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欧地区国家是西方最典型的福利国家,共性是国家通过高税收向全体居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福利关照,内容涵盖生育、儿童、教育、就业、工伤、失业、养老、住房、医疗、丧葬等。因此,北欧被认为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地区,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指数都在0.2~0.26
北欧地区国家是西方最典型的福利国家,共性是国家通过高税收向全体居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福利关照,内容涵盖生育、儿童、教育、就业、工伤、失业、养老、住房、医疗、丧葬等。因此,北欧被认为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地区,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指数都在0.2~0.26之间,居于世界最低水平。
在强大的医疗保健系统以及对生物技术和可持续发展关注的推动下,北欧在生物制药、生物仿制药和数字医疗解决方案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主要的参与者包括诺和诺德、阿斯利康、灵北制药,以及辉瑞和诺华等全球巨头。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医疗支出压力上升,北欧地区的仿制药使用量持续上升。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的医疗创新以及对环保型药品的大力推广,北欧市场将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医疗保健领域的重要一员。
01
北欧医药市场规模巨大,
人均医疗支出位居全球前列
北欧地区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700万,2023年药品市场规模达340亿美元,占欧洲医药市场的8.3%。
其中,瑞典(125亿美元)、丹麦(95亿美元)、挪威(65亿美元)、芬兰(45亿美元)、冰岛(10亿美元)。挪威以人均年医疗支出1.3万美元居全球第一,瑞典(1.1万美元)、丹麦(1.05万美元)紧随其后。
疾病类型以慢性病主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超45亿美元(诺和诺德GLP-1类药物贡献60%份额),肿瘤药增速最快(CAGR 8.2%)。
02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高地
北欧是欧洲生物医药创新药高地及研发核心区,2023年注册的临床试验中,肿瘤(35%)、神经退行性疾病(20%)、基因疗法(15%)占比最高。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丹麦诺和诺德等机构与企业推动前沿领域突破。
丹麦和瑞典之间的奥瑞桑德区域孕育了著名的丹麦-瑞典生物医药谷(Medicon Valley)。 该区域涵盖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和瑞典的马尔默、隆德等城市,是北欧地区生命科学行业的创新地。
医药谷内拥有超过1500家生命科学领域企业,雇员约4.25万人。该区域在生物制药技术、诊断技术和急救技术领域具有技术优势,研究主要聚焦在癌症、糖尿病、脑疾病和免疫性疾病领域。
03
北欧仿制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Statista数据,2024年北欧仿制药市场预计达到138.6亿美元,其中仿制药占比约为30%~40%。北欧各国政府积极推动仿制药使用,降低医疗支出,使仿制药市场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29年,北欧仿制药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约为4%~6%。
主要驱动因素是北欧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已达20%~25%,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药物需求旺盛。且各国医保系统支出增长,促使政府支持价格更低的仿制药替代方案。尤其2024—2028年,多种专利药物在北欧市场到期,为仿制药提供进入机会。
04
北欧仿制药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中国药企仍有机会进入
北欧仿制药市场虽然规模有限,但其高替代率(75%~85%)、严苛的环保法规(如丹麦要求2030年前药品生产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和集中采购驱动的价格竞争(挪威仿制药均价仅为原研药的18%)形成独特竞争格局,市场由跨国巨头(Teva、Sandoz占40%份额)与本土企业(如丹麦Orifarm、瑞典Meda)主导。
由于生物制剂的专利临期,北欧市场对生物类似药的需求持续上升。预计2025年生物类似药市场份额将达仿制药市场的30%。且北欧市场对环保要求严格,药品生产商需符合可持续发展标准。预计未来招标将更多考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和环境影响。另外需注意,北欧市场平行进口药品(Parallel Imports)占比达15%~20%,对仿制药企业构成一定价格竞争压力。
中国药企在进入北欧市场时,还需谨慎应对各国政策壁垒,同时需以复杂制剂和专科仿制药绑定北欧分销网络,将高合规成本转化为进入欧洲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05
北欧招投标以公共采购为主,
要求严格
1. 以公共采购为主,强调成本效益
北欧国家的医疗体系主要由公共医疗机构主导,药品采购通常通过国家级或地区级的集中招标进行。各国的药品招标机制强调成本效益(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CEA),确保医保体系可持续性。例如:
丹麦:丹麦医药采购服务机构(Amgros)负责医院用药的集中采购,覆盖全国大部分医院。
瑞典:各区域委员会(Regional Councils)负责药品采购,依据健康技术评估(HTA)决定报销范围。
挪威:国家级采购机构Sykehusinnkjøp HF统一招标医院药品。
芬兰:医院药品采购由各区域医药中心负责,部分药品采用全国性集中采购。
冰岛:药品采购主要由公共医疗系统Landspítali(国家大学医院)主导。
北欧医院药品采购通常以价格为主要考量因素,仿制药供应商需提供最低报价才能赢得市场份额。因此在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领域,北欧国家普遍采用最低价中标机制,鼓励竞争,如瑞典的“处方药物交换系统”(Generic Substitution),确保医生和药剂师优先开具最具成本效益的仿制药,以减少医保支出。
2. 长期合同与供应稳定性
北欧国家在医院药品招标时,通常倾向于长期合同(2~4年),确保供应链稳定,同时降低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
3. 环保与可持续采购要求
北欧国家在药品招标中越来越关注环境可持续性(Sustainable Procurement),要求药品生产符合环保标准。例如,瑞典药品福利局(TLV)在评估药品时,会考虑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和环境影响。
北欧地区经济发达、政治稳定、福利优越,其制药行业的创新与国际化能力全球领先。北欧仿制药市场在医保成本控制、专利到期浪潮和政府采购机制的推动下稳步增长。尽管监管严格,但长期来看,生物类似药、数字化采购、环保标准的提高将成为未来主要发展趋势。对于中国制药企业而言,优化价格策略、确保供应链稳定,并符合北欧环保要求,是进入市场的关键。
来源:佑信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