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急促的BGM里,镜头扫过一排黑衣大哥,身形高大,肌肉发达,双臂抱起,面部紧绷,极具压迫感。你以为刷到了什么动作片现场,下一秒,却在摇晃的运动镜头里看到,这些大哥奔赴家暴的现场,救出受害者,做成了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
作者 | 付思涵 实习生 李婉茹
急促的BGM里,镜头扫过一排黑衣大哥,身形高大,肌肉发达,双臂抱起,面部紧绷,极具压迫感。你以为刷到了什么动作片现场,下一秒,却在摇晃的运动镜头里看到,这些大哥奔赴家暴的现场,救出受害者,做成了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
短视频平台上,这样的账号不少,账号名称里带有“保镖”“安保”类字眼。他们在身份介绍中写道,“XX安保是一家合法合规的安保公司,成立的初衷是弘扬正能量,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为这些人伸出援助之手。”
这里所说的需要,是指家暴、校园霸凌、隐私要挟、性骚扰等事件里,作为弱势群体的受害方经常解决无门。此时,人高马大、气势如虹的“大哥”们一出现,正义立刻得到实现——用这些团队的话来说,家暴者、霸凌者、骚扰者在“爱的感化”和“以理服人”之下,即刻束手就擒,很难再犯。
团队里人高马大、气势如虹的“大哥”们/图源:@专业保镖团队阿灿
评论区里,网友们奔走相告,“太好了,是白社会,我们有救了。”一个传神的形象被树立起来:外形“社会”,做的事情却“白”。
“白社会”大哥的崛起,背后是人们日益深刻的安全焦虑,这一点在女性的身上尤其突出。在某平台有接近50万粉丝的“专业保镖团队”负责人阿灿告诉南风窗,他们每月接到近千单咨询,其中80%来自女性,她们受困于动用暴力和威胁的丈夫、前男友,或者无端骚扰自己的同事、邻居和路人。
亲历过形形色色的冲突,阿灿体会到其中的微妙之处。通过暴力解决问题的人,在遇到来自外界的更强势的力量时,往往容易“怂”,原本以强凌弱的格局很快瓦解。不过,他强调,武力上的优势只是作用因素之一,得在绝对“合理合法”的框架下谨慎操作,更多时候,这是一门综合了人性智慧、法律知识和体能优势的技术活儿。
救出她
阿禄还记得今年2月遇到的一起家暴案的细节。当时,他和团队成员正在吃饭,收到一起同城求助信息——从2016年开始,当事人及两个孩子陷入来自丈夫的家暴,手机被藏匿,被威胁,找不到报警的机会。四个人核实了位置,立刻报警,并赶往当事人的家。
“敲门的时候,正好刚打完。”警察和阿禄团队到达现场,在门外,还听到了凄厉的叫喊。女人给他们开门,发出“想哭又不敢哭出来的声音”。
在女人的叙述里,她这些年来受到上百次的家暴,有时被半米来长的鞋拔子打,去年3月在身体留下的伤痕,还没消退。丈夫把她的手机藏起来,威胁她不得报警,还问她要钱,否则就让她“不好过”。
阿禄了解到,男方的行为的确有些“变态”,活活虐杀过家里的宠物,两个不满10岁的孩子,被脱下裤子用竹竿打,屁股上都是“血棱子”。“他威胁这女士,如果你敢离婚,就杀你们全家,然后去你们单位闹,谁敢管这事儿,就杀谁全家。”
《我经过风暴》剧照
“这事儿在我们这里是过不去的。”阿禄生出一股义愤,告诉被家暴的女人,不要怕,有他们团队来“撑腰”。他是个身高178cm、体重200斤的北方汉子,江湖名号“正义哥”,从2023年开始接触反家暴、反霸凌类型的业务,每个月最多能接到20起。对家暴类求助的一般解决步骤是,报警上门解救,送派出所验伤取证,帮助处理后续离婚。现在,在他们的陪同下,这名受害者已经进入离婚程序。
解救被家暴者,并非“专业保镖团队”一开始的方向。阿灿讲述,2021年末,还在做传统安保业务的团队第一次接到求助,一名“80后”独生女,被丈夫家暴,即使逃到另外一座城市,仍被丈夫抓回家继续殴打。成功干预后,此类求助越来越多,阿灿开始意识到,普通人对于安全保护的需要。
