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宫鲁鸣上任第7天,后卫线被砍掉一半人,留下的全在加练到凌晨两点。
宫鲁鸣上任第7天,后卫线被砍掉一半人,留下的全在加练到凌晨两点。
这不是传闻,是训练基地流出的真事。
教练组把录像剪成30秒一段,每段只盯一个细节:传球落点、防守脚步、出手选择。
谁慢了半拍,谁就得跑圈。
跑完继续看录像,继续跑。
有人当场掉眼泪,有人第二天主动加练。
宫鲁鸣没安慰,只说了一句话:想赢球,先学会不犯错。
李梦最近多了个新身份。
她和詹姆斯连麦那天,直播间涌进300万人。
老詹一句“你打球像我”,弹幕直接刷屏。
年轻人把这句话剪成短视频,播放量两天破亿。
女篮队员的私信箱爆了,全是小孩发来的训练视频,问能不能进国家队。
李梦没回,她把视频转给助教,让助教挑人。
挑中的孩子,下周就能进集训营试训。
偶像的力量,第一次在中国女篮变成真通道。
刘禹彤从上海队大巴下来那天,球迷把出口堵了三层。
她全运会场均19分12篮板,命中率58%,全是硬凿出来的。
上海队缺的就是这种不讲理的得分点。
俱乐部直接给她配了专属体能师,训练计划按NBA标准走。
第一周,她深蹲重量涨了10公斤。
队里老队员说,这姑娘来了,内线训练从下午四点拖到七点,没人敢偷懒。
韩旭的日程表更吓人。
热身赛打完,她拉着翻译去找对手中锋,一句一句问挡拆细节。
回到酒店,她把问题整理成文档,发给全队。
第二天训练,她站在场边当助教,手把手教年轻中锋怎么卡位。
数据网站显示,她今年场均17.6分6.6篮板,但高阶数据更夸张:防守效率联盟第一,助攻率比上赛季涨了一倍。
她说,得分手好当,领袖难做。
难做的事,才值得做。
教练组在悄悄改规则。
以前训练结束就能走,现在必须留半小时写训练日记。
写什么?
写今天犯的错,写明天要改的细节。
宫鲁鸣每周收一次,用红笔圈出共性问题,全队公开念。
有人被念到脸红,有人被念到哭。
哭完继续练。
基地新贴了张纸:犯错不丢人,不改才丢人。
这些变化背后,是女篮在算一笔账。
世界强队平均身高1米85,中国女篮1米83,差两公分。
怎么补?
靠速度,靠纪律,靠少犯错。
宫鲁鸣的30秒录像,李梦的流量通道,刘禹彤的硬凿,韩旭的领袖课,全是为了这两公分。
两公分看着小,在淘汰赛就是生死线。
球迷在算另一笔账。
去年女篮世界杯门票最低80块,今年热身赛已经涨到280。
黄牛说,再涨也有人抢。
为什么?
因为小孩开始学打球了。
培训班教练说,报名学篮球的小女孩比去年多了三倍。
家长问得最多的一句话:练成李梦那样,得花多少钱?
教练答:先练成不犯错,再说钱的事。
训练基地门口,每天凌晨两点还有灯亮着。
那是后卫在加练,那是中锋在写训练日记,那是韩旭在陪年轻人看录像。
灯亮到天快亮才灭,灭之前,有人把灯关了,有人把灯又打开。
打开的人说,再练一组,就一组。
这组练完,天就真的亮了。
来源:雪中愉悦嬉戏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