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为ADS刚秀完城区NCA的肌肉,比亚迪反手就甩出"天神之眼免费"的王炸。当余承东两次下场回应,明眼人都嗅到了火药味——这场智驾大战根本等不到特斯拉FSD入场,中国车企自己就先打起来了!
华为ADS刚秀完城区NCA的肌肉,比亚迪反手就甩出"天神之眼免费"的王炸。当余承东两次下场回应,明眼人都嗅到了火药味——这场智驾大战根本等不到特斯拉FSD入场,中国车企自己就先打起来了!
看看数据就知道为什么华为如临大敌:比亚迪去年427万辆的销量是鸿蒙智行的十倍,新能源累计销量更是突破千万大关。这意味着天神之眼只要体验不拉胯,瞬间就能拥有全球最大的智能驾驶用户池。而华为ADS 2.0基础版卖6000、进阶版36000的定价,在"免费"二字面前简直像穿着西装和裸奔的对手赛跑。
有人说比亚迪技术不如华为?别忘了王传福当年靠三电系统逆袭的狠劲。天神之眼虽然暂未公布详细参数,但比亚迪的"整车全域融合"打法明显冲着华为"纯视觉+激光雷达"的命门去——用更低成本实现80分体验,对普通用户而言,这比华为的95分但贵三倍更有杀伤力。毕竟有多少人愿意为那15%的性能差距多掏几万块?
更致命的是生态位差异。华为ADS绑定的问界、智界目前仍是小众豪华定位,而比亚迪从海鸥到仰望全覆盖。当宋PLUS车主都能用上免费高阶智驾时,问界M7车主却要纠结是否加钱选配,这种对比带来的心理落差,可能比技术差距更影响市场选择。难怪有供应链人士透露:华为内部已紧急评估智驾订阅制可行性。
但免费真的是万能解药吗?特斯拉FSD收费超6万照样有人买单,关键在用户体验能否形成代差。华为现在最该担心的不是比亚迪的技术,而是对方用规模摊薄成本后,自己既做不到足够便宜,又无法拉开足够差距。就像手机圈里小米当年用性价比逼得荣耀独立——现在比亚迪正在用同样的剧本改写智驾规则。
这场较量背后其实是两条技术路线的对决:华为坚持的"堆料派"需要高溢价支撑研发,比亚迪的"普惠派"则用规模反哺技术迭代。当余承东说"智驾不是价格战"时,王传福的算盘恐怕是:用1000万车主的数据喂养算法,迟早磨出比你更懂中国路况的智驾系统。
回头看华为的困境,本质是智能汽车时代的"苹果悖论"——当你的技术优势不足以形成垄断,又放不下身段参与肉搏,就容易被对手用生态优势绞杀。毕竟在汽车这个赛道,销量才是技术迭代的第一燃料。
现在压力来到华为这边:是要咬牙降价换市场,还是死守高端等拐点?或许正如余承东所说:"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只不过这次,退路早被比亚迪的千万大军堵死了。
来源:益者三友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