从2022年开始,保镖团队的服务重心由传统的上层人士,转移到“有个性化需求的客户”。在反家暴、校园霸凌和隐私要挟外,他们还接手一些“无法定义”的私人定制需求。
保镖团队开始接手一些“私人化定制”/图源:@专业保镖团队阿灿
例如,一名女性曾经被前男友出轨、暴力伤害,分手后发现自己怀孕,想要生下孩子,又因情感冲击产生了自杀倾向。团队与该前男友进行沟通,争取让其以孩子父亲的身份暂时进行陪伴,同时对女孩进行陪护和疏导,帮助她走出抑郁,让这段感情“平稳着陆”。
阿灿提到,他们团队接到的咨询订单里,有80%来自女性。一方面,是女性普遍面临的安全困境;另一方面,女性的经济地位和消费能力增强,能够支付安保服务。“越来越多的案例涌现,我们发现这个方向有利可做。”
“能求助到我们,已经是被揍不止10次、8次了,觉得不可能再过下去了。”阿禄告诉南风窗,他们接到的家暴案例里,不乏长期忍受暴力的女性,有时候是为了给孩子完整的家庭,有时候是害怕男方的威胁,或者在乎父母的脸面。她们长期被男方PUA,心理上已经有些不自信,或者不健康。
这是一种系统性的暴力。对这些女性而言,迈出向外界求助的第一步,都需要极大勇气。阿禄看到,已经被“解救”出来的女性,哪怕待在派出所,需要经过男方时,都不自觉地腿打颤。
保镖团队里,有受过专业心理学训练的女队员,负责开导家暴受害者的心理问题。“一是告诉她,不要害怕向外界求助,这也是一种暴力的控制。然后要知道,我们比他(男方)更强大,整个团队支持你。如果他有违法犯罪行为,我们及时给他扭送到派出所,如果他敢恐吓你,就提前录音取证。在法律上、心理上给她双重支持。”
保镖团队里的女队员负责开导家暴受害者的心理问题/《我经过风暴》剧照
阿禄说,他们能在必要时刻帮家暴受害者发声。当警察来到现场,被家暴的女性经常不敢说话,具体情况只能由阿禄来转述,并且问女方,“确实需要求助吗?是不是不能在家待了?”通常大声问几遍,对方才敢回答。否则,如果警察没了解到情况,离开后,“女的就挨死打”。
制暴
一个年轻女孩,在社交媒体发帖求助,说自己过些日子要跟183cm的前男友对峙,想雇一个凶狠壮汉陪同。在经历一段备受伤害的感情后,她带着随身物品仓促逃离,还是受到对方持续两三年的纠缠、威胁,现在为了取回其它重要物品,不得不与之见面。
她在帖子里说,自己想雇凶狠壮汉的目的有三。第一,阻止前男友继续骚扰,“震慑威慑,用眼神杀死他”;第二,负责回怼前男友的语言攻击;第三,帮忙从前男友家搬走自己留下的东西。
帖子一呼百应。在声援以外,许多女生表达了相同的需求:有人想找“大猛男”对峙猥亵犯,有人想找“大哥”帮忙和无赖吵架,有人想找“凶悍大汉”陪同退房租……
网络上,想有偿雇佣“凶悍壮汉”的女性越来越多,她们希望找到长得壮、显得凶、声音粗的男性,要足够有威慑力,可以“震住”纠纷对象,以获得安全感。
网络上有偿雇佣长相凶狠的男性的帖子
“都是看着厉害,实际上来的人一多,看着又高高壮壮的,他们就怂了。”阿灿如此形容那些有暴力倾向的男性。他团队招募的刚性要求是,淮河以北地区男性身高180cm以上,淮河以南地区175cm以上。在绝对力量的对比下,多数在家庭内部施暴的男方,以及对女性进行骚扰、要挟的男性,霎时气焰全消。
一段感情关系里,暴力行为可以从婚前、婚后延续到婚姻解体。郭高博是泰利保镖团队的创始人,团队也兼顾新型的弱势群体安保业务,其中一项业务是离婚纠纷保护。开庭时,长期受到伤害的女性,即使已经分居了,但“害怕前夫再过来打她一顿”,就需要请保镖陪同。去年,他的团队曾服务过一个女明星。
在冲突现场,保镖们主要的任务是保护雇主人身安全,并制止暴力行为升级,这需要专业的格斗技巧。郭高博回忆,有次他们去青岛陪同被家暴的女生回家拿行李,男方去厨房拿了刀过来,“真往前冲,真戳”,保镖是身手敏捷的散打冠军,迅速将男方的手拍开,刀子掉地,再将其按倒。“如果没有身手,肯定不行。”
泰利保镖团队成员正在给徒弟传授防身术/受访者供图
也有少数家暴的男性,遇到保镖依然不收敛。阿禄说,半个月前,他们和施暴者在法庭门口有过一次惊心动魄的对峙。
那是当事人第二次离婚开庭,男方持续对其穷追猛打、威胁恐吓。看到女方有保镖陪同,男方双手插兜,还过来质问她,“你找这几个人来是什么意思,跟我来劲是吗?”
