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大类资产回顾。9月5日当周,全球股市涨跌不一,A股创业板、恒生指数、纳指涨幅居前;主要商品期货中黄金收涨,原油、铝、铜收跌;美元指数小幅下跌,欧元、日元升值,人民币小幅贬值。1)权益方面:创业板指 >恒生指数 >纳指 >日经225 >标普500 >恒生科技
证券分析师:
邮箱:liusj@longone.com.cn
// 重点推荐 //
▌1.黄金价格突破新高,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之下建议科技、消费、有色等板块——资产配置周报(2025/09/01-2025/09/05)
证券分析师:王鸿行,执业证书编号:S0630522050001
证券分析师:谢建斌,执业证书编号:S0630522020001
证券分析师:刘思佳,执业证书编号:S0630516080002
证券分析师:张季恺,执业证书编号:S0630521110001
联系人:陈伟业,cwy@longone.com.cn
投资要点
全球大类资产回顾。9月5日当周,全球股市涨跌不一,A股创业板、恒生指数、纳指涨幅居前;主要商品期货中黄金收涨,原油、铝、铜收跌;美元指数小幅下跌,欧元、日元升值,人民币小幅贬值。1)权益方面:创业板指 >恒生指数 >纳指 >日经225 >标普500 >恒生科技指数 >英国富时100 >道指 >法国CAC40 >沪深300指数 >深证成指 >上证指数 >德国DAX30 >科创50。2)美国就业数据走弱的影响下,降息预期进一步强化,黄金明显上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超预期以及市场计价OPEC+可能有新一轮的增产计划,原油价格当周明显回落。3)工业品期货: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下跌,炼焦煤小幅上涨,螺纹钢、混凝土、水泥小幅回落;高炉开工率当周小幅下跌;乘用车日均零售6.30万辆,环比上涨17.6%,同比上涨3.00%;BDI环比下跌2.3%。4)国内利率债收益率涨跌不一,全周中债1Y国债收益率上涨2.61BP至1.3959%,10Y国债收益率下跌1.19BP收至1.8260%。5)美债收益率回落。2Y美债收益率当周下行8BP至3.51%,10Y美债收益率下行13BP至4.10%。6)美元指数收于97.7336,周下跌0.12%;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贬值0.06%。
国内权益市场。9月5日当周,风格方面,消费 >周期 >成长 >金融,日均成交额为25696亿元(前值29538亿元)。申万一级行业中,共有9个行业上涨,22个行业下跌。其中,涨幅靠前的行业为电力设备(+7.39%)、综合(+5.38%)、有色金属(+2.12%);跌幅靠前的行业为国防军工(-10.25%)、计算机(-7.27%)、非银金融(-4.96%)。
黄金价格突破新高,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之下建议科技、消费、有色等板块。在弱美元、央行购金、全球黄金ETF连续三月资金净流入等数据共同推动下,黄金近期表现亮眼;加之美国8月份的就业报告远低于预期,黄金价格升至新高。由于就业数据走弱,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压低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标普最近的PIM调查显示,全球商业活动连续第四个月加速,主要推动力来自于金融服务和科技。我们认为全球风险偏好仍然增加,且欧洲30年长债仍存压力,看好国内权益市场的长期配置价值;本轮国内权益市场的上涨的科技主线不变,经济好转背景下建议增配消费板块;美联储在预防衰退的降息背景下,预计工业品价格仍有压力,有色行业尤其是稀土和黄金板块受商品价格支撑且业绩兑现程度高,建议重点配置。
利率与人民币汇率。流动性方面,跨月扰动结束,周内短期流动性重回宽裕。政府融资明显下降、同业存单融资力度上升,也对流动性形成支撑。央行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净回笼。全周短期资金利率回落至年内低位,同业存单收益率从低位收敛。当前宏观基本面仍需要低利率环境支撑,央行支持性态度明确,流动性预计仍将保持宽裕。利率债方面,8月PMI数据反映出经济在政策推动和季节性因素消退后的局部修复迹象,但整体复苏仍显温和,需求端压力依然存在。短期内债市收益率“上有顶”(受宏观基本面约束)、“下有底”(受货币政策节奏与股债跷跷板效应约束)的格局或难打破,震荡行情有望延续。美债方面,周内数据(如职位空缺、非农、初请失业金人数)一致显示劳动力市场冷却,强化了“软着陆”转向“衰退担忧”的市场叙事,美国债市收益率应声回落。人民币方面,国内资本市场走强以及中美利差收窄预期等多重因素为人民币提供有力支撑,周内人民币保持年内高位。我们认为人民币仍将受内外因素支撑。
