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打架”!长春这个重磅艺术展,必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7 20:21 1

摘要:绘画、雕塑、影像、摄影……各类艺术表现形式齐聚,此刻小编只想说,我愿意整天都待在这里!

早秋的长春,即将再次迎来一场艺术盛宴。

绘画、雕塑、影像、摄影……各类艺术表现形式齐聚,此刻小编只想说,我愿意整天都待在这里!

当长春的工业记忆,遇上亚洲青年艺术的鲜活力量,一场跨越地域与时代的艺术对话即将开启。

9月8日,第十届亚洲青年艺术家提名展长春站(以下简称“亚青展长春站”)将在吉林广播电视塔宋洋美术馆开幕,展览以“冻土之下,星丛成长”为核心主题,携多元艺术家阵容、创新空间设计与深度策展理念,为公众呈现一场兼具思想性与观赏性的艺术盛宴。

此次策展理念

源于对长春地缘特质

与艺术未来的

深度思考

CHANGCHUN

“冻土”

既呼应长春的自然地理,更象征这座昔日工业巨港沉淀的历史记忆与传统叙事。

“星丛”

代表亚洲青年艺术家多元、鲜活的创作力量——他们如同散落的星辰,以独特艺术语言汇聚成照亮未来的艺术集群。

宋洋美术以“当代艺术的风向标”为定位,特选址吉林广播电视塔建馆。这座承载城市记忆的建筑被重新激活,成为传递“未来·美学(future links)”的载体,寓意用青年艺术的创造力“击破尘封的冻土”,让工业底蕴与当代艺术碰撞出全新可能,实现“链接当下,创造未来”的核心愿景。

此次展览将集结多位中外艺术家,覆盖绘画、雕塑、影像、摄影等多元形式,既展现亚洲艺术的广度,也深植东北文化的厚度。

法国艺术家Pascal Maljette以西方古典油画为基底,融入中国文化意象,呈现东学西渐的艺术表达;美国好莱坞资深动画艺术家Dalton Grant Jr.带来顶级影视级影像作品,解锁艺术与流行文化的融合新样态;西班牙摄影师Samuel Rodriguez(罗山慕)则以镜头捕捉中国日常之美,搭建跨文化视觉桥梁……

本土与新锐力量此次也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黑龙江籍艺术家李铁军以水墨为媒,在传统笔墨中注入现代思考;长春本土艺术家邓凯华用综合材料绘画探索生命本质,刘树龙以水彩与油画诠释东北视觉经验;80后波普艺术家尤洋、雕塑与绘画双栖创作者谭广超,用作品折射东北青年的艺术视角;留洋归来的白雪松带来AI影像作品,展现科技与艺术的跨界;原创设计师赵萧蒙(KOORABEE)以“酷迷兔”IP为核心,呈现潮流艺术的商业与美学价值……

展览依托吉林广播电视塔的

独特空间

将高空分层策展

让建筑与艺术共舞

打造“垂直动线+主题分区”的

沉浸式体验

1楼主展厅

法国艺术家Pascal的油画、白雪松的AI影像作品分布于过道与中厅,搭配赵萧蒙的蓝色环形雕塑装置,形成“中西对话+科技互动”的视觉焦点;李铁军的水墨作品与Dalton Grant Jr.的LED大屏影像相邻,传统与现代艺术语言在此碰撞。

47楼环形展厅

集中展示刘树龙、邓凯华、尤洋、谭广超四位东北艺术家的作品,让在地文化与艺术创作深度绑定,观众可在赏画同时,俯瞰长春城市风光。

48楼观景展厅

西班牙摄影师Samuel Rodriguez的摄影作品在此呈现,用镜头语言串联不同文化的日常之美。

不止于“看”

构建艺术与公众的深度链接

展览打破传统艺术展的“距离感”

通过三大维度实现与公众的互动

动线设计融入“探索感”

让观众在不同楼层的转换中,如同“解锁”艺术谜题。

作品题材兼顾专业性与通俗性

从学术性的综合材料绘画到大众熟悉的动画影像、IP艺术,满足不同群体的观展需求。

策展文本与作品标签深入浅出

解读“冻土与星丛”的理念,让观众不仅看懂作品,更能理解背后的文化思考与青年态度。

此次亚青展长春站,既是亚洲青年艺术家的展示平台,更是长春城市文化升级的重要契机。从文化层面,它搭建起中外艺术交流的桥梁,让东北亚文化与亚洲多元艺术碰撞融合;从城市层面,它以艺术激活工业遗产,为长春注入新的文化活力,让“艺术+城市”成为新的城市名片;从青年层面,它为新锐艺术家提供了与国际对话的机会,助力其成为“未来艺术星丛”的重要力量。

9月8日起

前往吉林广播电视塔宋洋美术馆

共赴这场“破冻土、聚星丛”的艺术之约

见证亚洲青年艺术的蓬勃力量

感受城市与艺术共生的无限可能

(注:文中内容仅供参考。展览实际情况、最终解释权等以主办单位发布为准。)

◆素材来源:长春文旅综合整理,素材来自第十届亚洲青年艺术家提名展长春站、长春宋洋美术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转载本文请注明“长春文旅”。

◆编辑:吴委格

◆初审:柳絮

◆复审:师锁伟

◆终审:曹昊

来源:长春文旅

相关推荐