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推进浙江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高质量创新发展,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等14部门近日印发《浙江省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高质量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为推进浙江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高质量创新发展,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等14部门近日印发《浙江省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高质量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行动方案》提出:
到2025年,基本形成多渠道监测体系,建成省统筹区域传染病监测预警平台(简称“省统筹平台”);到2026年,基本构建哨点医院、监测站点、网络实验室三张主动监测网,“人工智能+”监测预警能力明显提升;到2027年,基本建成多点触发、反应快速、科学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疫情早期发现、科学研判和及时预警能力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行动方案》提出5方面17项具体重点任务↓↓
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制机制
健全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
建立以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哨点医院为重点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机构监测预警体系。2025年建成省级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中心,2027年各市建成市级传染病监测预警中心。
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制度
疾控部门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风险评估、预警、疫情报告和信息公布等制度。出台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管理办法、技术规范等配套文件。医疗卫生机构完善监测预警制度,落实传染病疫情相关信息报告和哨点监测等工作。
优化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机制
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完善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督促医疗卫生机构落实传染病防控责任清单。疾控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订信息共享清单。疾控机构依托便民热线和专业网站,鼓励公众提供疫情线索。
开展传染病疫情综合监测
优化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网络
严格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首诊负责制,强化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职责。开展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和发热门诊(诊室)就诊量、重点传染病在院患者数及重症、死亡病例情况监测。
到2025年,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直报全覆盖;到2027年,实现县级传染病疫情苗头信息综合监测报告全覆盖。
完善传染病主动监测网络
加强哨点医院监测。建立病媒生物、宿主动物、环境相关风险因素监测网络。建立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的登革热传播媒介监测体系。建立公共卫生实验室网络,明确报告病原清单并及时报告。
到2025年,实现发热呼吸道和腹泻症候群监测设区市全覆盖;到2027年,通过数据交换等方式实现高通量测序结果等信息归集。
建设重点人群监测网络
聚焦重点机构,强化重点人群和入境人员监测,推动多病同检能力逐年提升。到2027年,实现口岸城市境外输入重点传染病早发现闭环管控全覆盖。
优化行业协同监测网络
相关部门按职责开展协同监测,定期向同级疾控部门通报监测信息,有异常或紧急情况及时通报。
卫生健康部门、中医药部门开展医疗卫生机构感染监测;教育部门指导学校和幼儿园开展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和聚集性疫情等监测;民政部门指导民政服务机构开展健康监测和聚集性疫情监测;海关开展入境人员检疫查验、传染病监测及口岸病媒生物监测;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开展动物源性传染病、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药监部门按职责和疫情需要协同开展传染病相关药品和检测试剂销售线上线下监测;网信、移民管理、生态环境、气象等部门开展网络舆情、人员出入境、环境、气象等风险因素监测。统筹做好传染病有关监测
疾控机构、海关按职责监测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专业机构、重点关注国家和周边国家发布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分析研判疫情趋势。与周边省市开展跨区域传染病联合监测和通报共享。
强化传染病疫情风险研判预警
做好风险评估
疾控机构常态化开展风险评估,省级每周、市级和县级每月开展1次日常风险评估,重要时间节点或日常评估发现异常时开展专题风险评估。
有关部门定期对本行业疫情风险开展评估,相关结果及时共享给疾控部门。疾控部门联动多部门每年开展风险会商研判不少于2次。
开展疫情预警
疾控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综合评价传染病疫情影响,提出警示信息和防控措施建议,及时通报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同时向上级疾控部门报告。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将警示信息传递至医疗卫生专业人员、高风险从业人员和疫情相关人群,协同做好疫情风险防范。
强化应急响应
对经研判风险等级高的传染病疫情,疾控、卫生健康部门依法依规向属地政府提出预警建议,相关责任部门根据属地政府部署实施预警措施。传染病疫情处置责任单位要快速应答预警,激活应急响应系统,科学应对处置。
深化传染病监测预警数智建设
推动监测预警平台应用
深入推进前置软件部署应用,加快建设高水平省统筹平台并逐步实现与国家前置软件和国家监测预警平台的对接。
推动部门信息互联互通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相关部门传染病重点监测数据互联互通。加强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利用,推进省域传染病疫情相关数据分级综合应用。
推动“人工智能+”应用
推动“人工智能+”在监测分析、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测等领域的应用,构建高质量传染病数据库、知识图谱库和模型库,依托智能体提升监测预警能力,自动捕获异常信号并预测预警。
提升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能力
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组建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委员会,培养首席、高级专家。加强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和重点部门监测预警人才建设。到2027年,实现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和重点部门监测预警人员培训全覆盖。
提升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早发现能力
强化医疗机构传染病知识培训和数智赋能,提高早发现能力。建立健全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等多学科医防融合专家会诊机制。推动医疗卫生机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提升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重点传染病首诊发现能力。
提升病原微生物检测“一锤定音”能力
推动省疾控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改扩建与能力提升,新增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ABSL-3)功能。推进全省病原微生物网络实验室智能化建设。
到2027年,实现8小时内百种以上已知病原筛查、24小时内未知病原识别及48小时内变异溯源精准分析。
来源:浙江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