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18年的智障工人搬砖68万块零报酬,黑工链暗藏多少血泪?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8 11:11 1

摘要:他每月搬砖68万块,重复11万次弯腰动作,却一分钱报酬也拿不到;他失踪18年,家人以为早已离世,却被发现困在湖南某砖厂默默劳作;他是李松岭,一名智障工人,也是全国近400名被强迫劳动残障者的缩影……

【前言】
他每月搬砖68万块,重复11万次弯腰动作,却一分钱报酬也拿不到;
他失踪18年,家人以为早已离世,却被发现困在湖南某砖厂默默劳作;
他是李松岭,一名智障工人,也是全国近400名被强迫劳动残障者的缩影……

2025年7月,河南睢县救助站。
74岁的谭照真紧紧抓住儿子的手,泪如雨下:“我是你妈妈呀!”
可47岁的李松岭只是茫然地摆摆手,目光空洞地望向别处。

18年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李松岭在中秋节出门后失踪。
家人寻遍乡镇河道、桥洞,甚至去认过无名尸首,最终绝望地认为他“不是饿死就是冻死在外面”。
谁能想到,他竟被工头带到700公里外的湖南砖厂,成了不见天日的“打包工具”……

在湖南省临湘市艳飞砖厂,李松岭被工头称为“开友”。
他的工作是日复一日地用砖夹搬运5块砖(约20斤),摆上传送带。

最多的一个月,他搬了68万块砖。
算下来平均每天需重复“夹砖-弯腰-放砖”动作3655次,全年无休。
然而,27个月的艰苦劳作,应得的13万元工资,被工头以“生活费”名义扣去3.5万,剩余9.5万全数私吞。

直到媒体暗访报警,李松岭和4名智障工友才被解救。
而此时,工头们已从5人身上牟利46万余元。

工头付某发的妻子辩称,这些智障工人是“在路边捡到”的。
“管吃管住,还给啤酒饮料,偶尔给点零钱”,仿佛成了慈善行为。
但她绝口不提丈夫私吞全部工钱的事实。

砖厂方面则自称“委屈”:
他们按每万块砖130元的价格将打包业务外包给工头,从未拖欠工资。
至于工头用什么人、是否发工资,砖厂“并未过问”。

事实上,这种“外包”模式成为砖厂推责的挡箭牌。
多地判决书显示,近10年间全国至少50家砖厂出现类似情况,近400名智障人员被强迫劳动。
工头们或在街头诱骗,或直接“购买”(甚至有8万元买8人的案例),甚至持械抢劫智障工人。

艳飞砖厂没有大门,宿舍24小时开放。
但当被问为何不逃跑时,智力稍好的工人粟某辉只是低声说:“没钱。”

这些智障人员多数无法说清自己的身份和来历。
如“水牛”经DNA比对和人脸识别均找不到户籍信息,成了“无名者”。
工头正是利用他们无自我保护能力、无法维权的特点,将其视为“完美工具人”。

临湘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坦言,全市5000多家企业仅6名劳动监察人员,年接投诉千余起,难以主动发现隐蔽的强迫劳动现象。

北京化工大学薛长礼教授指出,这是“系统性监管失灵”。
基层治理末梢存在明显短板,需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机制。
法律上也应强化对“幕后”雇主的刑事责任追究,而非仅惩处工头。

李松岭被接回家后,家人送他入院治疗。
令人欣慰的是,他逐渐回忆起家人名字,开始依赖亲属,“出门总跟在后面”。
家人为他办理了残疾证并申请“五保户”,未来可获国家补贴。

但更多“李松岭”仍可能被困在某地砖厂。
他们的遭遇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
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人的尊严如何被轻易践踏;而在监管盲区,罪恶如何悄然滋生。

【结语】
李松岭的故事有了阶段性结局,但系统性问题远未解决。
若不能从根本上堵住外包监管漏洞、加强基层治理,类似悲剧仍会重演。

每一名智障工人都应被看见、被保护、被尊重。
他们的劳动价值不容剥夺,基本权利必须捍卫。
这不仅关乎法律正义,更衡量着社会的文明底线。

来源:不珍惜时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