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彻底入局车BU?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8 15:06 3

摘要:9 月 6 日,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正式签署 “三智” 深化合作协议,宣布将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制造三大领域展开深度协作。此次合作的最大亮点,在于华为 “多部件合作模式” 的首次落地,以及宝骏品牌全新旗舰 SUV 华境 S 的同步曝光。这场看似常规的车企与

9 月 6 日,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正式签署 “三智” 深化合作协议,宣布将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制造三大领域展开深度协作。此次合作的最大亮点,在于华为 “多部件合作模式” 的首次落地,以及宝骏品牌全新旗舰 SUV 华境 S 的同步曝光。这场看似常规的车企与科技公司联姻,实则暗藏着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新逻辑。

据行业消息,宝骏华境成熟的车型华境 S 售价区间预计锁定 15 万 - 25 万元,这一价格带将打破当前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壁垒。此前搭载华为 ADS 系统的车型多集中在 30 万元以上,即便是北汽极狐阿尔法 S6、阿维塔 06 等 “亲民款”,起售价也超过 22 万元。而华境 S 将成为首款把华为高阶智驾(ADS Pro 增强版)带入 15 万元价格带的车型,且全系标配鸿蒙座舱 HarmonySpace 5 与舱内激光视觉方案。

价格下探的背后,是双方成本控制能力的协同。上汽通用五菱的 I²MS 智能岛制造体系已实现单台汽车制造成本下降 31%,而华为通过硬件自研比例提升(如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正持续降低智驾方案成本。按当前成本结构测算,华为 ADS Pro 系统硬件成本约 2 万 - 3 万元,叠加鸿蒙座舱 1 万 - 2 万元的投入,相较传统燃油 SUV(如丰田 RAV4 优惠后 14.38 万元),华境 S 在智能化配置上的溢价被压缩至 3 万元以内,这一差值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此次合作引发的最大争议,莫过于以 “人民需要什么就造什么” 为口号的宝骏,是否会放弃平民路线。从数据看,宝骏品牌正面临转型压力:2024 年累计销量仅 43647 辆,较巅峰时期的年销百万辆相去甚远。推出 15 万元以上的华境 S,既是品牌向上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智能化浪潮的生存必需。

但这并不意味着宝骏将放弃主流市场。一方面,智能岛工厂具备兼容 A0 级小车至大六座 SUV 的柔性生产能力,可同时支撑高低端车型制造;另一方面,华为 “多部件模式” 的灵活性为后续技术下放预留空间。参考比亚迪 “天神之眼” 智驾系统计划覆盖 20 万元以下车型的策略,未来宝骏 10 万 - 15 万元主力车型有望搭载简化版华为智驾方案(如 ADS SE 基础版),实现 “高阶技术大众化”。

实际上,对于手握 10 万预算的消费者而言,短期内选择宝骏仍具性价比。当前 10 万级市场主流车型(如吉利缤越、长安 CS35 PLUS)智能配置仍以基础 L2 功能为主,而宝骏现有车型(如 RS-3)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已开始搭载灵眸辅助驾驶等自研技术。随着华为合作带来的供应链优化,未来 10 万级宝骏车型有望以更低成本实现智能配置升级。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的合作,标志着汽车智能化进入 “模块化” 新阶段。不同于、不同于 “HI 模式” 下华为深度介入整车设计,“多部件模式” 将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主导权交还主机厂,华为则聚焦智能化解决方案输出,这种分工既保留了车企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又降低了智能技术应用门槛。

从行业影响看,该模式可能加速智驾技术的普及。中信证券预测,2025 年搭载领航驾驶方案的乘用车销量有望突破 500 万辆,渗透率超 20%。而华为通过与宝骏的合作,可快速抢占 20 万元以下主流市场,实现乾崑智驾系统的规模化落地 —— 这正是其冲刺 2025 年底 200 万辆搭载目标的关键一步。

但挑战同样存在。当前 Momenta、地平线等第三方智驾公司正加速布局中低端市场,比亚迪等车企也在推进自研技术下放。如何在保持技术优势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将成为华为与宝骏合作能否持续见效的核心。此外,随着 “含华量” 成为新车竞争焦点,后续在生产交付、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协同能力,也将考验双方的合作深度。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关键期,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的 “多部件合作” 既是一次商业模式创新,也是中国车企应对智能化转型的战略探索。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场合作带来的不仅是一款性价比突出的智能 SUV,更预示着 “全民智驾” 时代的加速到来。

来源:电动E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