风险提示:周度基金仓位为预估,存在偏差风险;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国内价格走弱的影响等。
▌2.非农再次不及预期,市场或过渡为衰退交易——海外观察:美国2025年8月非农数据
证券分析师:刘思佳,执业证书编号:S0630516080002
联系人:邓尧天,dytian@longone.com.cn
投资要点
事件:当地时间9月5日,美国劳工局公布2025年8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美国8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新增2.2万人,预期7.5万人,7月数据由新增7.3万人小幅上修至7.9万人,6月由新增1.4万人下修至减少1.3万人。8月失业率从前值4.2%抬升至4.3%。
核心观点:美国8月非农就业新增2.2万人,不及预期的一半,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就业新增双双回落。私人部门由前值新增7.7万人下降至3.8万人,其中生产部门延续疲软态势,当月就业减少2.5万人,为连续第4个月就业净减少;服务部门由前值新增8.5万人下降至6.3万人。然而时薪增速方面似乎并没有放缓迹象,8月生产和服务部门时薪环比增速分别为0.4%和0.3%。失业率连续两个月上行,8月提高0.1个百分点至4.3%,为2021年11月以来最高值。整体来看,美国8月就业市场延续快速降温趋势,虽时薪增速保持强劲,但如同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所说“阻止就业风险爆发”俨然成为美联储需要解决的第一要务。8月非农数据出炉后,9月降息50bp的预期浮出水面,概率为11%;黄金上涨,美债收益率下跌,美元指数下跌,美股高开回落收跌。
8月生产部门就业全线恶化。生产部门就业由前值减少0.8万人下滑至减少2.5万人,其中制造业就业市场情况尤为严峻,当月就业减少1.2万人,前值减少0.2万人;耐用品制造业为主要拖累项,就业数据由前值新增0.5万人转为减少1.9万人。对生产部门企业而言,面临着受关税推高的原料价格、美国收缩的需求市场、强行回流至美国本土的贫乏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型劳动力的供需不对称,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了美国生产部门当前一蹶不振的情况。
服务部门虽仍是就业主要贡献,但较前值同样走弱。服务部门就业由前值新增8.5万人下滑至6.3万人。其中教育和保健就业新增下滑严重,由前值新增7.7万人回落至4.6万人。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和租赁部门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就业净减少,在8月转为新增0.29万人,这表明了在市场降息预期加强的背景下,住房市场触底反弹的迹象。休闲和住宿部门为主要支撑项,由前值新增0.6万人大幅升高至2.8万人,其中艺术和娱乐就业由前值减少0.33万人转为新增1.43万人,主要受暑期季节性影响,其中或有大量暑期兼职统计存在。
政府部门就业延续走弱态势。政府部门就业8月由前值新增0.2万人下降至减少1.6万人。其中,联邦政府保持裁员节奏,由前值减少1.0万人下滑至减少1.5万人;州政府就业由前值减少0.5万人下降至减少1.3万人;地方政府就业则保持温和增长的态势,由前值新增1.7万人小幅回落至1.2万人。
失业率至4.3%,移民流出数据出现缓和态势。U3失业率由前值4.2%上升至4.3%,为2021年11月首次超出4.2%水平;U6失业率则回升0.2个百分点至8.1%,侧面佐证了我们上述所说的“暑期季节性影响导致兼职增加的情况”。分结构来看,8月非自愿性失业比重出现反弹迹象,由前值46.3%上升至47.1%。劳动参与率当月上升0.1个百分点至62.3%。值得注意的是,移民人数和移民就业均在8月止跌回稳,其或在兼职数据和劳动参与率上提供了支撑。
时薪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服务部门有形成“工资-通胀螺旋”的风险。8月私人部门整体时薪环比增速保持在0.3%,其中就业萎靡的生产部门时薪增速却呈现加速态势,由前值0.2%上升至0.4%,或是由于美国生产部门存在“技术型劳动力的供需不对称”的情况。服务部门时薪增速依然保持在0.3%,其中公用事业时薪增速由前值0.0%大幅提高至1.2%;休闲娱乐部门时薪方面同样受暑期影响,由前值0.3%上升至0.4%。同时,我们对不同部门的时薪和通胀进行拟合,发现服务部门自2024年11月(2024年首次降息之后的两个月)以来已经有“工资-通胀螺旋”形成的初步迹象,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美联储9月50bp降息的最大掣肘。
