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突然当众脱衣服,竟因……近期门诊量增多!福建医生: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患病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1 14:53 1

摘要: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神经精神病医院精神科陈明森副主任医师曾接诊过一个家住福建山区的黄女士(化名),她曾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病情稳定后,黄女士就擅自停了药。

俗语说:

“菜花黄,人发狂”,

每年3月至5月,

精神类疾病门诊量显著攀升。

春季悄然成为

心理健康的"高危季节",

有人半夜疯狂网上购物,

还有人在公众场合脱衣解裤

……

一块狗肉引发的 “狂躁夜曲”

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神经精神病医院精神科陈明森副主任医师曾接诊过一个家住福建山区的黄女士(化名),她曾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病情稳定后,黄女士就擅自停了药。

春天到了,山区有吃狗肉的习惯,黄女士没忍住诱惑尝了一块,没曾想当天晚上就复发了。“真的就一块啊,她唱了一晚上的歌,一宿不睡觉,我都还没说她,她先和我吵架。”黄女士的丈夫无奈地说。不仅如此,第二天一大早,黄女士还跑镇里采购了很多物品,并陆续在网上下单买了一堆东西。

没办法了,丈夫只能带她来复诊。

“狗肉性热,黄女士可能是因为吃了后诱发了疾病。像她这样的病人并不少见,每年这个时节都能收治很多幻想自己‘一夜暴富’,拼命买买买,家中快递堆积如山,甚至拆快递弄伤了手的患者。”陈明森表示。

网络图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为躁郁症)相比抑郁症、焦虑症,对大众来说比较陌生,其实,这是一种自杀率极高的心理疾病,好发于年轻群体。但由于社会对于该病认知率低,常常觉得是患者“任性”,直到患者企图自杀才被发现。

“简单来说就是又抑郁又躁狂,情绪如同过山车,时而情绪高涨,觉得自己天下无敌;时而消沉沮丧,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经常会在这种情绪的两极之间摇摆。”陈明森解释。

历史上有不少名人都患有该病,如梵高、贝多芬、海明威等,因此这种病也曾被称为“天才病”。“但其实,更多的是普通人患病。”陈明森表示。

中国精神健康调查显示,我国双相情感障碍的终生患病率达0.6%,且有上升趋势,不容小觑。

春日里肆虐的 “分裂之殇”

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神经精神病医院精神科黄少雅副主任医师表示,每到春季,约有90%的病人都是患精神分裂症或双相情感障碍,且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的比例甚至超过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研究显示,精神类疾病之所以在春季高发,与气候波动,褪黑素分泌量减少,人体基础代谢率增高有关。此外,新一年的年度目标,学习压力,这些无形中也增加了人们的焦虑情绪。

“精神分裂症除了可能如双相情感障碍那样的兴奋妄想外,还可能表现为思维凌乱、行为不协调等。”黄少雅表示。

黄少雅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曾接诊过一位患有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年轻女孩。她是一名学艺术的大学生。原本文质彬彬的她,患病后哭笑无常,会哭着讲笑话,言语逻辑混乱,问东答西,甚至在公众场合脱衣解裤。她有时看到异性,会突然凑得很近,一度被同学视为洪水猛兽。

黄少雅表示,精神分裂症本身就属于易复发疾病。首发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在五年内的复发概率高达80%。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多发生在春季。

网络图

一般来说,发病前患者会出现一些特征。比如睡眠质量会明显下降,情绪变得暴躁,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可能会表现出焦虑、易怒等症状,生活习惯也变得邋遢,与平常性情大不相同。如果家属发现异常,应及时带来就诊,看看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者安排住院治疗。

如果在出现发病征兆时,及时调整用药和生活习惯,有些病人的病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由于精神类疾病具有高复发性,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规律服药进行治疗。患者发病与服药情况密切相关,按时服药,发病症状或许会减轻,发病概率也会降低。

然而,精神和心理疾病患者往往有着强烈的 “病耻感”。他们会自我 “污名化”,表现出自卑、自责,认为自己没用、丢脸,将自身的精神或心理疾病视为一种 “耻辱”,难以向外界诉说。

再加上社会给他们贴上了 “脆弱”“疯子” 等标签,使得精神和心理疾病患者仿佛在社会中低人一等,而他们自己也接受了这种观念,进而出现隐瞒病情、拒绝就医等消极行为,最终错过最佳诊疗时机,延误治疗。即便接受治疗,病情稍有好转就想摆脱药物,导致治疗依从性差,疾病反复发作。

消除精神疾病的病耻感,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跋涉。消除病耻感的良方便是爱与接纳。患者需鼓起勇气,迈出自我和解的第一步,在规范治疗中慢慢重建内心秩序;家人在旁搀扶,用耐心与爱驱散患者心中的恐惧与自卑。

同时,家属应帮助建立家庭情绪日志,记录患者睡眠、用药等关键指标,构建早期预警系统,给予实际的支持和恰当的情绪价值;社会大众也应打开心门,以接纳的姿态让患者重归正常生活。

当个人、家庭与

社会的力量汇聚,

那曾经困住患者的 “病耻枷锁”

将逐渐松动。

终有一日,

在春日的暖阳下,

每一位患者都能坦然面对自己,

自由呼吸,

让心灵重新焕发生机,

融入这美好的世界,

开启崭新人生篇章。

知识多一点

据悉,根据国家卫健委统一部署,福建省九地市心理援助热线现已全部接入“12356”短号,并设立20个热线座席。市民可直接拨打定援助热线,获得专业心理咨询服务。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刘伟芳

通讯员:林佳荔

来源:福建卫生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