“他口袋里可能有刀具。”阿禄揣测。他和同事把女方围拢起来,仍然能感觉到对方“杀气很大”,想越过保镖施暴。最终,在僵持了一阵后,或许是权衡了一番双方的力量差距,男方“灰溜溜地”转头而去。
“他们用自己的暴力行为威胁别人,但当看到他人的力量,也会容易认怂。”阿灿说。
在“专业保镖团队”的评论区,有人央求,“一定要干到我结婚,我单亲家庭,老妈去世了,我爸也抑郁,我怕没人撑腰”。更典型的声音是,“你们一定要干下去,独生女特别需要”。
专业保镖团队发布视频下方的留言/图源:@专业保镖团队阿灿
阿禄告诉南风窗,他们会为有需要的女生扮演一种特别的亲属角色,“表哥”。
比如,女孩子要远嫁了,家里没有人,害怕男方欺负。婚礼当天,4到8个壮汉“表哥”,开着豪车去参加婚礼,给女方心理支持,“男方家里一看,这有点儿太厉害了。一劳永逸,省得再家暴她。”
同样的原理,在应对校园霸凌时也奏效。阿禄用天津话音描述当时的场面,“我们拿点儿水果、AD钙奶,跟施暴的孩子聊聊,‘这(求助者)是我们的大侄子,以后你得多照顾,对吧,宝贝。AD钙奶打开喝了,以后咱都是好同学好朋友,有什么事找伯伯’。”
对待未成年人,止暴方式要委婉、含蓄得多。阿禄认为,“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懂”,一般能听懂其中的潜在暗示。
蒋家林的团队也在关注校园霸凌问题。他是智林安保团队的负责人,在广西,他们已处理过4起校园霸凌事件,这些事件里,被霸凌者一般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或留守儿童,家庭条件不太好。“所以我们抱着做好事的心态,提供义务的帮助。”他解释,这对他们来说就是“走一趟的事”,但对很多家庭来说,“孩子是他们的全部”。
智林安保团队在处理校园霸凌事件时,会假装是孩子的哥哥/图源:@智林安保
很多时候,性骚扰和校园霸凌事件很难固定“直接的证据”。郭高博提到,在派出所或学校难以强势干预的情况下,请保镖介入,或许是最立竿见影的方法。除了外表带来的暗示性震慑,阿禄表示,他们也会明确告诉一些胁迫者,其行为已经涉嫌违法犯罪,如果不立即停止,就会被扭送到公安局。
同样的话,由女性和壮汉说出来,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说出来就能做到。我们身体强壮,真能随时架着他去派出所。”
这样,对方往往识时务,姿态柔软下来,“哥,我听你的”。
保镖的自我修养
“现实比电视剧还精彩。”这是阿灿的感悟。他们曾经在东北地区解救过一个被男友故意伤害的女孩,赶上门时,女孩双手被绑,男友正“拿刀往上划”。但后来,女孩又跟男友和好了,“为啥呢,那男的掌握了这女孩一些违法的证据。”
处理复杂的私人纠纷时,保镖需要注意分寸,避免过度介入私人关系。阿灿遇到过不止一次,女孩被另一半侵害,但又“离不开”对方。后来他发现,女方在道德上也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保镖能做的,只是确保满足当事人的安全需求,制止现场的暴力行为,“我们只能点到为止。”
阿禄接到过一起离奇的求助,女生说,男友让她跟另一个男性发生性关系,随后胁迫她,以强奸罪名把后者送进监狱。见过当事人双方以后,阿禄才了解到,原来这一对情侣双双出轨,只是女生的出轨对象是男生熟识的朋友,男生因此“做套”想报复第三者。
“女士依然是受害者。搞对象的事,跟违法犯罪是两码事。这个男的涉及教唆犯罪了。”阿禄说,他们最后还是出面警告男主角,离他们的“妹妹”远点,别再骚扰女生了。
阿灿表示,团队一个月能接到上千的咨询订单,要进行内部的分析决策,大约只有1/10的单子能做。“涉嫌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的,不管给多少钱都不接。”例如,很多网友在评论区问他们能否要债,但有偿催收可能涉嫌违法。
