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越机械公司吕红伟职工创新工作室:聚焦生产痛点 精准发力解难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8 11:23 1

摘要:9月5日上午10点,晋能控股华越机械公司吕红伟职工创新工作室里,团队成员郭小龙正专注地对刚下线的电缆连接器进行性能测试。随着测试仪器传来清晰的“PASS”提示音,又一根电缆连接器完成最后质检,即将投入使用。

图为吕红伟(右二)对工作室成员进行技术指导。

9月5日上午10点,晋能控股华越机械公司吕红伟职工创新工作室里,团队成员郭小龙正专注地对刚下线的电缆连接器进行性能测试。随着测试仪器传来清晰的“PASS”提示音,又一根电缆连接器完成最后质检,即将投入使用。

这款实用的电缆连接器,正是出自这个230平方米的工作室。这一突破不仅打破了企业对外部供应商的长期依赖,更填补了公司在井下液压支架核心部件自主研发的空白。

今年6月20日,山西省阳泉市总工会为吕红伟职工创新工作室授牌,而电缆连接器作为工作室的创新攻关项目,背后藏着一段攻坚克难的研发故事。

此前,华越机械公司长期依赖厂家提供的电缆连接器来连接井下液压支架电液控系统,但由于产品成本高、损耗快、用量大,成为制约企业降本增效的“卡脖子”问题。

“没有现成图纸,没有技术参数,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吕红伟回忆,初期,团队只能拆解现有产品,反向推导结构原理。由于加工设备不趁手,光是部件的适配测试就失败了多次。

吕红伟介绍,最初的管料裁剪要靠下料车间工人帮忙,车间到工作室往返转运耗时费力,流程烦琐还影响效率。于是,他们盯上了一台已经报废的下料机。吕红伟带着队员动手拆解、换件、调试。“你看,这么多电缆管,在下料车间工作需要4个人操作,现在用这台‘老伙计’,一个人足够了。”

面对生产流程中的瓶颈,团队主动创新。以用于电缆连接器管件塑性的锁管机为例,过去操作工需要一手持管、一手操作按钮,双手协调难度大,效率始终上不去。工作室成员经过反复试验,在设备上加装了脚踏控制装置,实现了“手脚并用”操作,双手得以专注于精准定位。这一改动不仅让操作流程更顺畅,还有效提升了生产线的整体效率。

如今,这款自主研发的电缆连接器不仅将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更在耐用性和可靠性上实现升级。从去年7月投用至今,已为公司节省费用近70万元。

对于吕红伟职工创新工作室,除了电缆连接器,雾化筒内壁清理设备同样是拿得出手的创新项目。在公司铸造厂制粉车间的雾化室,雾化筒作为高强高韧不锈钢粉末生产的核心设备,1.7米的外径、4.8米的高度让维护成了大麻烦,人工进入清理不仅有粉尘中毒风险,若残留污垢还会导致换粉时混入杂质,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针对这一痛点问题,工作室研发的雾化筒内壁清理设备应运而生。该设备下层通过持续供气实现空气密封除尘,确保粉尘精准收集;上层配备六路均布喷嘴,通过脉冲控制器实现三路循环吹尘定向清理,搭配防爆摄像头实时监控,全程安全高效。设备投用后,既保障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和职业健康风险,人工成本也显著下降。同时该技术获得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吕红伟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22年,现有团队成员8人,配备专业检测仪器5台,一般仪器2台及专用检测工装4台。成立3年来,工作室聚焦生产一线“痛点”“难点”,以企业需求为研究方向,创新技术、创新工艺,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累计完成项目攻关20余项,获得专利30余项。

来源丨阳泉日报

本文来自【阳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