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浙江省于2018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青年发展型省份目标,2022年进一步将“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省份”写入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并将“高水平建成青年发展型省份”纳入省委2035年总体目标,形成高点谋划、全面推进的工作态势。
浙江省于2018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青年发展型省份目标,2022年进一步将“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省份”写入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并将“高水平建成青年发展型省份”纳入省委2035年总体目标,形成高点谋划、全面推进的工作态势。
近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的决定》(下称决定),这是全国首个省级人大层面关于青年发展的重大事项决定。
浙江出台决定将青年发展领域的实践探索上升为制度规范,从法治层面构建起系统性保障框架,为加强青年发展法治化保障提供浙江经验。决定针对当代青年在教育、就业、婚恋、社会参与等领域的核心需求,既立足解决青年群体面临的现实困境,又着眼于青年的长远发展。一起了解↓↓
决定要求深入贯彻“关心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发展”重要要求,积极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积极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包括青年在内的各类人群免费或者低收费开放。深化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改革试点,保障学生体育活动时间。
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健全精神或者心理健康问题学生休复学机制。建立健全12356心理援助热线、12355青少年服务台等平台。
鼓励支持青年婚恋养育。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倡导文明节俭的婚事新风尚;积极开展“婚育服务进万家”、单身青年疗休养等青年婚恋交友活动。
落实生育支持相关政策;支持企业事业(用人)单位实施弹性工作制度;通过鼓励发展“通学公交”、加快推进社区食堂助餐服务等措施,缓解青年照护“一老一小”压力。
大力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引导青年树立多元择业价值观;采取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开发优质实习见习岗位;持续推进青年驿站建设,重点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跨地区求职、返乡创业提供住宿优惠及便利服务。
推动非遗传承、网络文学等领域青年及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青年纳入各级人才认定范围,鼓励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对本单位职工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
加强对困境青少年的救助关爱,保障进城务工青年子女教育;保障残疾青年平等、充分、便利地参与社会生活。企业事业单位等用工主体应当依法落实青年劳动者薪酬支付、休息休假、职业安全等基本权益;维护新就业群体青年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社会保障权益。
坚持租购并举,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加大兼顾职住平衡的宿舍型、小户型青年公寓供给;探索青年购房低息贷款、租房押金减免等优惠政策,降低青年生活成本。
决定要求充分激发“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奋斗精神,积极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
充分发挥青年参与经济发展的作用。鼓励青年积极参与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赛道,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科学布局;引导青年积极参与潮流消费业态打造、品质消费场景体验,发挥青年在促进直播电商等新型消费业态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充分发挥青年参与科技创新的作用。落实山区海岛县对返乡创业青年给予土地指标倾斜等政策,加快推动青年入乡发展;实施现代“新农人” 培育行动,注重选派青年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驻村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文化特派员。
充分发挥青年参与社会服务的作用。健全青年志愿者保障和激励机制,畅通新就业群体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渠道,将青年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融入基层治理格局。
决定要求广泛凝聚“关心和支持青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思想共识,建立健全齐抓共管青年发展工作格局
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青年工作议事协调机制。鼓励各地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建设。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青年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
建立健全青年发展评价监测体系。 应当支持青年发展的新型智库建设、重大课题立项,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等机构持续加强青年发展研究。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浙江14-35岁青年群体达1895.6万,占常住人口29.4%。浙江也是一个重视青年、关爱青年、优待青年的省份,近年来的青年流入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
随着决定各项举措的落地,千万浙江青年将在这片充满青春活力的土地上,以勇立潮头的担当,在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中谱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
来源:浙江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