市场由降息预期交易过渡为衰退交易。美国8月非农数据出炉后,市场反应颇为微妙:黄金上涨,美元指数下跌,美股高开后收跌,前端2年期美债收益率最低探及到3.46%位置,后回升至3.51%;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幅度超前端利率——收益率曲线呈现牛平形态变化。以上种种,或表明市场由最初的降息预期交易转变为衰退交易。我们认为现有数据显示美国的确正在经历一次基本面的恶化,而非暂时的冲击。CME显示9月降息25bp概率为89%,降息50bp概率升高至11%,如上,市场定价9月降息概率已经是100%必然事件。整体来看,美国8月就业市场延续快速降温趋势,虽时薪增速保持强劲,但如同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所说“阻止就业风险爆发”俨然成为美联储需要解决的第一要务。考虑到2024年9月超预期的50bp降息带来的再通胀爆发,我们认为美联储今年9月或选择谨慎的25bp降息路径。
风险提示:美国通胀上行超预期,美联储独立性问题再次受到挑战。
▌3.今创集团:把握行业机遇,盈利成长亮眼——公司简评报告
证券分析师:王敏君,执业证书编号:S0630522040002,wmj@longone.com.cn
投资要点
事件:2025H1公司实现营收25.12亿元,同比增长28.04%;归母净利润为3.67亿元,同比增长149.29%。2025Q2营收为14.25亿元,同比增长32.97%;归母净利润为2.18亿元,同比上升109.65%。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
公司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可覆盖多元化需求。今创集团目前产品体系包括轨道交通车辆配套的行车安全系统、智能控制系统、车身联接系统、旅客界面系统、运维保障系统产品,涵盖电气及网络控制、驾驶操控台、电池箱总成、贯通道风挡、内饰、车门等千余个细分品类。公司具备动车组、城轨车辆内装产品从整体设计、生产到交付、维保的总包服务能力,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轨道交通行业整体景气度提升。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攀升。今年1-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0亿元,同比增长5.6%,延续去年的向好态势。从实际出行需求看,今年以来国内旅客需求旺盛,1-7月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26.91亿人,同比增长6.7%。8月19日,国铁集团发布2025年第二批高速动车组招标公告,本次招标共计210标准组,为近年较大规模的复兴号招标,后续或有望带动轨交车辆配套产品需求。
公司推动产品升级换代,费用控制已有成效。今年上半年公司推进研发课题16项,推出升降式高铁站台门、BRT半高门、新一代塞拉门等新品,持续丰富产品矩阵。通过产品技术升级、成本精益管理,2025H1毛利率达到29.50%,较上年同期显著提升。公司加强费用控制,销售/管理/研发费用金额均同比下降;此外,汇兑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整体看,公司盈利能力增强,2025H1销售净利率为14.68%。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现金流显著改善。据半年报,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末的43.59%降至38.17%。存货为15.79亿元,较上年期末下降。存货中,发出商品为8.28亿元。2025H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1.93亿元,实现由负转正,主要因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整体看,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32亿元。
