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胜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1 13:11 1

摘要:2017年正是心连心集团扬鞭催马大干快上时期:江西基地投资150亿一期项目年产6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40万吨二甲醚工程在滚滚长江边拉开序幕;新疆公司总投资6亿年产6万吨三聚氰胺的二期工程在春回大地的玛纳斯工业园区破土动工。

2017年正是心连心集团扬鞭催马大干快上时期:江西基地投资150亿一期项目年产6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40万吨二甲醚工程在滚滚长江边拉开序幕;新疆公司总投资6亿年产6万吨三聚氰胺的二期工程在春回大地的玛纳斯工业园区破土动工。

然而以心连心董事长刘兴旭为首的集团高层领导并没有沉迷在长江和天山脚下开工的欢庆之中,一种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还是隐隐约约时不时袭上心头:化肥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化肥价格的周期性波动跟着市场上下舞动,资本市场的不安全感挥之不去。历史的经验告诉他们,做大企业只有化肥很难胜券在握,端紧饭碗必须五指并进。

心连心新疆基地聚甲醛项目装置大景图

一种新的化工产品渐渐进入到他们的视野 —— 聚甲醛。

尽管这种始于西方的高分子聚合材料已经年过半百,但由于工艺复杂,娇生惯养,技术封锁,直到2000年前后聚甲醛才悄无声息地进入中国的化工企业。20多年过去,也是源于技术壁垒,国内聚甲醛制造商数量仅有11家。

而此时聚甲醛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日新月异:类似金属的硬度和刚性;极其优越的耐磨性和润滑性;卓越的拉伸强度和韧性;承受应力应变的耐疲劳性等等,这一切让聚甲醛在化学产品和金属等产品中后来居上。

聚甲醛卓越的特性让它在各个领域开疆拓土:电子电气、机械制造、汽车工业、日用轻工、医疗器械等等。它表现出来和没有表现出来的魅力勾人魂魄。

做了近50年煤化工的心连心向精细化工伸出橄榄枝无疑是一个崭新世界。虽然都和蒸汽、甲醇等为伍,虽然都是管道和高塔的组合,但这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思路和行业。敢不敢进入这个陌生而离奇的战场,它充满了挑战,风险无处不在。

然而翻开心连心的发展史,哪一章哪一段不是踩着风险迎难而上的,哪一次的胜利不是灵魂和肉体博弈出的辉煌。安享太平、一劳永逸从来都不是心连心的性格。

陡峭的路,长长的坡,四年的酝酿和考察,心连心决定:进军聚甲醛,开辟新天地!

向时间要时间

2022年,心连心集团决定,把聚甲醛项目放在新疆基地。选择新疆有两个考虑,一是新疆丰富的煤资源和玛纳斯基地化肥产品衍生的蒸汽和甲醇,二是新疆基地诞生十年来发展平稳少有大仗硬仗。天时地利人和,资源上先胜人一筹,队伍又以逸待劳。

考察了全国所有聚甲醛项目的建设时间,都在两年左右或以上,考虑到新疆独有的天气因素,冬季有三个月不能施工,再加上新疆的道路运输状况远不如内地,有关业内人士预测,无论如何心连心的聚甲醛项目开车也要两年或更多。

但心连心从来都有自己的时间表,一开始便把建设时间定在了2023年3月到2024年10月,除去冬季的三个月一共是16个月。有关单位和人士都说,心连心想创造历史的愿望是好的,但想16个月干成有些过于理想化,且不说山高路远,关键是有多少技术需要从头学习和消化,虽然心连心的化肥技术蜚声业内外,但对于聚甲醛却是门外汉,上千台设备甚至要从一颗颗螺丝钉订(购)起,更有许多关键设备漂洋过海来自欧洲,这远不是心连心所能左右的。

