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金九银十”,活跃比成交更重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8 16:43 1

摘要:从政策的逐步松动,到市场的冷热分化,再到购房者信心的逐步恢复,所有的因素都在拼图,拼凑出2025年楼市的全景。

“金九银十”是楼市的传统旺季,但2025年的“金九银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图景。

今年的楼市,早已不再是那个单一的市场,而是一个充满了变化、层次和选择的复杂体系。

从政策的逐步松动,到市场的冷热分化,再到购房者信心的逐步恢复,所有的因素都在拼图,拼凑出2025年楼市的全景。

今年的市场,没有过去那种普遍“疯狂”的场面。

我们或许很难再看到“大卖场”的局面,但能感受到一种不同的活力。这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成交大战,而是一次信心的较量。

信心恢复的速度,决定了市场的未来。

而这一切,正是楼市的“新篇章”。

01

冷热并存:2025年楼市进入“分化”时代

每年“金九银十”,楼市都能迎来一波交易热潮,然而2025年的“金九银十”,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市场变化已经发生了微妙的转变。过去我们常见的“普涨”现象,今年几乎没有了。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客群,正在各自走出完全不同的行情。

高端市场依然强劲。位于珠江新城的凯旋新世界,凭着真正的城市核心资源,保持持续热销。9月,正推出最后一批压轴的“广粤观邸”,约277-835㎡的传世尊邸以及132-254明星产品,最近成交也明显火热。这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高端市场背后的消费升级。

江景视野

再比如越秀观樾、西派尊府,凭借独特的湖景、江景稀缺资源,吸引了不少高净值人群。而保利翡丽甲第,这个白鹅潭的顶级豪宅,价格直逼8-12万/㎡,但依然能引发市场的高度关注。

对于有钱人来说,价格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他们关注的是产品的独特性、品质和生活方式。

刚需市场则表现得理性而平稳。番禺市桥核心区的信达繁花里从8月底开盘至今,每个户型去化都比较快,均价2.65万/㎡,总价198-300万之间。目前,1栋75㎡和108㎡只剩个位数,94㎡的目前可选择多一些,但剩余不超过30套。这说明如今的刚需购房者更关注的是性价比,考虑房贷压力和收入预期后,他们的决策比以前更加冷静,不再盲目跟风。

新世界广汇尊府

改善型市场则展现了其强劲的竞争力。广州东部中心的新世界广汇尊府,凭借CBD+TOD双核驱动价值,不仅为购房者提供多元高品质的生活选择,更吸引了众多老客户一次性购买多套。近期,安家『好房季』新品加推,尤其92方特惠新品单位,以超性价比市场成交火爆,这是改善型市场的魅力所在。

在选择时,购房者愈发注重项目所能提供的生活品质与综合居住价值,远超对单纯空间面积的需求。新世界广汇尊府深度融合广州东部中心CBD与TOD核心战略价值,与国际纯粹生活圈同步珠江新城CBD的优质资源,更坐拥广汇天地这一东部中心旗舰级商业综合体,打造高品质生活场域。这一些,都是其他项目难以比拟的独特优势。此外,地铁13号线二期预计国庆前开通,将进一步提升区域交通网络。

这就是2025年楼市的分化。

不同市场走出不同节奏。高端市场依然活跃,刚需市场稳中求进,改善型市场则逐步找到自己的竞争力。

楼市再也不是过去那个“一刀切”的市场,大家已经进入了“个性化”时代。

02

政策信号:从“松绑”到“支持”

今年,楼市的政策走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以前看惯了限购、限售这些政策,如今政策的趋势则是从“放松”逐渐过渡到“支持”。

这看似简单的转变,却对市场的信心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截图来源: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网站

以上海8月推出的“沪六条”为例,深圳9月的新政也是如此,政策从过去的“松绑”逐渐转向了“支持”。

限购、限售这些政策的松动,释放了市场的购买信号,但这些措施还是停留在“允许你买”的层面。

而当深圳的新政进一步落实,政策开始传递出“支持你买”的信号时,市场的反应迅速得到了证明。企业购房门槛降低,贷款利率调整,首套和二套房利率政策的优化,都极大地激活了购房者的市场预期。