投资建议:通过深耕主业、创新驱动,今创集团有望充分受益于新车采购放量、维保市场发展及政策红利释放。凭借技术壁垒与全品类布局,长期来看,公司有望强化在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领域的优势。同时,考虑到行业的周期性因素,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1亿元、5.87亿元、6.6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0元、0.75元、0.85元,对应PE为18X/17X/15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和产业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汇率风险、股权投资及投资收益风险。
▌4.本土芯片替代加速,国内云厂商AI算力投资持续增长——半导体行业8月份月报
证券分析师:方霁,执业证书编号:S0630523060001
联系人:董经纬,djwei@longone.com.cn
投资要点:
2025年8月总结与9月观点展望:8月份半导体行业持续回暖,价格涨幅扩大,关注AI算力、AIOT、半导体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等结构性机会。8月份全球半导体需求持续改善,PC、平板保持小幅增长,TWS耳机、可穿戴腕式设备、智能家居快速增长,AI服务器与新能源车保持高速增长,需求在9月或将继续复苏;供给端看,尽管短期供给仍相对充裕,企业库存水位较高,但整体价格仍大多上涨,预计9月供需格局将继续向好。根据中报,A股部分半导体厂商业绩显著增长;国内头部云厂商云业务贡献显著,资本开支仍不断上行; AI概念仍是长期投资力度较大、创新较多的领域,建议保持关注;中美关税政策有一定程度的缓和,但在部分技术密集型领域(如AI芯片、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等)美国政策仍或保持高压,H20解禁后因安全风险被网信办约谈,后英伟达宣布停产H20,长期半导体国产化有望继续加速,建议逢低关注细分板块龙头标的。
8月电子板块涨跌幅为24.79%,半导体板块涨跌幅为27.22%;8月底半导体估值处于历史5年分位数来看,PE为96.53%,PB为67.95%。申万31个行业中,申万电子行业涨跌幅为24.79%,其中半导体涨跌幅为27.22%,同期沪深300涨跌幅为10.33%。当前半导体在历史5年与10年分位数来看,PE分别是96.53%、85.63%,PS分别是91.91%、94.44%,PB分别是67.95%、81.58%。
8月半导体整体价格涨幅扩大,需求持续回暖,9月份需求或将进一步复苏。全球半导体6月份销售额同比为19.58%,2025年1-6月累计同比为19.21%,体现出需求端的整体复苏。以存储价格为例,8月存储模组价格整体涨跌幅区间为-1.69%-10.22%;存储芯片DRAM和NAND FLASH的价格涨跌幅区间为-5.14%-14.70%,DRAM价格整体高位震荡。从全球龙头企业看,2025Q2整体库存依然维持近几年高位,周转天数略微减少。供给端看,日本半导体设备7月出货额同比增长18.6%,1-7月累计出货额同比增长19.76%,或表示1-2年产能扩展较为积极。2025Q2晶圆价格同环比有所上涨,产能利用率维持较高水平,但整体相对充裕。
半导体下游需求中TWS耳机、可穿戴腕式设备、AI服务器、新能源车需求复苏较好,2025Q2除手机复苏较平缓外,整体需求逐步向好。全球半导体下游需求中手机、PC、平板、汽车、服务器、智能穿戴等占据80%以上,下游电子产品的销售会影响上游半导体的需求变化。2025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为1.03%,中国大陆智能手机6月出货量同比为-9.29%,1-6月累计同比为-3.89%;2025Q2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为6.54%,全球平板出货量同比为15.38%;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6月份同比为25.21%,1-6月累计同比为25.00%,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月份同比为26.69%,1-6月累计同比为40.30%。
英伟达停产H20芯片,2025Q2中国地区营收同比下降24.49%;深度求索发布DeepSeek-V3.1,推出UE8M0 FP8,国产替代有望加速;中国云厂商业绩亮眼,资本开支持续上行,长期布局AI算力建设。(1)近日,英伟达宣布停止H20芯片的生产,原因包括中国企业在安全风险未解决前暂停采购,以及本土厂商已能提供性能相当甚至更优的替代产品。2025Q2英伟达中国区营收仅27.69亿美元,同比下降24.49%,主要原因可能由于未出售H20芯片。深度求索近期发布DeepSeek-V3.1,并表示UE8M0 FP8是即将推出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相比FP16可节省一半的算力、显存容量及通信带宽,有助于提升计算效率并降低部署成本。