果不其然,一语成谶,一家设计单位首先出了麻烦,本该三月前出的基建图纸迟迟不到,没有图纸就不能动土,心急火燎地等到了六月,图纸来了,但给心连心的时间已经压缩到了11个月。没有人再相信心连心的时间表了,11个月就是天方夜谭的神话。一位化工界的老前辈语重心长对心连心董事长刘兴旭说,知道心连心顽强拼搏的作风,但这一次事出有因,真的要另算时间了。刘兴旭笑了笑说,时间的事情还是时间说了算。

所有和心连心聚甲醛项目合作的单位人员无一例外都笃定,11个月开车鬼都不信。

不仅仅是有关单位,心连心自己也有人惴惴不安,毕竟新疆公司参与聚甲醛项目的人员中,曾参加过心连心历次大仗硬仗的屈指可数。

但翻开心连心的历史你会惊叹,“天方夜谭”的故事在心连心的确演绎过几次:三十年前的“尿改”是这样,当时大多数人都不相信,在不到一年时间且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熟练工人的困窘中,“尿改”能在1995年完成,然而心连心就是有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决心,在1995年的最后一天,“尿改”开车成功。心连心九江基地也演绎过一出神话故事,在种种困难和不可言说的阻力中,内外几乎所有人都不相信2021年尿素生产线能在春节前开车,但心连心人夜以继日硬是在春节前的2月8日把合成氨系统一次开车成功,那一刻,在江西开车现场的所有人都失态了,有欢呼雀跃的,有失声痛哭的,远在千里之外的新乡,董事长刘兴旭在视频祝贺时第一次哽咽失声。

说了算,定了干,天大的困难不能变。这是心连心宗教一般的信条。

在心连心创业者的意识中时间既是恒定的又是变量的,比如每天的工作时间可以是8个小时,也可以是12个小时,甚至可以是24个小时。和心连心长期合作过的单位都知道心连心特殊的时间观念,渐渐也有单位让时间有了柔性的拉伸,毕竟效率代表着资金。在工地偶有西方的设备商惊诧心连心的时间观念,因为他们如钟表一样精确地上班,下班后却仍然源源不断地发来工作邮件,难道在繁重的脑力、体力劳作后,下班后不应该好好休息的吗?他们不知疲倦的身躯里怎么总能迸发出无穷无尽的能量?

原本4月份开工的基建项目因为设计方图纸的迟到整整推迟了4个月。

技术项目部主任工程师尚广辰(右一)与同事在现场检查设备安装情况

2023年8月6日,挖掘机在11429平方米的基建工地上挖出了第一钩土,宣告了心连心聚甲醛项目的正式开工。开工晚了4个月,但节点要求没有改变,9月15日必须完工,工期50天。这是一个有苦水往肚里咽又必须奋起直追的任务。

基建组组长叫付甲甲,38岁,郑州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毕业,基建组连他算上一共4个人。抢时间必然要打破常规,4个人基本就住在了工地上的板房里。支撑高几十米的钢铁设备需要强有力的地基承载力,地下2米深地上4米高的混凝土地基让一辆辆“任重道远”的混凝土搅拌车日夜兼程。最大的单体项目——污水水池一项就吃进了30000方混凝土;整个基建共23个单体项目,共用了85000方混凝土。车辆川流不息,现场密密麻麻的施工人员涉及各行各业,最多时仅土建施工就有3家单位同时进场,土建最高峰时有近800名工人作业在狭小的工地上施工。

既交叉作业又基本互不影响,充满艺术的排兵布阵,这一切的背后是基建项目组不得不见缝插针,把120天的工作量压缩到45天,也就心连心既能想得出又能干出来。

项目团队在现场沟通施工细节

基建项目组给整个聚甲醛工程带了个好头,不仅因为它是第一个进场,关键是紧迫的时间带给整个项目的挑战,首战必胜!基建工作最终的惊人表现又一次证明和延伸了心连心在时间上的哲学思维:时间是可以外延的。比如,打破常规,同时进场同时作业。

