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家政女工十年打拼挣百万:每天16小时全年无休,值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8 15:00 1

摘要:她曾穷到孩子喝不起奶粉,十年后,她骄傲地说:"这几年我赚的不止100万了。"43岁的家政女工马秋玲,用每天16小时、全年无休的拼搏,改写了全家人的命运。面对十年背井离乡、抛家舍业的付出,她的回答斩钉截铁:"值!如果我不变,孩子们可能都早早辍学结婚了。"

人物故事

家政女工:马秋玲

"这几年我赚的不止100万了"

从为奶粉发愁到改变家庭命运

每天16小时,全年无休,坚持十年

她曾穷到孩子喝不起奶粉,十年后,她骄傲地说:"这几年我赚的不止100万了。"43岁的家政女工马秋玲,用每天16小时、全年无休的拼搏,改写了全家人的命运。面对十年背井离乡、抛家舍业的付出,她的回答斩钉截铁:"值!如果我不变,孩子们可能都早早辍学结婚了。"

01

高收入背后的超常付出

DAILY STRUGGLE

HARD WORK

每天16小时

全年无休的坚持

高收入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每天工作16小时,全年无休,整整十年

马秋玲的故事并非个例。在上海做家政的刘素贤阿姨同样在五年时间里积累了近百万存款,她最低年收入十几万,最高时甚至三个月就赚了十几万。然而高收入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马秋玲的工作强度令人咋舌——每天工作16小时,全年无休。这样的工作节奏,她保持了整整十年。

02

家政行业的高收入真相

INDUSTRY TRUTH

HIGH INCOME

改变传统认知

专业技能决定价值

家政不是保姆,而是用专业技能提升家庭品质的职业人才

传统观念中,家政工作是低端劳动,但现实正在刷新人们的认知。在盘锦市通过"家政进社区"项目实现就业的1762名女性中,月嫂、育婴师等高端岗位月薪可达1.2万-1.48万元,保洁、护理员等基础岗位也能拿到6000元。高素质家政服务人员更是市场上的"香饽饽"。上海的蒋云连从三天被辞退的"阿姨"成长为月薪过万的"生活管家",她表示:"家政不是保姆,而是用专业技能提升家庭品质的职业人才。"

03

技能提升是关键突破口

SKILL UPGRADE

KEY TO SUCCESS

专业资格认证

系统化培训

1

专业技能与证书是敲门砖

马秋玲、刘素贤等高收入家政员的经历,印证了技能提升对收入增长的重要性。刘素贤在公司学了不少技能,考取了育婴师证书、厨师证书等,成了被客户争抢的对象。

2

系统化专业化培养

家政行业正在向专业化、标准化发展。上海开放大学自2012年起探索家政人才培养,2014年开设家政大专班,2020年开办家政学本科,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超2200人。2025年6月,上海还推出了首期家政服务高技能人才专项培训班,68名优秀从业人员开始接受系统化、专业化的高技能培训。

04

改变的不只是收入,更是命运

CHANGING FATE

FAMILY IMPACT

教育机会

代际传递阻断

对于马秋玲来说,十年家政工作带来的不只是经济状况的改变,更是全家命运的转折。她坦言:"如果我不变,孩子们可能都早早辍学结婚了。"这份工作让她有能力给予子女更好的教育机会,彻底切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在盘锦市,从农村主妇到月薪1.48万元的金牌月嫂,徐凝的蜕变也是家政业改变命运的生动案例。她表示:"以前围着灶台转,现在有了自己的事业,这种成就感无可替代。"

05

家政行业的新机遇

INDUSTRY TRENDS

NEW OPPORTUNITIES

需求扩大

专业化与国际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二胎、三胎生育政策的落地,很多双职工家庭对家政人员的需求也在增大。90后、00后成为社会主力军,对家政的需求量逐渐扩大,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的家政服务已从传统的家务辅助,升级为现代品质生活的"标配"。

市场需求也从一般的保洁、保姆,向专业母婴护理、老人照护、营养配餐、高端管家等方向多元化发展。一些高素质的家政服务人员甚至开始承接国际订单。刘素贤就因为工作的缘故去过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这些跨国订单的收入远高于国内。

06

写给想进入这行的人

CAREER ADVICE

SUCCESS TIPS

职业建议

关键要素

1

技能专业化

考取相关职业证书,如育婴师、营养师等,不断提升专业技能。

2

积累经验

从基础工作做起,逐步向高端岗位发展。

3

建立口碑

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是获得高薪订单的关键。

4

吃苦耐劳

高收入往往意味着高强度的工作,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来源:啊聊不见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