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这样一户书香世家。祖父是光绪年间的进士,父亲是北大英文系高材生。耳濡目染下,叶嘉莹从三四岁起便开始接触古诗词。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这样一户书香世家。祖父是光绪年间的进士,父亲是北大英文系高材生。耳濡目染下,叶嘉莹从三四岁起便开始接触古诗词。
那时小小的她还不知道读这些诗词的意义,很多年后她才明白:读过的诗词就像吃过的饭一样,早已融入她的骨子和血液里,变成身体的一部分,成为她日后抵过漫长风霜一生的风骨和韧性。
1948年,年轻的叶嘉莹随丈夫赴台。在基隆码头上,她望着渐渐远去的海岸线,突然明白了杜甫"丛菊两开他日泪"中的家国之思。在台湾大学任教的日子里,她把对故土的思念都化作了讲台上的激情。
1978年,五十四岁的叶嘉莹终于回到阔别三十年的故土。站在南开大学的讲台上,她讲着讲着就哽咽了。那天她讲的是杜甫的《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中的每一个字,都浸透着她的人生况味。
叶嘉莹说,“我天生就是一个教书的”,她教了整整70年。这些年,她到过国内几十所大学讲学,演讲高达数百场。她的课堂,总是坐无虚席。2016年,叶嘉莹荣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晚年的叶嘉莹捐出毕生积蓄,没给后代留下钱。有人问她为什么,她说:“我想在我离开世界以前,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世界,留给那些真正的诗歌爱好者,把宝贵的文化传承下去!”
2024年11月24日,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叶嘉莹在天津逝世,享年101岁。
叶嘉莹先生用她的一生告诉我们:
诗词从来不是过时的装饰,而是照亮生命的光。
为纪念叶嘉莹先生,4月1日,我们荣幸邀请到叶嘉莹先生的两位博士生——钟锦(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与黄晓丹(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做客视频号直播间,以诗为媒,以词为桥,共同追忆先生风骨,品味诗词中的永恒之美。
4月1日(周二)晚上8点半
在“悦悦图书”视频号直播间
扫码预约
主持人
秦畅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
全国金话筒奖获得者
本期嘉宾
钟锦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从叶嘉莹先生治词学。著有《词学抉微》《康德辩证法新释》《长阿含经漫笔》《菊坛点将录》,译作《波斯短歌行》《恶之华》《杜伊诺十歌》,整理古籍《迦陵词合校》《词则》,主持整理《陈廷焯全集》。
黄晓丹
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博士师从叶嘉莹先生。现任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著有《诗人十四个》《陶渊明也烦恼》《九诗心》等。
直播图书
《古诗词课》
作者:叶嘉莹
阅读中国古典诗歌,既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也真的可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格局。
这三十六课中,我在讲述每一位诗人每一部作品的时候,所要传达的,可以说都是我所体悟到的诗歌中的一种生命,一种生生不已的感发的力量。
——叶嘉莹
《唐宋词十七讲》
作者:叶嘉莹
《唐宋词十七讲》为作者叶嘉莹唐宋词系列讲座的讲演记录,内容是《唐宋词名家论稿》的补充和完善。《唐宋词十七讲》中共论析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词人十五家。结合他们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写作艺术等方面追寻唐宋词的演变与发展轨迹,讲述中既兼顾他们纵横之间的影响及关联,又特别注意其虽相似而实不同的深微意境,清隽的言辞于含英咀华之中深探词人之用心,时时闪现的真知灼见足以启迪读者,浚发妙悟灵思。
《九诗心》
作者:黄晓丹
不确定的时代,如何获得内心的安定与从容?用古诗回应现实变局,陪你度过人生暗夜。
本书选择了屈原、李陵、曹丕、陶渊明、杜甫、欧阳修、李清照、文天祥、吴梅村等九位诗人来讲述与探讨,这九位诗人的共同点是:身处于大变局的时代,用文学转化生命的痛苦,完成伟大的创造。全书文笔极富文学感染力,带读者跨越古文门槛,直接与古人讨论真实深刻的人生问题。
《鲁拜集之美》
作者:欧玛尔.海亚姆
英译者:爱德华.菲茨杰拉德
中文译者:钟锦
百年来,这本感慨人生如寄、盛衰无常,以且行且乐、纵酒放歌为宽解的诗歌杰作被转译又转译,暗含的哲人沉思和诗人潇洒吸引无数诗人、作家、插画家、装顿艺术家以各自的方式向它致敬,成为西书收藏界的第一心头好。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特辟一间藏室,只收藏这一本书,但却有着 500 种不同的版本版本之多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作品!
仅在中国,这部诗集就被胡适、徐志摩、郭沫若、闻一多、成仿吾、林语堂、吴宓、朱湘、梁实秋、钱踵书、屠岸、李霁野、黄克孙、黄果忻、木心等大家全译或选译过。《鲁拜集》《柔巴依集》《我默绝句集》《怒湃译草》都是它!
《白雨斋词选》
[清] 陈廷焯 编选 钟锦 校订
书中分《大雅》《放歌》《闲情》《别调》四集, 以《大雅》为正, 三集副之, 每集各六卷, 共编入历代诸家词作二千三百六十首, 有多处眉批和圈点。《词则》于词的去取评骘, 充分体现了陈廷焯晚期的词学思想, 且收有部分如今传布较少的佳作, 是历代词作的一部重要选集。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即在《词则》的基础上总结而成, 是晚清三大词话之一。《词则》中的多条批语, 评析诸词特色, 考词之承继流变, 与《白雨斋词话》颇有关联, 而于具体词句的点评则更丰富细微, 很有价值。
👇🏻视频号直播预约1日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