绝不相信心连心11个月能拿下工程的首先是不相信同一时间可以容忍这么多施工队同时作业。安全、质量是最好的口实。

蒋春华,36岁,郑州大学化学专业研究生,在这次新疆聚甲醛项目中任项目组组长兼工艺组组长。且不说工艺上的故事,仅她负责分布聚甲醛项目就有6个不同等级16万寸长的细小管道组装、焊接、防腐、验收任务,工作量超乎想象。

如果按部就班地进场施工,指挥部给的时间根本不够用。蒋春华学习基建组的经验,组织多家施工队同时进场,20米×125米的单体框架内,项目安装期竟有8家施工队同时作业,十几台吊车在空中旋转,三四百人在地上蜂蚁奔忙。蒋春华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壮观且稍显混乱的建设场景,而自己竟是导演和指挥者。逼仄的现场环境,密集的交叉作业,安全何以保证?蒋春华和她的项目组每天都在现场,1米6高的瘦女子蒋春华在机器的轰鸣中来回上下嘶喊:注意安全!注意安全!施工队为了进度争夺每一片高空、每一片土地,蒋春华调停、规劝、训斥,平生温顺的她嗓子喊哑了,难听话也出来了。几个施工队的领导罕见地找到指挥部,要求把蒋春华调走,“她天天、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监工,说话噎人”。晚上,很少喝酒的蒋春华召集几个施工队领导喝酒,她先端起来一大杯酒说,“各位老师长辈,我天天跟着你们寸步不离,就两个目的,一是工程质量,真有问题就要返工重来,咱们所抢的时间前功尽弃;二是安全问题,人命关天,出了问题停工停产,咱们讨论的就不是时间问题了。我年轻没经验,急了说话没大小,各位多担待”。一杯酒下去,各个施工队领导无话可说,也都一杯酒下去。

安装和防腐是不能同时作业的,蒋春华就把时间节点分开,安装在晚上12点到3点,防腐是夜里3点到早上8点。

施工就是这样齐头并进、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向前推进的,时间就是这样紧紧张张分分秒秒扣出来的。

蒋春华的项目组在指挥部给的时间已经压缩到没有缝隙的窘态中,竟然提前11天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曹真真今年35岁,是聚合工段和后处理工段的项目经理,她和蒋春华并称聚甲醛工程的“姊妹花”。她听说过心连心老一代创业者西出阳关战大风的故事,是主动报名来参加聚甲醛大战的,尽管瘦弱娇小,但她渴望激情,向往创造历史。

她把孩子一起带来了,一副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架势。她负责的项目共有16台来自德国、美国、日本的精密设备,价值高达3.5亿元人民币。英语大家还可以,但德语和日语大家都不懂,如果请专业翻译就要花三四百万费用,为了省钱和抢时间,她们组白天正常工作,晚上攻坚晦涩难懂的外文资料,节约巨资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德国的技术人员来了之后,对心连心要求的进度一脸狐疑。他说,你们这么快,我一天最多工作8小时,有劳动保护法呢。曹真真说,你需要我们配合干什么只管说,你该休息休息,我们绝对满足,不耽误你的进度。德国人要求架一条电线,在要求的时间内必须干完,曹真真班组就用一半甚至更短的时间完成。几次下来,德国技术人员不可思议地说,你们怎么做到这么快?曹真真笑着说,我们把你睡觉和喝咖啡的时间都用上了。这样原计划用三个月完成的安装任务只用了两个月就完成了。德国技术人员说,你们是我干过十几个工程中最好最快的。

从时间里找时间,让心连心聚甲醛工程创造了很多历史记录,深夜11点的工地上有了第四顿饭,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里,有近30家单位近3000人在工地上工作,高峰期有40辆吊车同时运转。“开工即决战”成了每一个项目人的口号,人人抢时间,班班抢时间,组组抢时间,这样干,11个月聚甲醛开车的奇迹就是可以相信和理解的事情了。

