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褚良银、潘大伟等《AFM》:一滴血2分钟破译“钾密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1 11:10 1

摘要:是人体里的“娇气宝贝”——其浓度多0.1mM,心脏可能玩“速度与激情”;少0.1mM,肌肉立马变“罢工咸鱼”。检测血液中的钾离子浓度,就像给身体的“电路系统”做安检,保障神经与肌肉的“电流”顺畅,活力满格不“跳闸”!传统检测方法像老式监控探头:抽血疼、等结果比

)是人体里的“娇气宝贝”——其浓度多0.1mM,心脏可能玩“速度与激情”;少0.1mM,肌肉立马变“罢工咸鱼”。检测血液中的钾离子浓度,就像给身体的“电路系统”做安检,保障神经与肌肉的“电流”顺畅,活力满格不“跳闸”!传统检测方法像老式监控探头:抽血疼、等结果比追剧还煎熬,关键时刻总错过“犯罪现场”。为实现血液中钾离子浓度的快速高效定量检测,四川大学褚良银、潘大伟团队开发出了一种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4-丙烯酰胺苯并-15-冠-5)(PNB)水凝胶应变传感器,给水凝胶装上“特工装备”,化身007,从一滴血里揪出潜伏的“血钾刺客”,演一场“沉默杀手”无间道!水凝胶应变传感器充分利用水凝胶的“刺激-响应”特性,只需一滴血、两分钟,颠覆了传统医学检测的暴力美学,给每个钾离子安装了追踪器!该研究以题目为“A novel smart hydrogel strain sensor for efficient and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blood potassium concentration with a drop of serum”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上。

水凝胶特工的“破案工具箱”(图1):

1. 智能捕手:15-冠-5“离子手铐”

水凝胶里埋伏着皇冠形分子陷阱(15-冠-5基团),专门识别钾离子并“铐”成2:1黄金搭档,具有高稳定系数!

2. 物理交联黑科技:Laponite XLG(L-XLG)“纸牌屋架构”

用Laponite XLG搭出“分子乐高”,通过电子、氢键构建的动态交联体系,既给水凝胶装上弹簧筋骨,加强水凝胶的机械性,又给离子开快速通道,传统化学交联水凝胶还在堵车,它已上演“速度与激情”。检测效率急剧提升!

3. 强强联合: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分子双面胶”

MPS中的硅氧烷基团(—Si(OCH3323)COO—)与水凝胶单体共聚,共价键手拉手,编织出3D分子网络铠甲。

4. 变形发电报:电阻应变片“摩斯密码”

钾离子落网瞬间,水凝胶收缩触发“形变探戈”,急剧收缩,传导给电阻应变片转变为“钾语报告”——电阻变化比心电图还敏感!

图1 智能水凝胶应变传感器检测原理的示意图。

性能暴击:六边形战士的硬核技能

水凝胶/PI基底共价键结合,水凝胶如何形变,都不脱离基底(图2)。

2. 血钾浓度1mM 9mM全段监控(图3)。

3. 2 min 超快响应效果,16 μL 超少血清样品用量(图4)。

4. 15-冠-5对K+的高选择性,面对血清中常见的钠离子(Na)、钙离子(Ca2+)、镁离子(Mg2+)等“干扰天团”,水凝胶传感器对K5. 2分钟快速检测(K+5 mM) 8分钟复位(去离子水冲洗) 循环12次任务不掉链(图5c,d)。

6. 水凝胶内置智能温控芯片——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的温度响应特性,实现25°C(空调房) 40°C(发烧模式)全场景作战(图6)。

图2 水凝胶和PI基底之间结合强度的表征。c, d) 改性PI基材和在25 °C下用不同浓度交联剂制备的水凝胶之间的剥离强度(c)和剪切强度(d)。e) 由1%L-XLG共聚成的PNB水凝胶结合到改性PI基底上制备的双层的温度依赖性变形。

+浓度时的微应变值。图4 以1% L-XLG为交联剂制备的水凝胶应变传感器在32°C下的检测性能。a) 水凝胶应变传感器在不同浓度(从1mM到9mM)的K+溶液中的动态微应变变化。b) 通过逐步将K+浓度从0改变到9 mM,水凝胶应变传感器的连续检测性能。c) 在不同体积的人血清样本中识别K+从3.8 mM到 5.4mM时,水凝胶应变传感器的微应变值。图5 用1%L-XLG制备的水凝胶应变传感器在32°C下的抗干扰性和重复检测性能。a,b) 用不同浓度的不同离子(a)和不同浓度的Na+、Mg2+和Ca2+(b)测试的水凝胶应变传感器的抗干扰性能。c,d) 通过在0 mM和5 mM之间反复切换K+浓度,水凝胶应变传感器(c)的重复检测性能和检测到的微应变值(d)。图6 温度对1% L-XLG水凝胶应变传感器检测性能的影响。a) 温度对水凝胶应变传感器在识别血清样本中不同K+

总结:四川大学褚良银、潘大伟等开发出的一种新型智能水凝胶应变传感器,只需一滴血清(16微升)就能在2分钟内精准检测血钾浓度。这项研究将具有特异识别能力的PNB水凝胶与高灵敏度电阻应变片巧妙结合,利用15-冠-5单元像“分子手铐”般精准捕获钾离子,同时通过Laponite XLG纳米片构建的“纸牌屋”结构加速离子传输,使水凝胶快速收缩并转化为可测应变信号。该传感器不仅实现了超快速、微量样本检测,更展现出惊人的抗干扰能力和重复使用稳定性,为血钾浓度的高效定量监测带来了创新解决方案,未来还可拓展应用于其他生物标志物(Biomarker)、环境污染物、农药残留物等多种检测场景。

通讯作者简介:

褚良银,四川大学二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8),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9),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4),中国化工学会会士(2022)。长期从事传质与分离、微化工、膜材料与膜过程、控释系统、功能材料等领域的研究。

潘大伟,四川大学副研究员、博导。长期从事微化工技术、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原文链接: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