数据显示,上海新政发布后,新房交易量的日均提升了25%。

这意味着,2025年楼市的政策不仅仅是为了“放松”,更多的是在传递一个支持的态度。

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已不再是单纯的调控,而是更深层次的引导和呵护。这种政策的逐步稳定性,不仅增强了购房者的信心,也减少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03

供给侧变革:现房化与“好房子”标准

除了政策面的支持,供给侧的结构性转变也在悄然发生。

我们看到,广州楼市首次出现现房库存超过期房的情况,现房占比已达到51.3%。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它暗示着广州楼市正式进入了“现房为主”的新阶段。

为什么现房化如此重要?

首先,现房给了购房者更强的安全感。

过去,购房者购买期房时,要面对交付延迟、质量难以保证等不确定性。而现房则是“所见即所得”,给购房者的预期和现实更加契合,降低了购房过程中的风险。现房可以让购房者清晰地看到房子的实际情况,不再需要依赖未来的承诺和可能的“画饼”。

其次,现房化带来了市场竞争的新规则。

在现房为主的市场环境下,开发商的竞争不再是“画图纸”或“做效果图”,而是兑现。谁能将房子按时、按质交付,谁就能在市场中占据优势。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注重实景的打磨,无论是会所、车库,还是实景园林,购房者不再满足于效果图,而是看中真实的体验感。

最后,现房化还为未来的制度改革铺路。

现房占比过半的现象,意味着预售制将面临进一步的优化,未来可能会进入“部分现房销售+预售制优化”的并行阶段,这将为楼市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

04

信心重建:从价格逻辑到产品逻辑

说到底,2025年楼市的“金九银十”,其真正的意义并不在于成交量的波动,而在于市场信心的重建,这是楼市复苏的关键一步。

过去的楼市,几乎完全依赖于价格上涨的预期,购房者相信“买房就能赚钱”,这种信心推动了市场的过热。但如今,这种简单粗暴的“价格逻辑”已经不再有效。市场的价格不再是单边上涨,购房者自然不再“盲目入市”,而是更加谨慎。想要恢复信心,必须从“价格逻辑”转向更深刻的“产品逻辑”。

信心要转向产品,而非价格。

就像现在的新能源车,尽管二手车贬值较快,但消费者依然愿意购买,因为他们更看重的是产品的创新和用户体验。

同样,楼市也要走向这个逻辑。购房者不再只看价格,而是更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居住体验。

如果楼市能够不断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具备创新性的产品,价格敏感度自然会降低。

信心的恢复是一个渐进过程。

信心往往是从一小部分人开始扩散的。比如开发商的创新信心、投资人的信任和一些有钱人的率先出手。

这些“种子用户”的共识,最终会带动整个市场的情绪。因此,市场的信心需要一点一点积累,而不是一蹴而就。

政策稳定性是信心重建的核心。

如果政策时常变化,购房者自然会迟疑。但如果政策长期稳定,给市场一个明确的承诺,那么购房者的决策就会变得更果断,也会更愿意在这个窗口期入市。

总体来说,2025年楼市的“金九银十”不会再重现过去“全民狂欢”的场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没有希望。

真正值得关注的,不是成交曲线的一时波动,而是市场是否开始变得“活跃”。例如,越来越多的民企重新回归土地市场,开发商开始加快产品迭代,部分高价成交项目的出现,以及购房者再次排队看房,这些都在表明市场正在恢复活力。

而活力,恰恰是信心恢复的先兆。

过去的“金九银十”是一场成交量的盛宴,而今年的“金九银十”,是信心修复的起点。当信心从“价格上涨”转向“产品力与政策稳定”的支撑时,楼市才真正迎来一个新周期。

对于开发商来说,这是从“卖房”到“造房”的深刻转型;对于购房者来说,这是从“怕错过”到“买值了”的心态重建。

只有当信心不再依赖价格上涨,而是依托产品的创新和政策的稳定时,楼市的真正复苏,才会到来。

© THE END


© THE END

来源:y言蓝楼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