早在2022年秋,当聚甲醛项目开始设计图纸之时,领导们已经将聚甲醛生产开车的重担,压在了周春领的肩膀上。这个从锅炉操作工成长起来,参与过集团18·30、45·80、新疆28·48项目的生产猛将心里十分清楚,要想把这第一个高分子化工新材料项目开好,必须从零开始搭建知识体系。

2023年6月28日,新疆心连心公司2个足球场大的升旗广场上红旗招展、人头攒动,新疆公司总经理朱海祥带着高管层和几百名员工排列长队,用热烈的出征仪式欢送聚甲醛培训队外出学习,周春领双手颤抖着,和熟悉的领导、同事们一一握手告别。“虽然我脸上带着笑,但这千斤重担压在身上,心里面是真紧张”,带着团队连续几十天整理出的上千个技术问题,带着装满资料的行李箱,周春领和36名技术骨干踏上了求知的列车。

车辆行驶离厂区越来越远,“聚甲醛现在是特等机密,去人家那里能让我们学到真本事吗?”技术员的疑问道出了众人的担忧。周春领心里也没底,但他利用多年的经验,对培训学习做了精心规划,每天白天学习结束,晚上吃过饭大家就在宿舍里讲课学习,他想尽办法提升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与培训效果。人在屋檐下,难免碰钉子,但周春领就是有一股劲头,想方设法地多问一个问题,随手掏出笔记本记录的举动让在场的新工们肃然起敬。临近春节,学习大半年,大家的理论知识已经很丰富,可毕竟团队里没有一个人实操过,离开车不到一年时间了,周春领心里面比谁都着急,牙一咬,“过年咱就不走了吧”,一句话,让团队所有人的心都沉静了下来。就这样,2024年的春节,团队里的大部分人第一次没在家里也没在厂里过年。厂子外面烟火璀璨,他们却裹着绿冬装蹲守生产装置,轮流值守记录数据波动,发现异常,便跟着厂里的专家记录操作中的细微差异。正是这种劲头,让他们带回了无比珍贵的操作记录。

爱它风雪任它寒

心连心新疆公司聚甲醛项目11个月开车的奇迹震惊了国内外业内人士。原因何在?从众说纷纭到形成共识:一不是资金,二不是技术,一个字:爱!

心连心的宗旨:用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心连心的目标: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受尊重的化肥企业集团;心连心的创业精神:吃苦耐劳、愈挫愈勇、永不言弃。这样富有家国情怀、民族气概、热爱土地农民、诚信阳光的队伍,怎不让员工热爱呢?

爱可以转变为精神,爱可以迸发智慧,爱可以产生力量。爱形成了心连心特有的文化内涵,在新疆聚甲醛项目的每一天每一个角落熠熠生辉。

其实在2024年8月,新疆公司技术项目部主任工程师尚广辰就到了退休的年龄,这个被称为心连心“水专家”的工程师随着心连心不断发展壮大,南征北战了三四十年,按说他应该一洗征尘回家养老了。但新疆聚甲醛项目的集结号一吹响,他主动要求参战。他有心连心历次大仗的经验,又有水处理的绝技,真让指挥部的领导求之不得。在这次聚甲醛项目中,他极力主张使用闭式循环水冷却装置代替传统的开式循环水冷却装置。项目同意方案施工后,经过测试,该装置比传统方式实现节水40%,同时又极大提高了蒸汽的利用率。在项目抢时间最紧张的时刻,他的膝盖摔伤了,红肿之处脓血渗出,每走一步,衣服和伤口的摩擦使他疼痛难忍,领导和同事都让他休息,他坚决不同意,正是工程较劲时刻,躺在床上也不会安生。他干脆把裤子的膝盖处绞了一个大圆洞,让伤口暴露出来,踉踉跄跄又忙在了工地上。