阿灿表示不接涉嫌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的订单/图源:@专业保镖团队阿灿
他也坦诚,做这一行面临很多诱惑。有人曾经出200万,让他们去做违法的任务,“这份工作需要人守底线,不能什么钱都挣,什么事都干。”
蒋家林告诉南风窗,他们收到求助后,需要求助人提供相关的证据,如家暴受害者提供能证实家暴的照片或聊天记录,团队会派人核实,并且跟求助人明确,信息的真实性由对方负责,如果提供虚假信息,后果一律自负。
“我们要看这个人到底是真弱势群体,还是假弱势群体。”阿禄提到,出任务前,“判断”纠纷性质特别重要。他遇到过,家长把孩子之间的打架,说成单方面的校园霸凌,“我们一看视频,双方扭打在一起,只是这孩子受伤而已。”
对大多数人来说,保镖职业仍然堪称神秘,被认为是名流、富豪的专属,甚至容易同“打手”相混淆。郭高博强调,在现代社会,保镖工作有明确的职业伦理,其主要职责是防御和保护,如果主动攻击,“性质就变了,是要负刑事责任的——可以推搡,只要不打他就行。”
保镖工作的主要职责是防御和保护/受访者供图
在形象要求上,保镖们出动时偏好深色服装,尽可能营造气场。不过,阿灿提到一个细节,每次出任务,他们“尽可能不保持统一服装”,否则,有可能被界定为寻衅滋事。
“这个行业要懂法律知识,会跟人沟通,武力是最次要的。”阿禄告诉南风窗,处理纠纷时,法律知识和灵活的头脑是必要的前提,而强壮的体魄只是“一个实施的工具”。他们得琢磨,如何有技巧地让霸凌者“弃暗投明”。在法治社会,只能精巧地抓人“七寸”。
“找弱点。比如说,你要是写保证书,保证不再骚扰‘我妹’,那你教唆犯罪的嫌疑,我们可以不追究。但是,如果你再侵害当事人的权益,我必须把这个七寸给你打折。”阿禄说。
在他的经验里,大多数欺凌方在威慑之下都会退让。至今,他还没遇到欺凌方告自己侵权的情况,“他主动骚扰女士,已经涉嫌违法犯罪,我们(进行保护)肯定没问题。”阿禄说,他们每次行动,都会带上一个全程录像的兄弟,“怕说不清”。
阿禄每次行动都需要全程录像,保护权益/图源:@正义哥(拯救行动)
当然,也有更复杂的场面。阿灿曾遇到过,雇主的纠纷对象也请来保镖护卫。“都是同行,大多数都认识。” 并没有人们想象的火并场面,在他的描述里,场景反倒犹如一部黑白的默片:双方保镖寂静地对峙,谁也不主动动手,只要保证雇主安全就好。“都是法治社会。”
绝大多数时候,保镖在局面里接近隐形,观察,伺机而动,但不主动扮演戏份。郭高博从2018年开始从事保镖行业,在一幕幕上演的戏剧化场合里,职业素养要求他,“沉默,沉默,再沉默,憋着不笑”。
偶尔,他也会扮演尴尬的角色——一位被家暴的女客户聘请他们帮忙解决问题,但很快跟老公和好,然后“又被打,又和好”。最后一次,这名女客户找到郭高博时,郭高博诚恳地告诉她:“我给你一个建议,其实你离开这个家伙就可以了。”
我不是“民间判官”
蒋家林今年28岁,在做私人保镖前,做过餐饮、健身和军事拓展服务。半年前,他注意到网络上有很多与女性安全相关的新闻事件,正义感促使他找到了自己的所长:他和一群有体能功底的朋友们具备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也能通过帮助他人脱困,实现自我价值。
“为富豪提供安保服务,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我们现在做这些事,是为弱势群体发声,为社会里不公平的事伸出援助之手,尽一份力。”他如此理解。
但阿灿不希望,团队所做的事被过度神圣化。在他看来,团队提供的是一种符合法律法规、公序良俗的私人安保服务。“大前提是正义皆有偿。都要养家糊口,要吃饭的,不可能做纯公益性的事。”
对于许多网友将其戏称为“民间派出所”,他严肃地纠正:“这个我们不接受,我们就是保镖团队。我们不是执法部门,不具有执法权,不能给任何人惩罚。”
阿灿团队帮助女客户驱赶骚扰的前男友/图源:@专业保镖团队阿灿
