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天天练】小学1~6年级思维能力特训|第1711期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8 14:37 1

摘要:教室里有男生和女生共48人,女生走了一半的人数后,教室里还剩下35人。请问:教室里原来有男女生各多少人?

⬇︎⬇︎⬇︎

一年级

教室里有男生和女生共48人,女生走了一半的人数后,教室里还剩下35人。请问:教室里原来有男女生各多少人?

二年级

若甲÷ 3=甲-18,要使等式成立,甲表示几?

三年级

有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拼成两种不同的大长方形A和B, A的周长是26厘米, B的周长是34厘米,求原来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四年级

一辆卡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卡车出发1小时后,一辆客车也从甲地出发,经过3小时两车同时到达乙地。如果客车每小时比卡车多行2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五年级

下图中正方形EFGD的边长是10厘米,长方形ABCD的宽是8厘米。长方形ABCD的长是多少厘米?

六年级

有大小两种土豆,大土豆与小土豆的单价比是5:4,其质量比是2:3,把两种土豆混合在一起成100千克的混合土豆,单价为每千克4.4元。大小两种土豆原单价各是多少元?

请做完题之前不要看下面的答案!!独立思考很重要!切记!切记!切记!

一年级

【答案】教室里原来有男生22人、女生26人。

【解析】根据题意:教室里48人,女生走了一半的人数后,还剩35人,可以算出离开教室的女生人数为:48-35=13(人),这13人是女生人数的一半,所以原来的女生人数为:13+13=26(人);因为原来教室里的总人数是48人,女生有26人,那么男生人数就是:48-26=22(人)。所以教室里原来有男生22人、女生26人。

二年级

【答案】27。

【解析】

方法一:如下图所示,等式左边甲÷3,就是把甲平均分成3份,甲÷3就是其中的1份;要使等式成立,等式右边甲-18也是其中的1份,所以减掉的18就对应其中的2份,1份是18÷2=9,甲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9×3=27。

方法二:甲是一个数与3相乘的积,而且大于18的数。这样的数有21,24,27……,当甲=27时,27÷3=9,27-18=9,等式成立。

三年级

【答案】原来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3厘米。

【解析】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A和B形状如下图:

由图A可知:A的周长=2长+4宽=26(厘米)

所以:长+2宽=13(厘米) ①

由图B可知:B的周长=4长+2宽=34(厘米2)

所以:2长+宽=17厘米 ②

由①+②可得到3长+3宽=13+17=30(厘米)

所以:长+宽=10(厘米) ③

所以原来长方形的长:

②-③=17-10=7(厘米)

原来长方形的宽:①-③=13-10=3(厘米)

四年级

【答案】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

【解析】根据题意“卡车出发1小时后,客车也从甲地出发,经过3小时两车同时到达乙地”,可知“卡车行驶4小时的路程”与“客车行驶3小时的路程”相等。再由“客车每小时比卡车多行20千米”可知“3个小时客车比卡车多行了20×3=60(千米)”,这“60千米”相当于“卡车1小时行驶的路程”,即卡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最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以计算出甲、乙两地相距的路程,即:60×4=240(千米)。

五年级

【答案】长方形ABCD的长是12.5厘米。

【解析】连接EC如下图:

观察图可得:以DE边为底,三角形CDE的高与EF相等,那么三角形CDE的面积=DE×EF÷2,正好是正方形EFGD面积的一半;以CD边为底,三角形CDE的高与BC相等,那么三角形CDE的面积=CD×BC÷2,正好是长方形ABCD面积的一半。由此可知:正方形EFGD的面积与长方形ABCD的面积相等。已知正方形EFGD的边长是10厘米,可以求出正方形EFGD的面积=10×10=100(平方厘米),因为正方形EFGD的面积与长方形ABCD的面积相等,所以长方形ABCD的面积也是100平方厘米。已知长方形ABCD的宽是8厘米,可以求出长方形ABCD的长是100÷8=12.5(厘米)。

六年级

来源:美萱教育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