2022年8月,心连心集团工程管理部的王银铃来到新疆聚甲醛项目部报到。这一年她50岁,已经可以退休了,新乡的家中还有需要她照顾的年迈父母,但当她听说新疆聚甲醛项目部急需经验丰富的设备专业人员时,她几夜不眠,一种渴望一种责任一种机遇让她重新燃起了激情,便向指挥部主动报名。这一年,新冠疫情还在肆虐,新疆形势更紧。领导问,这个时候这个年龄为什么要求进疆?她说,心连心需要。

由于疫情,出行困难,聚甲醛指挥部决定采用线上形式招标设备。1100多台设备。每一台至少需要三家供应商参与招标,重要设备更是多达十几家。如何在这众多的商家中选出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别无他法,就是最大可能地一家一家进行考察。不能到企业的,就在网上反复巡查,电话找有关单位相互佐证。那一段时间,王银铃的电话特别难打,有几次父母在电话里埋怨说,你的手机是不是坏了,怎么老是占线呢?

2023年疫情解除,王银铃开始频繁出差,看质量、催进度,不能因为设备影响工程进度。大连一家国企生产聚甲醛的一台关键设备,恰逢这家企业改制,兼并、搬迁使设备迟迟不能按进度生产,王银铃一连四次赶到大连,催着、盯着、缠着,迫使厂家给聚甲醛设备特殊关照,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在设备组,王银铃主要负责单体和公用工程两大模块的设备安装验收。最高的轻沸塔有37米高、近5米直径,搭起的框架高29米,相当于10层楼高。安装验收阶段,大太阳下她一天要爬上五六次,年轻人上去都气喘吁吁,大家都劝她不要上了,让年轻人来,她说,不看心里没底,晚上也睡不着啊。

蒋春华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儿子上小学,小儿子不到两岁,正是最依赖母亲的时候。聚甲醛项目一开始,蒋春华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孩子完全无暇顾及。晚上回家孩子已经进入梦乡,孩子醒来时,母亲早已到了工地,工程紧张的时候夜里就睡在了办公室。大儿子曾渴望地说,妈妈,你什么时候能送我上一次学啊?小儿子因为母亲的忙碌,四个月大时就开始喝奶粉,什么时候说的第一句话蒋春华不知道,后来孩子牙牙学语时,蒋春华听不懂,还要大儿子“翻译”。聚合组组长曹真真也是一样,孩子跟她来到新疆,在玛纳斯入了学,聚甲醛项目一开工,曹真真完全无暇顾及孩子,便把孩子寄宿到学校老师家里,吃在老师家里,睡在老师家里。

由于气候原因,新疆的每年11月15日是商品混凝土停止生产的日子,混凝土停了,几乎所有的土建工程都要停止,2023年离混凝土停止还有几天的日子,有几根高几十米的水泥柱子还没有浇灌,错过这个时候,所有的工程都会受影响,直接威胁聚甲醛项目的按时开车。施工队全部拼了,夜以继日,不停施工,有两个项目经理发烧不得不住院了,不管什么时间输完液,他们就立刻去工地现场,督促施工进度。还有一个项目经理,胳膊上起了毒疮要动手术,坚持不让打麻药,说打麻药等待苏醒浪费时间,工地的活真等不及了。

一切为了聚甲醛,一切为了心连心,这是人心所向,自己的一切大事在聚甲醛项目中都成了小事。一个工人的母亲去世了,奔丧回到河南老家,前后只在家里待了两天,磕了孝子头,不等母亲丧期办完就匆匆赶回施工工地。一个职工订好了婚期,回老家办完婚礼,第二天就返回新疆公司,投入到聚甲醛项目的紧张工作中。