用“补充”来加以定义,或许更恰当。阿禄认为,在一些小型的民事冲突里,他们只是为警察无暇顾及的细微环节,提供专业的保镖服务。比如,为遭遇尾随的独居女士24小时站岗“盯梢”,向警察说明家暴事件的详细情形和恶劣性质。此外,他们也为警察的执法提供辅助,“我们作为公民,有把违法犯罪者扭送到派出所的权利和义务。”他表示。
“大哥”们告诉南风窗,在反暴力行动中,所有动作必须合法合规,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他们的团队配备有法务,负责评估每次任务的法律风险,保镖平时也需要接受专门的法律知识培训。
在中国,私人保镖行业通常被纳入“保安服务”或“私人安保”范畴,主要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约束。但针对该行业的专门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职业认证和监管体系,尚未得到确立。国外在此方面具有先行的经验探索,例如,英国的私人安保行业有安全行业管理局(SIA)监管,要求从业者参与培训并通过评估,以获得合法从业的执照。
泰利保镖团队在女客户结婚现场执行任务,防止客户前对象来婚闹/受访者供图
阿禄告诉南风窗,团队会对保镖们进行“法律,心理学,各种经验案例”的系统学习培训,“从我们这儿能过就行”。行业内,目前还没有官方层面的资格证书。
身在行业,“大哥”们比谁都清楚,他们不是万能的。
从2022年开始,郭高博的团队已经做过上千单反家暴类求助,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在这些地区,女性的信息渠道通畅,“可以通过网络去寻找保镖”,经济条件也相对好。但在他的经验里,二线以下的城市和地区,极少发出求助的声音。
“(服务)价格在相当多的女性可以承受的水平。”郭高博表示,如果按一天8小时、请一位保镖计,价格在2000元起步。
去年,他的团队曾经与网红博主“拉宏桑”合作,展示了一起反家暴行动,也因此小火了一把,每天接到各类求助咨询。那一阵子,他感到自己被卷入密集的情绪里,“比较抑郁”。
郭高博团队的保镖正在给拉宏桑讲授防身技巧/图源:@拉宏桑
一个未成年小姑娘找到他们,说自己身孕五个多月,被“打掉了”,导致从此不孕,男友还在网上诋毁她,说孩子不是自己的。郭高博提出免费帮忙,到最后关头,小姑娘说,不用了,算了。
另一次,江苏某高校的一名女生向他倾诉,自己被导师侵犯了。郭高博也提出免费帮她处理这件事,对方犹豫之后还是拒绝,“怕惹上事情”。
“大哥”们能够解决一些直接的暴力冲突,但对于更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也无能为力。
尽管如此,阿灿告诉南风窗,每次为弱者解决问题之后,对方投过来的“那种感谢的眼神、表情”,还是带给他一丝成就感。2024年下半年,“专业保镖团队”在网络走红,短短几天涨粉10万。“一方面是为我们引流,另一方面也希望大家能够意识到,所谓的家暴虽然说很难(解决),但依然有人在尝试解决,要敢于对它说‘不’。”
家暴虽难解决,但要敢于对它说‘不’/《危险的她》剧照
在郭高博看来,“侠气”是保镖精神的核心。他的公司里挂着八个大字,“行侠仗义,忠诚可靠”。在过去,他觉得保镖的最高水准是做到顶级政要、富商的身边,现在,他也想张扬追求正义的“侠气”。
“我觉得我很厉害,我今年才25岁,(做的事)也还算可以。”这位被业内称为“00后第一保镖”的年轻人说。
当下,“白社会”保镖团队还处在朦胧生长的状态。
蒋家林团队的社媒主页显示,他们也为债务纠纷提供解决服务。当被问及其中的法律风险时,他告诉记者,“纯靠义务(帮助弱势群体)肯定不长久,催收是维持公司运转需要,但我们是合理合法合规去催收,不是非法催收。”
他坦承,目前,公司的安保服务还不算赚到钱。“就是当成一件有意义的事去干,至于以后能发展成什么样子,那就看发展趋势走。”(南风窗)
来源:故事点亮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