职工培训学员,到现在近15000名高职在校学生的招生规模,经过70年的办学实践,工职院凸显出不可替代的鲜明特色和优势,开辟了高质量发展的广阔空间。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学校发展到今天,是几代领导和全体教职工努力的结果,是有党的领导和昆钢公司的大力支持。”校史馆内,那一张张泛黄的历史图片、文献史料,深深激励着每一代工职人。虽几度变迁, 数次易名,仍初心不变、底色愈显。70年来,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 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办学、兴校、育人的政治保证和力量源泉,传承职业教育办学历程中凝结的红色血脉,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价值追求,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有效融合,不断推动学校发展进入新天地,真正带动基层党建全面开花。

学校党委紧扣党在不同时期中心工作,做到“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争当党的创新理论和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学习的“大本营”、研究的“急先锋”、宣传的“播种机”、贯彻的“生力军”,强化组织育人,确保党的全面领导体现在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全过程。在2021年,学校党委被授予云南省国资委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这是省内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9个党支部坚如堡垒,262名党员率先垂范,4683名职工群众、团员青年、妇女同胞跟党奋斗、向党看齐,让鲜红党旗始终在教育教学一线高高飘扬,凝聚起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育人成效不断凸显,近年来学校在党建、思政、群团建设工作获国家级、省级以上表彰27项,其他各级荣誉50余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等成果和典型案例在学习强国、经济网、中国网、中国冶金报、云南政协报、云南电视台、掌上春城多个省级和国家级媒体中频频亮相。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璀璨工职 共享硕果盈枝

2019年,全国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学校(简称“双高计划”)启动,致力于舞动起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龙头”,引领带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新一轮改革发展。“双高计划”横空出世,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学校。学校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为引领,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12349”高质量发展战略,专业对接产业更加紧密,支撑区域经济和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认可度大幅提升,2024年,国家“双高计划”941项关于学校和专业群的建设任务达标完成率100%,并顺利通过项目验收评估。2021年,学校又成为首批云南省“双高计划”建设院校,持续在奋力实现办学水平大提升、办学质量大提高、学校发展大跨越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乘职业教育发展东风,学校发挥“校企一体”的特色优势,主动与政府、行业、企业开展深入合作,签订校政行企合作协议,牵头成立区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及现代物流发展研究中心、现代物流产业人才培养培训中心和物流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学校在企业成立人才培养基地,企业在学校成立职工培训基地,聚焦多种资源开展人才培养,从“一体两翼”到“三架齐驱”,开创了“政府搭台、学校育人、企业用才”三位一体产教融合新模式,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实现了学校发展、企业发展和区域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近年来,学校主导成立3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加入国家级、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52个,参与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4个,牵头组建了云南工业职业教育集团、云南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集团(联盟)。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共建、共享、共育优势的不断扩大,成为学校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开展校企合作,为中国工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的点睛之笔。作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 学校积极推进学徒制,探索国企办学独特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目前,现代学徒制已推广到25个专业, 招收9944名学徒, 长期合作单位100多个, 聘用企业师傅268人,培养学徒超过在校生的15%;《“三区四化六融合”国企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荣获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注意这里,流程记清楚,技术看仔细,我们再来一次。”反复地练习、不停精进,这是学校老师指导参赛学生的备赛常态。学校依托校企深度融合得天独厚的实习实训条件,建成校内实训室103个,虚拟仿真实训室10个,教学科研设备8259台,价值 10959 万元;建成国家级、省级示范实习实训教学基地20个,为学生技能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教师在实习实训、技能竞赛过程中做“德优技高”的表率,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助力学生人人出彩。近十年,学校师生代表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获国家级、省级以上奖项251项。近两年,2名优秀毕业生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学校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两年获评的高职院校。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专业建设和科研能力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类型和特点,关系到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程度和水平。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专业动态调整管理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学校现设12个专业大类,共59个专业,其中理工类专业服务云南省12个重点产业,专业占比68.5%,为产业强省、制造强国所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有效支撑。继2019年物流管理专业群入围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后,学校构建了“三高五优”专业群建设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2024年,学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与云南财经大学实施“3+2”高本贯通培养试点并正式招生,开启了高职本科办学新层次。着眼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协同创新,服务于地方经济与就业导向,学校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4项,地厅级项目153项, 国家级学会项目2项, 自主培育校级项目231项,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达到60篇。学校建成了“管道运输应用技术研发”和“工业机器人研发及推广”2个国家级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获得各类专利和著作权96项。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高才绝学,名师荟萃。学校多措并举,引进高层次人才、招募银龄教师,选聘产业导师,建立内训师人才库,培养骨干教师,充分激发和释放师资队伍的潜能、动能、智能和才能。现有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80%,在省内高职院校中遥遥领先;具备高级职称人员占教职工总数的44.3%。学校拥有全国技术能手、云南省最美教师、教学名师、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等国家级、省级人才称号教师14人。他们扎根工职,矢志教育,全心全意当好学生坚定信念、锤炼品格、学习知识、严守纪律、奉献国家的引路人。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昆钢公司的一面旗帜。”这是昆钢公司领导到学校调研时对学校服务企业和社会作出的极高评价。一直以来,学校作为昆钢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紧密贴合企业及产业需求,按照“职业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定位,面向企业职工、社会公众、校内学生开展多层次的职业培训、鉴定及考试,年均培训2万人次,培训服务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以高质量的社会培训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学校获批全国首批冶金行业职业能力自主评价站资质、云南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177站点等多种资质。

在全球化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变化,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不断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作为首批院校加入中国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职业教育联盟,已连续三届担任常务理事单位;主动打开国际合作新局面,获老挝教育与体育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授予的“老挝职业标准开发优秀建设单位”称号;扩展国际影响力,秉持“教随产出,产教同行”理念,积极探索毕业生海外就业新渠道,百余名毕业生前往南亚、东南亚国家稳定就业,毕业生综合素质获外方企业高度评价。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困难从来不能阻挡“工职人”锐意进取的脚步,风霜也从不曾磨灭工职人的风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征程中,工职人抢抓机遇、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未止步。

厚积薄发 逐梦再启新篇

七十年,是时间的刻度,更是奋斗的标尺。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承前启后、薪火相传中,完成了一次次的跨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作为国家首批“双高计划”建设学校、云南省首批“双高计划”建设学校,这所底蕴深厚的高等职业学校,将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纪元。

躬逢伟大时代,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匠心为笔、以实干为墨,主动对接教育强国战略和云南省发展战略,有效支撑和服务省域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校企一体”办学优势。以“四新目标”为统领,以“九大工程建设”为载体,以“双高”建设为驱动,不断扩大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共育优势,聚力赋能新质生产力,持续提高综合办学能力。此刻,你我皆是工职精神的续写者,竭力在红土高原书写下“庠序有匠”的职教史诗,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唐琳琳 韩倩)

来源:云南网信办代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