“一群人、一条心、一起干、一定行”的口号是聚甲醛控制组组长李光最先喊出来的,这个口号后来传播到工地上、广场上、食堂里、宿舍区,回荡在心连心新疆公司的天空里。

项目开车团队负责人周春领(右)向团队人员讲解工作要点

随着项目建设逐渐接近尾声,开车工作紧锣密鼓组织起来,面对团队里面3年以上的员工占比仅30%、70%的人没有操作经验的现状,周春领便在“勤”字上下功夫,他要求车间人员利用下班时间强化工艺培训、现场模拟演练,对每个人、每个阶段、每个知识点一一进行验证,验证合格方可参与模拟演练。他组织团队不停地分析、总结、提高,不使任何一个人掉队。

终于到了开车投料阶段,一开始便遇到无数困难,开了又停,停了又开,新疆公司董事长姚元亭为了给开车团队减少压力,一天下来硬是憋着没有打一个电话。面对复杂的开车难题,周春领积极协调各方专家,日夜兼程探寻解决方案,24小时坚守现场,连续半个月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他和团队一起密切关注每一个运行数据、每一个关键环节,在大家疲惫到极点、快失去信心的时候,他总能以自己在现场的坚守,给团队注入强大的信心。他谨记刘董事长讲过的“从一数到十,一步都不能少”,将复杂的开车程序,分解为成百上千个标准化动作,严格各类工艺表单,严格汇报制度,带领团队反复演练,任何一点工作瑕疵都绝不放过。最终,历时19天,聚甲醛项目顺利产出合格品,创下了工期精准、费用精准、开车精准的优异成绩,标志着心连心公司在聚甲醛项目立项、施工、开车各环节均达到国内行业一流水平。

收获之收获

新疆聚甲醛项目开车成功之后,心连心董事长刘兴旭总结说,我们不仅收获了聚甲醛,更收获了一大批年轻人的成长,他们在聚甲醛理论上、工艺上、管理上、操作上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成了项目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实践了心连心“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规律攥在手中”的信条,锻炼出了一支过硬的队伍,这是一个更值得我们庆贺的大收获。

聚甲醛来到心连心的时候像一个陌生的客人,尽管心连心在煤化工上人才济济,但在精细化工上基本都是门外汉,对于聚甲醛,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

敢不敢起用年轻人,敢不敢相信年轻人是考验心连心领导智慧和胆略的一道必答题。其实谁又不是从年轻过来的呢,今天心连心的老将名臣哪个不是当年披坚执锐从一个个大项目中厮杀出来的呢?

指挥部拍板了,让年轻人上!让有知识的、有激情的、有担当的、有魄力的年轻人冲到第一线。

其实已经不年轻了,但三十五、六岁正是人生的最好年华。作为心连心第一个精细化工项目,聚甲醛采取的是完全未知的新工艺。没有捷径可走,就一个办法:学习。两个月的时间里,36岁的蒋春华将300多张施工图纸通读了8遍,空白处做满了密密麻麻的标记,以至于图纸的页脚也被折掉了。她还不厌其烦地向有关专家请教,她的谦逊、执着、让专家感叹:心连心一定会战无不胜。

在聚甲醛项目上千台设备中,有16台是来自德国、美国、日本的精密设备,工地所有的人谁也没有见过,开箱验货就像开“盲盒”。35岁的曹真真白天在工地,夜晚攻外语,带领她的团队精密筹划,步步为营,不仅安全准确让洋设备归位,还比其他厂家的安装时间提前了一个月,让国外的专家惊叹不已。

单体项目组负责人张善立在夜间查看图纸

张善立35岁,单体项目组组长,大学里学的就是化工自动化。他也是主动要求参加聚甲醛项目的,他说人要不断挑战自己,只有走出舒适区,才能看到自己极致的潜能。心连心有自己的“圣经”,不打大仗硬仗的人不会快速成长。他领着一拨比他更年轻的团队像当年的心连心“尿改”团队一样去学习,盛夏挥汗如雨,他替师傅们把沉重的设备从六楼搬运到楼下,冬天大雪封门,他领着团队清扫厂里的积雪。师傅们感动了,这是一个潜心修炼的团队,全无禁忌地让他们学习技术和经验。

