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通报!沈阳发生一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7 22:57 3

摘要:9月7日,辽宁省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对外发布通报,正式披露沈阳师范大学近期暴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细节——该校第三生活区自备井蓄水池被诺如病毒污染,导致上千名学生出现胃肠炎症状,目前事件处置与防控已进入关键阶段。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9月7日,辽宁省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对外发布通报,正式披露沈阳师范大学近期暴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细节——该校第三生活区自备井蓄水池被诺如病毒污染,导致上千名学生出现胃肠炎症状,目前事件处置与防控已进入关键阶段。

事件的起点要追溯到8月31日。当天,沈阳师范大学校医院陆续迎来多名主诉呕吐、腹泻的学生,症状集中且就诊人数不断增加。察觉到异常后,辽宁省、沈阳市两级相关部门迅速与学校联动,不仅紧急开辟了医疗救治绿色通道,还组建专门医疗队进驻校园开展巡诊,根据学生症状轻重分类施治,最大程度降低病情对学生健康的影响。

从数据变化能清晰看到事件的发展态势与防控成效。截至9月7日17时,累计报告有胃肠炎症状的学生达2087人,其中1817人已痊愈康复,剩余270名仍有症状的学生均为轻症,无一人发展为重症。更关键的是,经综合研判,此次事件的发病高峰期已过,每日新增病例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仅9月6日17时至9月7日17时这24小时内,新增病例仅25人,防控工作已初见成效。

在溯源与风险管控层面,相关部门严格按照Ⅲ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推进工作。疾控人员多次对潜在污染点进行全面消毒,抽调专业团队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对可疑污染物品、周边环境及相关人员进行采样检测。结合供水系统现场勘察结果与实验室数据,最终锁定污染源头为学校第三生活区的自备井蓄水池。目前,该自备井已被封闭管控,彻底切断了污染水源的传播路径。

用水保障与隐患根治工作也同步展开。学校已紧急协调水务部门,全力保障在校学生的日常用水供应;与此同时,正着手推进市政供水管网接入工程,从根本上解决自备水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未来再发生类似污染事件。

值得关注的是,诺如病毒本身具有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环境抵抗力强的特点,尤其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且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引发暴发。其感染潜伏期多为12至72小时,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儿童群体以呕吐为主,成人则多表现为腹泻。针对这类病毒,国家疾控局曾给出明确预防建议: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需按六步洗手法正确洗手;不喝生水、食物需彻底煮熟;感染者尽量居家隔离避免传染;做好环境清洁消毒;保持规律作息与健康饮食以增强抵抗力。

此次沈阳师范大学的公共卫生事件,既展现了当地部门应对突发情况的快速响应能力,也暴露出部分高校在自备水源管理上的漏洞。对于高校而言,饮用水安全是守护师生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此次事件无疑是一次深刻警示——需加强自备水源的日常监测与维护,建立更细致的风险排查机制。后续随着市政供水管网接入工程的落地,该校用水安全将得到更坚实的保障,而这一案例也为全国各类学校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强化水源安全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来源:开拓你的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