目前,寒武纪思元590、华为昇腾芯片Ascend 910D等产品均已适配该类模型。(2)近期,国内头部云厂商发布Q2财报,具体来看1)阿里实现营收2476.52亿元,同比增长1.82%;净利润达441.1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0.87%;其中云计算和互联网基础设施业务营收达33.98亿元,占总营收的13.49%,同比增长25.80%。资本开支386.8亿元,同比增长220%,资金将重点用于算力中心建设、基础模型平台开发以及推动各项业务的AI化转型,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云服务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实力。2)腾讯Q2营收达到1845.04亿元,同比增长14.52%,实现净利润556.28亿元,同比增长16.79%,环比增长16.33%。资本开支方面,腾讯Q2资本开支191.1亿元,同比增长119%,主要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等底层基础设施的建设,为AI相关的训练和迭代储备了大量算力资源。
投资建议:行业需求在缓慢复苏,价格有所回暖;海外压力下自主可控力度依然在不断加大,可逢低缓慢布局。建议关注:(1)受益海内外需求强劲AIOT领域的乐鑫科技、恒玄科技、瑞芯微、中科蓝讯、炬芯科技、全志科技。(2)AI创新驱动板块,算力芯片关注寒武纪、海光信息、龙芯中科、澜起科技,光器件关注源杰科技、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天孚通信。(3)上游供应链国产替代预期的半导体设备、零组件、材料产业,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华海清科、盛美上海、富创精密、新莱应材、中船特气、华特气体、安集科技、鼎龙股份、晶瑞电材。(4)汽车电子受益于新能源车高增长与国产化机遇的板块。关注功率板块的新洁能、扬杰科技、斯达半导、宏微科技;MCU市场的国芯科技、兆易创新等;CIS的韦尔股份、思特威、格科微;存储的北京君正、江波龙、佰维存储;模拟芯片的圣邦股份、思瑞浦、纳芯微等。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风险;(2)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风险;(3)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 财经新闻 //
1.欧元区第二季度GDP修正值同比增1.5%,预期增1.4%
欧元区第二季度GDP修正值同比增1.5%,预期增1.4%,初值增1.4%;环比增0.1%,预期增0.1%,初值增0.1%。
2.美国总统特朗普豁免多个关键领域商品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从全球国别关税中豁免金条及石墨、钨、铀等金属产品,同时将硅酮产品纳入征税范围。根据美国政府9月5日发布的行政令,这项关税调整将于9月8日生效。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正对一系列矿产品予以取消或者豁免,其中重点包括用于航空航天、消费电子、医疗器械及其他技术领域的关键材料。
3.深圳进一步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措施
9月5日晚间,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印发通知,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其中提出,符合本市商品住房购买条件的居民家庭,在罗湖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不限套数。在盐田区、大鹏新区购买商品住房,不再审核购房资格。优化调整个人住房信贷政策,在利率定价机制安排方面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
4.8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9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222亿美元,较7月末上升299亿美元,升幅为0.91%。2025年8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央行公布数据显示,中国8月末黄金储备7402万盎司,7月末黄金储备报7396万盎司,为连续第10个月增持黄金。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