聚甲醛对温度要求严谨,正负不超过两度,不然在管道里就容易堵塞,所以要缠8万米的铜管以保证一定的温度。这也太难了,白天干晚上干,第二天还要接着干。新入职的大学生面有难色,张善立就给他们讲心连心的精神。聚甲醛对成分要求很严,一段时间里水含量等几个指标不稳定,好不容易调试好了,刚回到宿舍,指标又超常浮动,大家又要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工地。一次次一遍遍,经验就是这样形成的。开车前夕要对十几万米的管道吹扫,既脏且枯燥还危险,张善立日夜领着团队作业,整整进行了两个月,有一次夜里,张善立正工作时家里发来视频,张善立一接,把家里人吓了一跳,他蓬头垢面的样子让家人心疼得快要落下泪来。聚甲醛开车的时候,张善立三天三夜都守在现场,他知道他的辛苦要开花结果了。

常起35岁,聚甲醛项目聚合组组长。从2012年到心连心一直都在合成氨系统里工作。聚甲醛开车比合成氨要求更精准更复杂,温度、比例、流量、压力等等,相互融合又相互制约。没有合成氨的宽容度,没有合成氨的好脾气,像富家千金一样不好伺候。聚甲醛开车是心连心人既期待又紧张的时刻,十月“怀胎”,终要面世。虽然他也去其他厂家学习过,但毕竟有技术壁垒,不自己操作成功,不敢说取得真经。但要相信自己,他和他的平均只有20多岁的开车团队已经演练了很多次,把各种问题都想到了,规律是在一次次摸索中紧紧握在手中的。

众目睽睽屏气敛声中系统开始投料了,他没有什么可依靠,唯一能依靠的就是他脑海里过了无数次的各种应急预案。时势造英雄,开车一次成功,他和他的团队沉浸在掌声和激动的泪水里。

潘伟良28岁,新疆大学材料化学专业毕业,聚甲醛项目技术部工艺组工程师。虽然进入心连心新疆公司才6年,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让他在工作中时时刻刻为公司着想,既尊重引进技术的权威,又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大胆对技术和设备进行改革和创新。

ECS尾气催化氧化处理装置使用进口产品需要500多万,而国产的同样设备不仅价格只有300万,而且使用效果完全相同,并且货源充足、发货及时、维修方便。指挥部果断采纳了他的方案。

取消300多米的挡烟垂壁是他的又一个大胆提议,任何设备都有地域和环境的要求和局限,这个设备不适用于新疆的气候,指挥部完全赞同他的意见,仅此一项又为项目节省了40万元资金。

敢于实事求是优化和改造引进的技术和设备是潘伟良的职业操守和优异的技术实力,鼓励革新尊重创造是心连心历来的倡导。潘伟良在聚甲醛项目中不断发现、不断改革,让许多设备和技术更加完善。他一共主导了150多项管道系统的优化,包括缩短易堵管道、调整斜度、减少弯头等等。

心连心一个聚甲醛项目完美诞生,心连心一批主力军脱颖而出。

启示

心连心聚甲醛项目开车成功的喜悦渐渐远去,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常常袭来:从“尿改”到新疆基地十年前的建设,到江西尿素开车的成功等等,几乎每次都艰难险阻,几乎每次社会朋友和业内人士都不看好。回头展望,心连心危机关头屡战屡胜的事实绝不是运气使然,资金、技术、环境等等虽然是成功的条件,但最终决定胜利的一定是文化因素。几十年形成和发展的“自己艰苦奋斗、满足别人需求”的心连心文化之魂,“从一数到十,一个不能少”的求真态度,“吃苦耐劳、愈挫愈勇、永不言弃”的创业精神,这才是胜利的法宝!

编辑:魏涛

本文来自【新乡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